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山一千古天象揭秘

千年前,缙云山上曾发生过一次举世震惊的天象事件,而且至今不但无解,更让人玄乎其玄的是无任何征兆来反证其事的真实性。

事情的由来:据《宋史•天文志》上记载:“天圣元年(1023年)三月庚辰(注1),涪陵(注2)相思寺(注3)夜有光,出阿育王塔(注4)旧址,发之得金铜像三百二十有七。”

注1:中国古代记时是以农历记时的,可说天象发生的记录是有具体的时间的。

注2:涪陵,宋代重庆巴县的古称。重庆虽得名是在宋代,但那是在宋孝宗之后。即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继任,自诩为“双重之喜”,升恭州为重庆府。非现在的重庆市涪陵区。

注3,相思寺,即现在的缙云山缙云寺唐代的古名。相思寺名为唐宣宗于唐大中元年(847年)赐寺额为“相思寺”。

注4,阿育王塔是指缙云山九峰之一的宝塔峰,相传释迦牟尼涅槃后,其舍利子有八万四千粒。释迦牟尼弟子分得之,造佛塔分存于宝塔中,广布于天下。不过,舍利子塔在中国最多,但以山峰为舍利塔名的并不多见。

此记述说明,公元1023年旧历三月某天夜晚,缙云山原相思寺附近突现光芒闪耀的奇特天象,方圆几百里都可见。事后在宝塔峰中,人们发现了三百二十七尊金铜佛像。

此事尤其神乎的是佛像全部发现在宝塔峰中,而宝塔峰又是佛教徒敬为至高地位的阿育王塔。为什么都独在宝塔峰上出现?难道是佛教徒炒作出来的天象吗?又为何此天象会发生在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

此天象发生还有相关佐证吗?为了证明其真实性,有文接着说“此山古刻佛像颇多,多湮土中,当宋时曾有发现,今亦不知何存矣。此寺屡遭劫火,佛系碑刻,毁灭无存。”。读者迷惑,确实缙云山在南宋末年,蒙哥大汗亲率蒙古大军南下,他号称拥兵十万,沿嘉陵江而下,发动了灭宋之战。宋蒙大军在合州(今合川)钓鱼城交战达三十六年之久,当时蒙古大军的指挥中心和屯兵地就在缙云山上的缙云寺和温泉寺里。这毋庸置疑,因为蒙古主力先锋将汪德臣,就因中钓鱼城宋军的石砲而死在缙云寺里,而蒙哥大汗于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同样在合州钓鱼城中石砲重伤后,撤退至缙云山下的温泉寺,当年他就死在了温泉寺的。

另明末清初,嘉陵江上流窜的军队较多,有张献忠部,清军,南明军,吴三桂一支叛军也流窜至缙云山区,以及各种农民起义军,地方豪绅,当地护院的宗族武装,甚至寺庙的僧兵相互混战长达数十年之久。他们都在为生存而抢粮,抢钱而互相杀戮,尤其是金铜佛像。所以金铜佛像毁损是可能的,因为金铜佛像可化作钱币作为军资的。但也有疑问,数百个金铜佛像一个不剩,一点残迹也没有,完全消失了,连一点文字记载也没有,这确实有点令人怀疑。

现在问题的中心是天象,什么天象发生会使整个缙云山的深夜亮如白天,以致于数百里之外都可看见?难道数百个金佛像同时自动聚在一起,又刚好遇到了当夜万里无云时的大月亮,而反射出这样强的光照效应吗?

如果有如此强烈的光照效应,哪么相思寺有这么多的金铜佛像吗?它们是怎么又同时裸露在宝塔峰密林外月光下的?是人为的或是神为的?本山人想,相思寺不可能有这么多的佛像。根据文献记载,应当是“神”为的,或者说是“佛”为的。是否佛家在暗示是“迦叶古佛”所为,哈哈,这说法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人接受呀!

其实,本山人认为,另有一个千古之秘可破解这个千年天象的“奇观”说法。下面我来揭秘之:

我认为此天象的发生,是人为制造的一个政治秘密:

根据本山人对缙云山的二十多年的研究,缙云山潜藏着一个千古之秘:

这秘密得从唐代灭佛说起。唐代曾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史称会昌灭佛。那是唐武宗李炎主政时,他于会昌二年,发起灭佛,历经四年时间。会昌灭佛是一项国家行为,灭佛运动使得各地佛寺萧条和冷清。唐武宗之后为唐宣宗,唐宣宗赐题缙云山寺为相思寺,虽一度复兴。但唐之后中原地区进入五代十国的大战乱,而蜀地先后有前蜀和后蜀,虽然说蜀地没经历什么大战乱,但此时缙云山已很荒凉了。

