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上古村落•金刚碑的龙门阵1


近来,我们北碚嘉陵江边的古村落金刚碑成了游客们新的网红打卡地,但若要说起金刚碑的来龙去脉,怕是难有人搞明白的,所以我来吹下它的龙门阵。

古村落金刚碑的得名,是源于它旁边的丘陵山梁上有一坨奇石,它形如一把金刚护法神中的利剑,它突凸地插入在这山脊石缝里。该奇石民间传说,它本是天门护法金刚神手中的一把宝剑,因大禹治水到嘉陵江时,遇一条恶龙兴妖作法以阻止大禹疏通河道。大禹上天求救于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就派出金刚神下界来,金刚神见恶龙利用灌木林藏身于山梁脊上,于是悬天掷剑刺中了妖龙七寸部,使得妖龙无法功弹,为了永镇恶龙,金刚神只好遗剑于此,让那恶龙永不翻身。所以金刚剑物化为奇石而成碑了,故称该地叫金刚碑。

不过,现在此丘陵山梁己被铁网封闭,游人是很难看到这块奇石的。若将此奇石景点开放,那更会为金刚碑增添一处神秘的景色来。文革时,有人在那金刚石上刻有一句时尚囗号,现不知还在否?

其实,金刚碑成为村落的时间并不长,大约是在清朝道光年间,有人在缙云山上陆续发现一几处煤迹,就引来了一群群的人来开采,逐渐开采了几处小煤窑(现城南红熙山寨旁不远)。随着出煤产量的增加,那些早期开采人就急需要一个临江边的码头来储存煤炭,并转运到船上。于是又有很多脚夫,马夫来此承担运煤的活动,于此金刚碑成了一个贩夫,苦力,船夫、商贩云集的水运码头,接着慢慢的有了饭店,米店、菜摊、肉摊、旅店,客栈等;自然也就此聚集成了一个小村落。

民国初年,四川军阀进行了十余年的大内战,据史料上载,四川共发生了四百余次大战乱,而战乱的重点区域多在重庆嘉陵江地区,那时还没有北碚区,这一带叫嘉陵江小三峡区,这个峡区就是嘉陵江观音峡,温汤峡和牛鼻峡一带的统称。嘉陵江小三峡区也是邻近嘉陵江上的江北,巴县,璧山和合川交界的偏僻山区,也可说是个无政府管辖区,所以这一带的土匪极其猖獗。那时全国都在军阀混战,兵也是匪,匪也是兵,凡是战乱中打散了的军人,为了活命,他们中有的成了流寇,溃兵、军人、难民、流民等无业人都成了流窜土匪,所以嘉陵江小三峡一带各山区里有的地主,乡绅就自行建造了很多山寨。而有些村落里的乡民们为防土匪,他们也在村落路道关口上建了很多土碉楼,仅缙云山后山就有百余座土碉楼。

民国时,嘉陵江小三峡区内流传着一首民谣,叫“得活,不得话,就看磨儿沱;想死,不想死,得看草街子”。其意思就是出入嘉陵江小三峡的商旅或走夫,若是还没有走出磨儿沱和草街子的,多半都是死路一条了。据志方志载,民国初年,从合川东津沱至朝天门,嘉陵江上共有三十余处收过路费的关卡,这些关卡有的是各路军阀设的,有的是土匪设的,有的是乡绅设的,还有码头袍哥大爷设的。有的关卡岸边还有土炮位,碉楼枪口,所以很多商贩和行船在小三峡内走一合,都要被剥掉几层皮,极其苦不堪言。

金刚碑老码头正是位嘉陵江边温汤峡口,也是土匪和军阀兵痞所看中的一个集富的钱袋子,因为那时整个嘉陵江小三峡合川至朝天门,各路军阀和豪绅居然设了三十余处收税关口,而居金刚碑老码头关口大爷姓唐,这人因长着一个特大的蒜头鼻子,故江湖人称为唐大鼻子。

唐大鼻子本就是个华蓥山土匪头子(据说华蓥山有五十余个土匪棚子,每个土匪棚子,少的聚有四五十人,多的上百人)。唐大鼻子就是个被军阀收编后成了军人老爷,为了充实自家背景军阀的战争军费,他摇身一变成了地方上的一霸,实则他仍干着土匪的勾当。

金刚碑的唐大鼻子的窝点就设在金刚碑的大庙里,这大庙是个封闭的石寨子。唐大鼻子天天叫人在大庙上望着嘉陵江上的温汤峡,若有商船过,立放土炮威摄,然后派兵赶去收取过路费。他还在温汤峡口设卡,收剥钱财。唐大鼻子还在金刚碑里强收那些小商贩的保护费,搞得小小村落里鸡飞狗跳的。

唐大鼻子在小三峡区里的名气可不小,嘉陵江上各关卡和码头上的袍哥大爷也要畏惧他三分。传说唐大鼻子手下有个贴身保镖是个神枪手,此人不但功夫了得,而且极好玩手枪。说是有次,唐大鼻子带着他公然在北碚码头上树起旗帜来招兵买马,他通过这招也威慑下各码头上的大爷和军头们。

