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山后山最魔幻野景点高观音揭密

自上星期六,我游了缙云山后山中的魔幻野景点高观音后,这几天来,我象是中了魔样,满脑子都是一串疑问在浮现,是否缙云山中真的还有个貌似神仙的人物在活动,他究竟是谁呀?

究其原因,太使我迷惑不解了。缙云山后山有处叫高观音魔幻野景点,这个景点自缙云山开山建寺,近一千六百余年以来,就从来没人说过,也没在各种版本的《缙云山志》,《璧山志》和《北碚志》上记载过,连各种旅游导图和文物管理部门的资料中,也未曾出现过。近来这个高观音景点就仿若天外来客样,竟突然地冒出来了呢?而且让人万分的诧异!

这个高观音景点非常,非常的特殊,它是一处生在相对高度约百余高的笔直悬崖上的摩崖石窟造像景点。该石窟里有座石雕刻的观音菩萨像,其石窟上方正中还有三个“普陀山”大字。因而,此观音菩萨的石窟造像与其刻字和悬崖构成了一幕完整的魔幻野风景点,所以她被称为高观音。

当时我们游高观音景点时,也是无意中发现的。上星期六,缙云山上阴云密布,浓雾满山岗,当天凌晨还接着下了几场大雨。当我们在一位七十三岁的当地山民的导游下,本是冲着寻访古寺转龙寺和石华寺以及石笋峰游玩的,可我们却意外地发现了这个叫高观音的野景点。当我们到达此处时,开始我并不觉得此景点有什么特别处,这反而让我疑惑的是为何又叫高观音呢?我也是偶尔走到高观音观景平台正前方,正好浓雾散开了些,我才发现大约五十米开外,深沟密林的上方,竟然耸立着一处笔直的悬崖,当时是密雾笼罩,我既迷惑又觉得这笔悬崖否是还藏着什么秘密样?

我顿悟道说,我对驴友和向导说,可能前面悬崖上有摩崖石刻,刚好浓雾再次散去了更多,我的驴友和向导立惊叫起来,我看到了,我看到了,那绝壁石崖上有个石窟,石窟里好象有座观音佛像,旁边还有两条红色的绸带,上方有三个“普陀山"的大字。由于我视力不好,完全看不清悬崖上的东西。驴友小魏将我手机拿过去,将那观音石窟放大了五十倍照了下来,此时我才发现的确是个石窟图片。后来让我们才兴趣大增,将观景平台中央处的石头和旁边的石头也仔细考查起来。

我们像中了魔似的议论起来,我说这景观太神奇,太魔幻了!在《缙云山》,《璧山志》和《北碚志》以及缙云山各种旅游图上都从来没见到过这叫高观音的景点,而且连给我们当向导的当地的七十多岁的老大爷也不知道。我还仔细查看了中央观景台的石板,我用手纸擦了下石板上的青苔,终于发现石板上的一些字迹,其中“同治年,冯氏”字迹格外清晰。

回家后,我当即写了篇游记短文发表在今日头条的网上,有个叫临空大道98号的网友见到我的文章后,立发了张清晰的高观音图片来,我不由仔细研究起来。哇!这图片上的摩崖石窟高观音景点更让我着魔,我判定此石窟造像应当是唐代前的摩崖造像呀!因为宋代后的观音造像多为千手观音或多手观音,或是送子观音、莲花观音、招财观音、持瓶观音等,其观音造像的左右都有陪侍童子;而且宋代后的观音塑像石刻多是女性化富态形象,但此缙云山后山中的高观音,从图片上看则是否是位瘦弱男性的坐像,仿如一位书生儒士,他所穿衣冠和服饰明显的有唐人风采。另高观音左右陪侍也并非童子,图片上看不清是什么,所以我判断此高观音应是宋代前的雕塑作品。

当然,本人非专业考古人士。令人奇怪的事是此摩崖石刻高观音造像,至今都没有被考古专家或文物保护部门来给予以鉴定出来。从现代工程技术来说,在古代,在无任何现代工程设备的情况下,要在这百余米高的悬崖上开凿石窟,完成石窟造像和刻字,那是何其艰难的工程。显然,在古代要在这大山深处的缙云山后山中,开造出高观音石窟来,也绝非几日的工程项目。据巴渝地区最早的可考的悬崖绝壁工程为“巴人悬棺”项目,依我看,高观音石窟造像的施工难度早己超过了“巴人悬棺”项目,也超过了所有的缙云山上己发现的石雕作品。

就其缙云山所深藏的秘密来说,仍有很多至今都无法解读和破解的秘密,仅以考古发现的石刻和石雕作品为例,据传,最早发现的石刻和石雕作品为南北朝时期。其中有几件石雕成像为非州动物或远古动物怪兽,其形象如同《山海经》中的怪兽,这就极其玄幻了。但是山上大量的石雕像则是唐代和宋代时期的,也有少量的明代石雕作品,而清代多是些碑刻。