北宋初年,缙云山来了个高僧,他叫慧欢禅师,他发下宏愿,决定重修缙云山的相思寺和温泉寺。他在重修两寺庙中,有天他外出遇到了个被遗弃的乞丐小女孩,这小女孩从小就父母双亡,她随外婆家亲戚到处流浪,后被遗弃。此时小女孩只有二三岁。慧欢禅师同情这小女孩,并将其收留,平时慧欢禅师把她留在缙云寺中的缙云书院,让她作陪读或伴读。慧欢禅师发现这小女孩特别聪明好学,也非常喜欢这个孤女,完全把她当成自己的孙女样。

这小女孩十来年后,她成了个才艺双绝又美貌的大美人。她就是大名鼎鼎的刘娥皇后,也叫章献皇后。刘娥在缙云山度过了十多年的光景,后在慧欢禅师的关照下嫁给了在缙云寺打造佛像的银匠,这个银匠叫龚美。刘娥与龚美结婚后,二人出了缙云山,以兄妹相称,并靠打造金银器具来求生活。他俩开始了到处流浪的江湖生涯。由于刘娥聪明又美貌,她将缙云山所学的才艺都用到了流浪生活中。她的甜美嗓音,她的鼓艺,她的舞技等都令人称绝,以及她的美貌,因此很多人都以为刘娥,她只是个卖艺的美歌女。

刘娥在流浪中,被襄王府的人看中,把她引入到襄王府赵恒身边。襄王赵恒被刘娥的纯朴美貌和歌声所吸引,也深深爱上了这个民间歌女。这个襄王赵恒正是宋太宗第三子。阴差阳错,宋太宗的长子患上疯病,第二子突然暴毙,宋太宗只得立襄王赵恒作太子。宋太宗于宋至道三年驾崩(997年),赵恒于宋咸平元年(998年)继任皇位,这就是后来的大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真宗。

宋真宗继皇位后,立接刘娥入宫。由于宋真宗己被其父太宗皇帝安排过婚事,早有了郭皇后,加上政治姻缘殊多。进宫后的刘娥并没什么地位,但宋真宗仍非常宠爱刘娥。宋真宗在与刘娥的交往中,就知道了刘娥的经历。宋真宗把刘娥在缙云书院生活地就当成了刘婉的出生地,也把收留她的慧欢禅师当成她的唯一亲人。慧欢禅师曾告诉过刘娥,她是成都人。因此在刘娥进宫时,也就是宋真宗继位于宋咸平元年(998年)时,就把其父太宗皇帝生前读过的竼经二百四十卷送到了缙云寺(当时叫相思寺)收藏和供奉。这实际上,承认了缙云山为刘娥的故居。

依古代加官进爵的规定,每次封官或升官之人,皇帝都得为四品以上的官员敕赐什么,有些是为官员故居,父母或直系亲戚等。宋景德元年(1004年),宋真宗晋升刘娥为嫔妃中的美人(正四品)时,就敕赐相思寺为“崇教寺”,以表感谢相思寺的缙云书院对刘娥的教育和培养,还赖赐慧欢禅师为慈印大师;宋景德四年(1007年),当宋真宗晋升刘娥为嫔妃中的修仪(正三品)时,又将“崇教寺”改为“崇胜寺”,温泉寺敕赐为“崇胜禅院”,另继续追赐慧欢禅师为慈印大师(列为大宋高僧名录)。

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宋真宗晋升刘娥为嫔妃中的德妃(从一品),因这年刘娥生下宋真宗的唯一皇子赵祯(实为养子),皇子赵祯称刘娥为大娘,称另一嫔妃杨氏为小娘。

宋大中祥符五年,宋真宗(1012年)册封刘娥为皇后(正一品)。这年刘娥已有四十四岁了。

宋真宗皇帝最为隆重的敕赐缙云山是在(1007年),这年宋真宗不但为缙云山的相思寺敕赐为“崇胜寺”,温泉寺敕赐为“崇胜禅院”,还派重臣丁谓(后任宰相)至温泉寺,还继续追封慧欢禅师为慈印大师。加上前几次敕赐,宋真宗共有七次敕封过缙云山。即第一次太宗读过的竼经二百四十卷送至缙云寺,敕赐“崇教寺”一次,敕赐“崇胜寺”一次,敕赐“崇胜禅院”一次,派宰相至温泉寺一次,敕慧欢禅师为慈印大师二次(身前一次,圆寂后追封一次)。显然,这绝非什么巧合,而是传说中的刘娥皇后“章献报恩”的真凭实据。