有次,他趁着北碚场的赶场天,叫他的神枪手表演了一套绝活枪法,只见一农夫刚下船来了,手里提了一瓶酒。唐大鼻子一呼,叫那神枪手出手一挥,只听"啪"一声枪响,那农夫手提的酒瓶破碎,吓得那农夫呆若木鸡似的。再听一声枪响,另一下船农夫的头巾给打飞了。此时,码头上响起了一片喝采声,唐大鼻子一阵得意,当即那天唐大鼻子就招到了好几十个年青后生。

由于金刚碑唐大鼻子太招摇了,他也得罪了好些码头大爷。其中,东阳镇黄桷码头大爷本来为最大的袍哥大爷的,此人因助辛亥革命军有功。说起黄桷码头这大爷,他的来头也不小。因为这大爷一生也有点传奇,他出头之时。那正是清末民初,当时因四川成都保路运动兴起,引起了清庭驻川总督的杀心,从而川人越发不满清政府。清军中有一支驻龙泉驿新军,新军中有些是革命党人,他们就此趁机发起了兵变。他们与清军交火,起义军失利后由涪江而下入嘉陵江到了东阳镇黄桷树码头后,他们在此纷纷联络起各码头上的袍哥大爷来,商议如何攻打重庆府的清军。

清朝廷也得到消息,说是东阳镇黄桷树聚集了很多革命党人,已经组织了众多的四川袍哥武装。清迋极为震动,立电令武昌清军主力入川进重庆增缓以清剿反清武装,由此武昌清军空虚,从而引发了武昌起义,最终导致了清朝灭亡,所以东阳镇黄桷码头的袍哥大爷可不是一般的了得。黄桷树码头上,他既有川军后台背景又有本地地头蛇的传统,连北碚码头上的袍哥都得礼让他三分。

黄桷树码头这袍哥大爷岂容你唐大鼻子嚣张的。他设计了个鸿门宴,请唐大鼻子到黄桷树来赴宴看戏。唐大鼻子心想,这不是怕我了吗?何不趁此机会扩大下地盘,显示其自家的威望。出行那天,唐大鼻子好身打扮了一番,连他的坐骑也披彩挂红的,可那马像有预感一样,始终不上船,唐大鼻子一群人好不易才把马弄到了船上。一路上,唐大鼻子好生神气。结果唐大鼻子和他的神枪手保镖以及坐骑都被一阵乱枪打死了。

从此,嘉陵江小三峡一带的码头,没人敢对东阳镇黄桷码头上的大爷说三道四了。有次,端午节,嘉陵江小三峡各码头联合举办龙舟赛,眼看北碚码头领先了,黄桷码头的大爷就叫人鸣枪警告,北碚码头只好挥旗放马示弱。另一次,南方政府委以的川军头领熊克武进川来重庆组织二次讨袁的,可沿途码头上的大爷根本不买帐,熊克武只好硬着头皮去找北碚庙嘴的乡绅熊明甫,让他派家兵护送熊克武。

三峡实验区民国十多年来一直都是北碚的代名词,连三峡实验区也是由卢作孚取名的,他也是无奈中感到必须治理嘉陵江小三峡地区。那时他从合川到重庆无论是走水路和陆路都太艰难了,一次来回竟然要走半个多月,因为到处都是土匪设的路卡和兵痞设的路障,而且沿途还有豪强劣绅们的城堡乡关,处处都得花钱打通才行,稍有不慎就会掉命。所以后来卢作孚就此联合乡绅熊明甫,并指派弟弟卢子英组织剿匪队,平息匪患,这才有三峡实验区变到现在的北碚区的历史演变过程。自唐大鼻子死后,金刚碑渐渐恢复了它往日兴隆的景象。


嘉陵江上古村落•金刚碑的龙门阵1

古村落金刚碑茶马古道十字路口


嘉陵江上古村落•金刚碑的龙门阵1

古村落金刚碑茶马古道老街


嘉陵江上古村落•金刚碑的龙门阵1

金刚碑邻溪茶坊


嘉陵江上古村落•金刚碑的龙门阵1

古村落金刚碑邻溪茶楼平台


嘉陵江上古村落•金刚碑的龙门阵1

古村落金刚碑一巷子


嘉陵江上古村落•金刚碑的龙门阵1

古村落金刚碑江边码头一景


嘉陵江上古村落•金刚碑的龙门阵1

古村落金刚碑中的一庄院路口


嘉陵江上古村落•金刚碑的龙门阵1

金刚碑大户人家的一巷子


嘉陵江上古村落•金刚碑的龙门阵1

金刚碑古村落老街区一角


嘉陵江上古村落•金刚碑的龙门阵1

金刚碑仿古村门


嘉陵江上古村落•金刚碑的龙门阵1

金刚碑有很多黄桷古树,黄桷树为古村落一大景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4

标签:嘉陵   嘉陵江   合川   北碚   东阳   袍哥   川军   乡绅   神枪手   军阀   关卡   重庆   土匪   大爷   码头   旅游   金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