在缙云山上,民国时就有人发现过唐代的千佛岩,这岩上就有数量上千的唐代佛像和南北朝时期的佛像。其中就有传说中的唐代绘画大师吴道子所彩绘的佛像作品,这个原缙云山下的千佛岩就在嘉陵江温汤峡内,现北温泉背后的悬崖上,后来此悬崖发生了几次崖裂和磞岩,再加上筑修北碚至合川的公路,最终使其该千佛崖毁损了。如今北温泉仅余一坨磞岩巨石,这巨石上还残有几窟唐代石窟佛像。

为何缙云山后山高观音石窟造像,千多年来都未曾发现过呢?这是因为高观音处于缙云山的后山断崖处,离下山古道较远,我看足有百多米,而且此处是条悬崖断带下则是一坡深沟,此沟地里古木参天,荒草丛生,日常獐气都笼罩着这片山地,所以没人敢闯到这悬崖下来,加上参天大树和大雾也档住了那壁悬崖,因而千百年来此处一直是个无人区。

为何现在才被发现和公布此景点呢?我认为,也许是最近几年来,缙云山在作森林和古树调查和整治中发现的。因为缙云山每年都会发生毛虫泛滥的事,森林管理部门为保护古树和大面积的森林,得派人有针对性的对全景区的古树和森林施药,正是于此,森林管理部门才在这悬崖林区里发现了这个高观音景点。

虽然这个缙云山后山中的高观音千百年来一直未曾被发现过,但并不代表这个隐秘景点不为人知。我们可从高观音的摩崖造像中得出,这个摩崖石窟造像毕竟还是一项人工石雕工程,那么最早在悬崖上开凿高观音石窟的人是何人?千百年来,一直就有人在坚持为这高观音摩崖石刻奉献着贡品,还在为石窟中的观音涂抹着丹粉色彩。他(他们,她,她们)又是何人?这才是本文要寻觅到的“活神仙”和要揭示其秘密的话题。

为什么我说千百年来一直有人坚持在为高观音上贡品呢?因为上星期六,我们发现那摩崖高石窟观音像旁,竟然挂着两条红色的绸带,一条足有二十米长,一头栓在悬崖的树杆上,另一条披在石窟造像边的树杆上。显然,高观音旁的红色绸带是人为给系上去的。另外离高观音像五十米开外远的观景平台上有坨像牛头似的祭祀石头上面也摆着四样贡品,它们是五六个鲜苹果,五六个鲜广柑,二袋小食品和一瓶二两装的白酒。显然,这些贡品是才放上去的,另外祭台旁竟然放着一把铁锹(有视频和图片为证)。也许我们去时刚好有人在此上贡品,那“活神仙”见有人来此游玩,就隐身于树林中了。

这就太神了哇!能攀爬到百米高的悬崖下,为这高观音摩崖石窟挂上红飘带的人,还能为石窟造像涂抺色丹的人,简直就是个神人样,他能上下自如地完成此事,非凡人也!他简直就是个活神仙地存在着?而且他一定还在缙云山的山区里活动着。

依照常人一般的逻辑分析,能在悬崖上来去自如的人,其年龄不会超过四十岁,绝对是个壮年男人。因为这人不但能攀爬,而且胆子也特大。一般四十岁以下的男人才有这样的胆量和力量,而且能干出这事来,还不能被外人或游客发现,那么此人要干出这事来就必须选在清晨或黄昏,要么他有顺风耳,千里眼,还有隐身的本事,不然千百年来从来就没人发现过此处有人给高观音上香和披挂红绸呢?所以能有此神通本领的人,他一定是个神仙一样的人物。

若照正常逻辑分析起来,凡四十岁以下的男子,如今大多在为生活而奔波,即为养家糊口而操劳着,或为考学,或为升官发财经商应酬着,谁有如此精神来干此事呀?要不,这人一定是个活神仙样的存在,他长得仙风道骨貌样,来无踪去无影,能像蜻蜓点水一样不沾露气,他象风一样,雾一样的从天而降地干完此事,还能做到毫无一点声响,此人太大仙了嘛。况且,能在此悬崖上的大树和草丛以及地面都能做到悄无声息,千百年来,能做到这样的一点滴水不漏的人,不神奇和魔幻吗?

