合川观山顶摩崖石窟考古记

合川观山顶摩崖石窟是我在合川游玩过的,有石窟雕像的第三处景点。按照官方文物保护所授牌知道,此处叫观山顶摩崖石刻,但有一位当地网友说,按当地民间的通俗叫法,该叫官帽山摩崖石刻。哈哈,我到是认为这位当地网友的叫法更为形象和生动些。

这儿,我还是以这位当地网友的说法来说事。前天,正好我们是在合川高龙乡大桐村的古寨山坡上,从古寨山坡上望见不远的山岭上,一尊巨石耸立在山顶上。我和驴友小魏顿觉好奇起来,一打听,乡民说那儿叫官帽山,山上还有座庙。这下让我俩极度的兴奋。所以我俩在游了大桐村古寨子和蛮子洞后,就急匆匆向那官帽山走去。

别看那官帽山离大桐古寨不远样,可我们还是走绕了很多,山路曲曲折折的。远处,观那山峦很好看,但我们没专业的摄像机,手机上照下来,始终显示不出那山顶的奇貌来,所以我们无法窥其全貌,遗憾的是一张远景图片也没有。由于是及时性的看到那山峰,我们根本没去细想那山顶上的巨石样子。

待本山人回来后,经那当地网友提示才知那巨石原来真有意思的,他说此处传说,有位老神仙飘游到此处来,见这儿山水极有灵性,不由他刹了一脚,坐了下来,在此山顶上观山赏水的,并将其天官神帽放在身边,待他擦下汗,喘口气,环眼四周,神气若定后才离开了。可这神仙也是个马虎大仙,竟然把天官神帽给忘记了。于是他的帽子成了这山堡的招牌大石。哈哈,这本无名山岭,经这方山民们打趣胡诌,则成了一个有名的神话掌故。原来,神仙也患有老年痴呆的毛病呀!

官帽山正因为有了这个传说,它却给这山顶山的巨石摩崖石刻注入了很多新奇而通俗的老百姓元素。官帽山的摩崖石刻并不是雕刻的,什么高端大气的正宗的佛像,也不是什么深不可测的什么神仙,反而它给我们一种笨拙,粗糙的民风感,但另一面却给人一种亲切感。因此,官帽山的石刻并不是什么艺术家所奉献的精美石刻,而它真真切切的是当地老百姓所雕刻出来的,他们自已心中大佛和大神形象。这就是官帽山摩崖石刻与众不同的地方,由此,我考古了下,官帽山摩崖石刻的确是唐代所凿的,但这儿的佛像和神仙到是看上去,就是些当地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写照样。

另外,我发现官帽山的山型地貌变迁非常大,这才是我考古的重点。官帽山由两堆巨石构成,外面看或山沟上看,它的确像是一顶唐代的官帽。然而走近时,我才发现此处实际上是个险要的关隘口。因为此山与大桐寨山是一脉相承的丘陵山脉,同是在山脊上,其海拔高度至少在三百五十米以上。

若从丘陵谷底的山村或附近乡镇,走到另一丘陵山脉之外的山村或乡镇上去,必须经过这官帽山的关隘口。而这关隘口则是官帽山两侧的左右巨石柱,正好这关隘口左右石柱高约三十余米,宽约十余米。如今这关隘口被寺庙的前后门给堵死了,所以难以判断出关隘口的狭长来。

官帽山两侧的巨石壁上,离地面高十米以上的石壁都凿有很多方孔,显然,这是原古庙或关隘大门所架过横梁的遗迹,也许它们就是关隘口的寨门或古庙大殿的门梁。而关隘口左右石柱群则是摩崖石刻处。不过,千百年来,附近山民不断地就近造房取石,已将其山貌给破坏了,因此没人知道此处原是战乱年代的乡村关隘要塞了。

乡村悬崖一角

合川观山顶摩崖石窟考古记


合川观山顶摩崖石窟考古记

千手观音石刻像

合川观山顶摩崖石窟考古记

唐代摩崖石雕残迹

合川观山顶摩崖石窟考古记

乡村关隘口(土庙门)

合川观山顶摩崖石窟考古记

千手观音石佛像

合川观山顶摩崖石窟考古记

己风化了的唐代石刻遗迹

合川观山顶摩崖石窟考古记


合川观山顶摩崖石窟考古记


合川观山顶摩崖石窟考古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合川   摩崖   山顶   山脉   隘口   关隘   古庙   山民   石窟   丘陵   石刻   巨石   唐代   神仙   乡村   网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