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场•荒寨•蛮子洞•石窟游记

雨过天晴,田野里的秧苗都已插满了,苞谷也长得健壮起来。微风吹来,那个满山遍野的绿色庄稼却额外的养眼。

此时,我和驴友小魏野游到了合川云门镇高龙乡下,正好高龙小街逢场,我俩挤进了乡间巴士里同乡民们吹起了龙门阵来。车上,乡民们听说我们来找古寨子耍的,他们不由七嘴八舌起来,说是古寨子周边都是荒坡野崖,就几个蛮子洞,没啥子耍事嘛。我说,我们就是专找那些乡场野游的,这乡间巴士的司机一听我们是外地人,他也热情起来,他把我们送到离荒寨最近的乡路旁,还给我们指了个大概方向。

下车后,太阳火辣起来,我俩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还是非常兴奋的。每到一处农房,我们都要打听,生怕走了冤枉路。还好见到个不远的农家院子,再问了下路,农户说,寨子早已被荒草杂树给遮盖了,不好找。我俩确实费了很久没找到一点寨子的痕迹,我们只好返回农家院子来。

此时,从农户院子里出来个学生妹,她带我们才找到了寨子门。这寨子门虽然很荒凉,但依稀还保留着一些神秘色彩,因为寨子门旁有一巨石档着,加上密林遮挡,从下面的坡下看这山上,那是很难发现这山堡上还藏着个山寨的。

出了寨子门,我心里一直惦记着一个头条网友此前说的,寨子门附近的悬崖上还有很多蛮子洞,不远还有一处摩崖石刻,千手观音。于是我们又沿着悬崖边的荒草杂树林里,寻找起蛮子洞来,我们绕来绕去终于将其找到了四个蛮子洞。我不由好奇,攀进蛮子洞里张望起来,竟发现有三个蛮子洞里是相连通的。

小魏问我,你这样好奇蛮子洞,它们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我说,大概有二种蛮子洞,一种是古墓,另一种可能是新石器时期古人所建的原始居住地。显然,这儿的蛮子洞最早是原始人或土人的居住地,后来将其作为战乱时的藏身处了。因为这寨子一旦被强人或流寇所占后,他们可临时藏起来,待流寇远去后,重新又回到寨子里。小魏说,万一流寇和强人占着寨子不走呢?我说,很少的,因为战乱时,强人或流寇都是冲着粮食来的,他们抢了就会远去的。我观察了下,这石寨子不大,最多只几十来户人家,不可能养得住大量的人马。另外,寨民们拖儿带女的,怎么会逃得远呢?所以他们一般都在寨子悬崖附近另开凿有几个蛮子洞,外面的强人和流寇一时打来,是不易找到寨民的。

逛完了寨子和蛮子洞,我们重新返回山堡上,见不远一处山岭上,上面有个巨石山堡,我俩又兴奋起来,我们又走了一小时左右才走到了那巨石山堡下,这时才感到又饿又渴,还好山堡下有户人家,我们进去给农户说了下,讨要点饭吃,那农户挺淳朴的,就请我们吃饭。农户主人渐渐的与我们吹起牛来,并主动给我们当导游,他说这山堡是真正的石刻,虽然残破了点,但是绝对是真迹,只不过有好事者整修了下,虽不是那么好看了,可原形大体还在。

当我们登上这山堡巨石时,果然有几处石窟,按照石刻残迹看,我想应是唐代的。由于风化严重,很少有人来看这儿的摩崖石窟,政府和乡里也没去宣传,更没有作旅游开发的打算,因为这山堡已成危崖了,可极便宜了我们这类野游者。

我不由细细考查了下,发现这石堡神奇的是一处古道关隘口,曾经是附近乡场的必经之道。这石堡中间是两壁巨石,约三十米高,两壁巨石上方有很多凿出来的房梁方孔。据说,这两壁关隘口原是一个座古庙,也就是说,要想通过这关隘必须穿行过此古庙大殿的。不过,现在看上去己不险要了,因为两石壁的石崖千百年来不知被打掉了多少石料,而且这摩崖石刻远不止这一点。我想,唐代此处一定是个雄口乡关吧?

一、合川高龙大桐寨门

乡场•荒寨•蛮子洞•石窟游记

二、荒寨子前的巨石崖

乡场•荒寨•蛮子洞•石窟游记

三、古寨子寨门前的巨石崖

乡场•荒寨•蛮子洞•石窟游记

四、古寨子前的形似巨石狮

乡场•荒寨•蛮子洞•石窟游记

五、古寨子悬崖边上的蛮子洞

乡场•荒寨•蛮子洞•石窟游记

六、合川乡场古关隘口

乡场•荒寨•蛮子洞•石窟游记

七、摩崖石刻右边的关隘巨石梁柱

乡场•荒寨•蛮子洞•石窟游记

八、唐代摩崖石刻千手观音

乡场•荒寨•蛮子洞•石窟游记

九、唐代摩崖石刻造像(关隘口左巨石梁柱)

乡场•荒寨•蛮子洞•石窟游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蛮子   梁柱   合川   流寇   隘口   巴士   摩崖   寨子   石窟   石刻   巨石   农户   乡间   唐代   强人   悬崖   游记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