这就是我万分疑惑的原因。但是当我看到祭祀中央那坨石头和碑文后,我又缩少了缉侦这位活神仙的范围。此“活神仙”一定是在姓冯的本地人中,因为凡是有摩崖石窟佛像的地方,就必有个侍奉佛像的主,而侍奉高观音佛像景点的主,就应当是缙云山中姓冯的人,而且那姓冯的人一定出在祭祀碑上,大清同治年间冯氏的一支后裔族人中。

说起缙云山的冯氏,这又不得不去追根溯源下,这得说到一个宋代名人了。他叫冯时行,号缙云。他生于公元北宋末年(公元1100年),卒于(1163年),大约九百多年前。他之所以闻名,是因为他考取过状元。考状元之前,他曾入缙云山的缙云寺学习,他考入状元后为官,因力主支持岳飞抗金而被罢官,他又回到了缙云山。尔后冯时行又复官,他到了万州主政,这次他再次得罪了当地有皇族背景势力的恶霸。冯时行又再次被贬官,他晚年回到缙云山开办缙云书院,因此,可说冯时行是个地道的缙云山人,也是清代同治年高观音碑文上的冯氏先祖。

照此说来,冯时行故居就应在缙云山中或山下。而高观音祭祀石碑上所记的冯氏应为冯时行传至清代同治年的后裔。

这里又不得不说下,佛教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后,中国第一座佛寺庙叫白马寺。是否佛教在中国后,历经了千多年的沧桑,中国的佛教已渐渐变成了一种沾有中国地气的宗教,因而它变得更加世俗化,也更能为老陌姓所接受和信奉。可以说,有些所谓的佛像实际上是某些姓氏的老祖宗崇拜的形象,因为古代未发明照像术,即使有高明的画师能将面前之人画得十分逼真,但画稿的传承也难持久。所以古代只能将祖宗像融入到现实中的石雕艺术中,所以很多野外石窟中的世俗佛像,就是某些姓氏的祖宗形象或雕塑者自己生前形象,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印度佛教神像。

说不定缙云山后山中的摩崖石窟里的观音石刻,也许就是冯时行的真实样子或冯时行先祖的真实形象。因为这个高观音石窟并没有入缙云山佛寺的庙堂里去,而是雕在深山悬崖上。而这个高观音塑像很明显是个瘦弱儒生像,他即可能就是冯时行考中状元后,为光宗耀祖而塑造出来的先祖形象或自已生前的形象。只不过冯氏在此借以观音为名而美化自已的祖宗和自已吧了。例如,广元皇泽寺就有座观音佛像,该佛像的奉养人就是女皇武则天。那佛像就是雕塑了个非常漂亮的女观音,仿如同武则天再生样。那形象极为慈爱和美丽,实则是个美化了的武则天生前塑像。

本山人说到此,想毕很多人已明白了一些线索。让我再啰嗦下,为什么缙云山后山中的高观音一直不被外人所知呢?这还得从冯时行身上说。冯时行生前可能已将此遗训家传下去了,其目的是让冯氏祖宗以观音菩萨样的千古流传,或也许让后人永远祭祀下去。冯时行生前对其后人们立下一个遗嘱说,我死后,将我之形象(或冯时行生前就将始祖形象)石雕在这缙云山后山中的悬崖上,以让子孙奉养,若有大灾大难,你们好在此告慰我和先祖之灵。为了守住这个秘密,你们子孙必须进行秘密祭拜。对外若有外人知晓,你们则以观音佛像唐塞之,外人也不会将此造像损毁,也不可能攀登到这悬崖绝壁上损毁我的造像,这样也好让我冯氏千古不朽。如此看来缙云山之高观音实则为冯时行的家庙,因此千百年来,缙云山中的冯氏一直都有人来此祭拜,他们代代相传至今。

以上叙述,本山人己将高观音的来笼去脉说清楚了,现缙云山中的活神仙就在当地冯姓人中,可惜那高观音景点太远,也太高,我们游客无法端详其貌,也无法去寻觅到究竟是哪支冯氏中人,何人才是那个在悬崖上为石窟中的观音像披红涂抹丹色的“活神仙”?

不过,本人虽姓冯,但祖籍为忠县人氏。在此感谢冯时行先人们,您们还是给了我种心灵感应,让我揭开了高现音这个千古谜团,谢谢了!!


缙云山后山最魔幻野景点高观音揭密

缙云山后山魔幻景点高观音(摩崖石窟造像)

采自网友临空大道98号作品

缙云山后山最魔幻野景点高观音揭密

缙云山人本人发现高观音摩崖石窟当天用手机拍下的照片


缙云山后山最魔幻野景点高观音揭密

高观音景点观景平台中央处的祭祀碑(上有字迹:同治年冯氏文)


缙云山后山最魔幻野景点高观音揭密

乡庙里的观音菩萨


缙云山后山最魔幻野景点高观音揭密

缙云山山下温泉寺唐代石窟(温泉寺背后千佛岩蹦裂岩石残留的摩崖石窟)


缙云山后山最魔幻野景点高观音揭密

乡庙里的千手观音


缙云山后山最魔幻野景点高观音揭密

乡庙里的千手观音


缙云山后山最魔幻野景点高观音揭密

广元皇泽寺里疑似武则天生前像的石窟造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缙云   观音   野景   时行   摩崖   造像   景点   石窟   千百年来   石刻   石雕   佛像   唐代   悬崖   形象   发现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