为何宋景德四年(1007年),宋真宗要将缙云山原敕赐过相思寺为“崇教寺”,又重新敕赐成“崇胜寺”,温泉寺敕赐为“崇胜禅院”呢?原来这年北边的辽国大举入侵宋朝边境,主战派宰相冦准力主宋真宗率大军亲征,双方交战后,互有得失,决定议和罢战,从而签定了著名的“澶渊之盟”。这次出征宋真宗基本上达到了战略目的,所以宋真宗极为高兴,认为面子上宋朝胜了。这就是宋真宗改为“崇胜寺”的原因,实际上宋真宗本次出征是带了刘娥去的,真正后台决策人是刘娥,所以宋真宗非常高兴,不但敕赐了缙云寺,还敕赐了温泉寺,还继续追封慧欢禅师为慈印大师。还特派重臣丁谓到温泉寺来。

注:刘娥皇后过世后,宋仁宗给大娘刘娥的谥号为“章献明显”皇后,所以刘娥皇后,也叫章献皇后。

本山人经研究,民间有传说,刘娥曾在流浪中遇到过一个会识面的高僧,那高僧说刘娥将大福大贵,至为天后,还支助过刘娥大笔财富。刘娥发达后,为报答这算命和尚,刘娥曾给那算命和尚万金,还大修那高僧主持的寺庙。实际上,这“算命和尚”并非偶遇上刘娥的,他乃是当年收留乞丐流浪女孩刘娥的慧欢禅师,也就是被宋真宗二次赐封的慈印大师。

为什么后来宋真宗封升刘娥为嫔妃中的德妃和皇后后,缙云山反而没被宋真宗敕赐呢?

这是因为景德四年(1007年),宋真宗的郭皇后去世后,宋真宗本意是册封刘娥为皇后的,但太宗皇帝留下的重臣宰相寇准等一致反对册封刘娥为皇后,在朝廷廷议中群臣反对,说一个叫花子歌女岂能母仪天下。接着起草册封的大臣也罢笔,加上北边辽军大举入宋,军情紧急,宋真宗只好停止了皇后的册封。宋真宗另采用曲线方式来升刘娥,正好有个宫女李氏被宋真宗幸侍怀孕,为宋真宗生下个儿子赵祯,这年是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刘娥采用移花接木的手段,对外宣称生了皇子(实为养子)。宋真宗于是宣称是刘娥所生,可大臣们仍心知肚明的,他们怕刘娥步吕后和武则天之后,成为操控大宋江山的女皇帝,所以他们仍坚持反对刘娥作皇后。以致于宋真宗只好封刘娥为嫔妃中的德妃,却不好再敕赐缙云山什么的。

实际上,刘娥早就开始了主政了。据载,每当宋真宗朝廷大事不决时,都会与刘娥商量其办法,往往刘娥的决策都十分妥当的,只是最后由宋真宗在朝廷上宣布和实行。特别是宋真宗突发疯症(1008年),大搞天书(疯狂封禅)运动,他基本上不太管政务了。(1018年),宋真宗病重下诏叫刘娥制政,“此后由皇太赵祯在资善堂听政。皇后贤明从旁辅助”。由此宋朝廷上,刘娥皇后正式摄政。刘娥摄政时,表现出极为干练的政治手碗,她早已拉拢了丁谓一群重臣,她罢免了宰相冦准等一党,使得刘娥的政令更加畅通。不久,刘娥又罢免了权臣丁谓一党,这样朝廷上更是刘娥说了算。

乾兴元年(1022年),久病的宋真宗驾崩,刘娥以皇后身份临床垂帘听政,这时宋仁宗继位不到十岁,为了稳定大宋王朝的政局。因为此时的大宋王朝,周边外有后金,辽国,西夏,吐蕃部落,南昭,蒙古等强敌;内有流言蜚语(说是宋仁宗非刘娥皇后所生,乞丐歌女等)的众多反对大臣,于是刘娥与缙云山缙云寺的僧人们,共同导演了这出“阿育王塔金铜佛像”的政治天象剧。

宋天圣元年(1023年),大宋王朝负责观测天象的官员监天司,祭祀的官员都得到涪陵地方上官员传来的天象奇观消息说,涪陵三月庚辰,缙云山相思古寺夜空发生了件离奇的耀眼几百里的天象,接着在缙云山九峰之一的阿育塔峰上,发现了三百二十七尊金铜佛像。有人说是“迦叶古佛”显灵,还有人说大宋王朝将出“天圣皇帝”。

刘娥皇后在朝廷上借此天象说,缙云山上的“迦叶古佛”显灵了,说大宋王朝将有天圣临朝。宋仁宗赵祯于是在朝迋上对群臣宣布年号为天圣,以求天下将平安。刘娥皇后说,新主弱小,还需砺练,本皇后垂帘听政几年云云。还有人送来“迦叶古佛”的佛光图(实为刘娥皇后亲自绘画出来,现相思岩宋代石窟雕刻图,见本山人的宋代石窟解秘网文)。

以上是本山人的揭秘说法,本山人认为,此天象当年可能有过,因为古代朝廷都有专职官员负责观察天象,并记录下来,但没有这么夸张,也不可能第二天就出三百二十七个金铜佛像,也不可能如此全都出现在宝塔峰中。也许这是缙云山寺的僧人们为保住刘娥的皇后位,与刘娥共同策划了这个政治天象般的一场闹剧吧了。只不过僧人们将刘娥当年报答给缙云书院的一些钱财显露了一次吧了。

根据缙云山民间传说,缙云寺和温泉寺的粮食和金银法器真正劫难的是被流冦抢光了,或来不及搬运的都被财宝被流寇给埋在埋在了缙云山某个洞里或悬崖上。这个传说就是“石锣对石鼓,黄金二万五,谁能猜得出,送你重庆府”。

刘娥皇后于大宋明道二年(1033年),病逝于宝慈殿,享年六十五岁。宋仁宗执纬之礼(牵着棺木的绳索)安葬刘娥皇后,谥号:章献明显皇后。尊号:应天齐南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皇后。

致此宋仁宗赵祯亲政,改年号为景祐元年(1034年)。宋仁宗以大宋王朝第四个皇帝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

刘娥皇后的一生可说是传奇的一生,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充满争议和神秘经历的一生,她直到死也没将自己在缙云山生活十余年的经历刻记在史书上,也没将她在缙云书院里所学的知识披露出来,以致于被后世文人所诟弊,说她只是一个“流浪歌女”。甚至有大量的文艺作品出来诋毁她的名誉。

客观来说,刘娥皇后的文才远比吕后和武则天高,艺术天赋那更是远超吕后和武则天,她的政治智慧也是不亚于吕后和武则天。刘娥皇后只是终生未育而倍受后世文人的羞辱和嘲弄。

实际上,刘娥皇后正史地位上是个非常贬低了的女强人,如果把她在缙云山上缙云书院里度过十年补上,她应是个超凡脱俗的,极有文化的大号美女,并非史书上说的,她只是个“流浪歌女”。

虽然,本山人无法撼动史册上的刘娥形象,但刘娥在缙云山的千古之秘应当给予还原。

本山人认为:宋天圣元年(1023年),在缙云山发生的天象确实有。但若把它扯上缙云山九峰之一的宝塔峰,并在宝塔峰发现三百二十七个金铜佛像,就与刘娥有重大的关系了。

缙云山一千古天象揭秘

本缙云山人在现温泉寺大门口


缙云山一千古天象揭秘

缙云山九峰狮子峰和香炉峰下的缙云山寺


缙云山一千古天象揭秘

缙云山下温泉寺邻江边的嘉陵江温汤峡


缙云山一千古天象揭秘

缙云山缙云寺发现的宋代慧欢禅师弟子原碑文(图片选自凤凰网)


缙云山一千古天象揭秘

相思岩下的宋代摩崖石窟造像

此石雕应为宋仁宗时期的石雕

本山人解读:正中佛像为宋真宗皇帝,上面左为宋太祖赵匡胤,右为宋太宗赵光义。因两人为亲兄弟,所以塑像大小一致。左下角为刘娥皇后(女),右下角为宋仁宗赵祯(小孩样)持权杖。此图可能是刘娥皇后亲自画出的垂帘听政时的情景画像,后为工匠照此雕刻于相思岩上。当时宋仁宗只有十来岁。

很明显这不是什么佛画像,而是借佛画表达一种政治意图。尤其是构图上有五个正面塑像,尤其是出现个女菩萨和持权杖的童子。此图表达出:宋代第四个皇帝仁宗的接位过程。女菩萨就是刘娥皇后将权杖交给宋仁宗赵祯。

缙云山一千古天象揭秘

缙云山相思岩下的宋代石窟,其中最大佛塔石雕为慧欢禅师的灵塔〈后被宋真宗皇帝赐封为慈印大师〉


缙云山一千古天象揭秘

缙云山相思岩


缙云山一千古天象揭秘

嘉陵江温汤峡上的缙云山断崖悬崖


缙云山一千古天象揭秘

嘉陵江温汤峡上的缙云山断崖悬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缙云   天象   真宗   嘉陵江   王朝   嫔妃   歌女   山人   禅师   宝塔   佛像   宋代   千古   皇后   温泉   皇帝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