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山白云寺揭秘•韦驮坐像

缙云山上曾有过八座古寺,它们分别是缙云寺,温泉寺,白云寺,复兴寺,转龙寺,大隐寺,绍龙寺和石华寺。这几座古寺分别居于不同方向上的古道口,白云寺位于缙云山前山道口的山腰上。

平时,白云寺就不太显眼,可它却暗藏着很多秘密,因为白云寺有几处秘道可通向舍身崖和崖,一旦人钻进崖下的密林里,外人是无法寻到踪影的。因此,白云寺殿门口特设了个护法菩萨像,此菩萨叫韦驮。只要外人一进寺门,就没法避开韦驮那双眼晴,他那眼神好似能看透你的心思样,加上他威武铠甲和手持的金刚剑,给人一种敬畏的震慑力。通常寺庙里的韦驮像都是站立着的手持金刚剑的威猛武士,而白云寺的韦驮却是坐着的塑像,而且他的眼神中仿佛还有种亲切感。

据说这塑像还很有来头,是天子特许给白云寺韦驮的这份待遇的。相传,大明王朝朱元璋之孙朱允文小时候,他喜欢跑到京城东门口的一处包子店去买包子吃,那包子特好吃。朱允文小时候每次去吃包子,他都会见到一个高大威武的掌柜,那老板是否很了解他样,他总是露出一张慈祥的笑容。

一天,白云寺突然来了个僧人,只见他满头大汗,十分落泊的样子。一进白云寺就说,他要挂单,主持将他安顿好后,请他在后厨用餐。那僧人走进后厨见一桌子上摆了几笼包子,他立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吃着吃着,他觉得这包子味道十分的熟悉,好似他十多年前吃的包子一样,他朝四周一看,却无人呀!他就跑到大门处寻思着什么,恍眼一看那站着的韦驮像是曾在哪儿相识过,他立醒悟道对韦驮说,谢谢神灵保佑。你就是那当年京城东门口那位卖包子的掌拒吧?

那韦驮像的脸上立露出笑脸来,他的眼光也显出慈爱的神色。那僧人说,谢谢你几十年的关爱,说着说着那僧人就把这几年来,东躲西藏的经历向韦驮神像倾诉起来。那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他是否把韦驮当成了唯一亲人样说,叔叔,你坐下来吧,叔叔,你坐下来吧!那僧人抻出手拉着韦驮像,果然,那韦驮神像就坐下来了。那僧人对韦驮神像说了好多好多的心里活……

从此白云寺的韦驮神像再也用不着正二八经的老站着了,因为那僧人就是曾经的天子朱允文,即大明王朝的第二个皇帝建文帝。朱允文是在继皇位时削藩中,惹起了四叔燕王朱棣造反,发动了“靖难战争”。民间传说,在燕王朱棣打进京城时,他通过地道出逃了。从而到处流浪,以躲避朱棣的追杀。哈哈,这类传说大多是寺庙里的和尚瞎编的,几乎各地的大一点的乡庙都把建文帝避难之说都牵强附会的扯上来胡说一番。

就我们北碚来说,就有二个寺庙附会在建文帝身上,一处在东阳镇西山坪上的天子庙,说得更有鼻子有眼的,说那儿有天子离开时的大石头,日上马台;还有建文帝题赐的“须弥寺”,更有抗战时期的复旦大学教授的考古文等。而缙云山白云寺的杜撰传说,我看编得漏洞百出,太低级了。仅重庆各区县来说,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关于建文帝到此的传说,甚至很多地名都改成建文帝什么的,着实搞笑!

不过,当初编排缙云山白云寺建文帝传说的人真的没水平,至少他没把缙云山的秘密研究透彻,如今我来杜撰个建文帝的故事,可说更加神奇些。

大明王朝的第二个皇帝朱允文(生于1377年),即建文帝是否真的到过缙云山?依本山人来看,建文帝确实到过缙云山,而且是一个非常隐秘的事情,如今我来解秘。为了增加我的逻辑推理性,我必须增加很多情节来论证之。

大明王朝第三个皇帝朱棣继位后,为稳定政局,明成祖紧急启用了个人,这个人叫蹇义(1363年一1435年),他是前朝建文帝手下的大臣,当时建文帝遵明太祖朱元璋意,升蹇义为吏部右侍郎,授嘉议大夫。

朱棣当上皇帝后,立升他为吏部左侍郎,几月后又升他为吏部尚书。吏部尚书为朝廷上最大的文官,民间称为天官。因为明太祖生前遗诏,朝廷上不再设宰相,中央只设六部,即吏部,兵部,户部,刑部,礼部和工部,吏部为六部之首,吏部尚书就是六部的最大官员。

朱棣提升蹇义另有目的,因为蹇义为太祖朱元璋身边最信赖的人。蹇义上任不久,很快将朝廷上下管理得非常好,从而朱棣又将蹇义作为太子的最重要的辅臣看待。

蹇义本身就是重庆人,老家就压嘉陵江边的江北大竹林。那儿离缙云山非常近,更为巧合的是蹇义就是从缙云山缙云书院出去的,他考进士之前就在缙云书院读过几年的书。他当然非常熟悉缙云山哟。

永乐五年(1407年),明成祖朱棣升任蹇义为资政大夫(正二品),并在蹇义在缙云山缙云书院(也为缙云寺)赐题为“缙云胜境”。

永乐七年(1409年),明成祖朱棣巡幸北京,命蹇义辅太子监国。

永乐十七年(1419军),蹇义父亲去世。按照当时礼制,蹇义得回家给老父尽守三年的孝,因此,蹇义回到重庆准备“丁忧”三年。但蹇义丁忧未满,明成祖朱棣和太子朱高炽急召蹇义回京。临回京城之前,他上了一次缙云山,以便去看下当年考科举时书院。想不到的是竟然建文帝和蹇义以这样的方式相见了。

本在白云寺挂单的朱允文,听人说缙云寺山门前有座明成祖朱棣赐题名的石牌坊,他独自一人游到此处。他望着石牌坊,不由浮现起他出逃时的情景,耳边皇宫外四处都是嘶喊声,眼前一幕熊熊大火在燃烧……正当他沉浸在那情景时,不觉身边站了一个人。朱允文这才下意识地瞧了一眼身边的人,这人用一种低沉委婉的语气说到,圣上,又过了十七年了呀。朱允文这才发现,身边之人是当年的旧臣吏部尚书右侍郎蹇义。朱允文大惊!

蹇义非常镇定地说,圣上,别介意,此地只有你和我。我也非冲着圣上来的,老臣是因老父过世,回老家来丁忧的。

朱允文指着石牌坊说,你别左一个圣上,右一个圣上,如今的我就是个老百姓,一个朝廷要追杀的逃犯。而今你却非常腾达。朱允文指着牌坊上“缙云胜境”说。

蹇义非常平静地说,皇上,一日为臣,皇上就是终生臣的主。这牌坊不过是新君赐给臣一块牌子而已,并不是什么荣耀。臣当年是在缙云书院读了几年的书吧了。

朱允文心绪仍不安的说,祝你发达!说完转身就想走,蹇义对着朱允文说,难道圣上忘了高皇帝留臣时说过的话了吗?朱允文立迟疑起来,站住了。

蹇义说,当年高祖皇帝留臣九年而不升迁,就是为了朱家江山永固,为了朱氏王朝能代代相传下去,为了朱家不互相兄弟相残,为了不让北元再贱踏我中原大地。本臣绝不把今天的秘密说出去,也为你建文帝这支朱氏皇族余脉能有香火可续,不然臣就对不起高祖皇帝赐名给这个“义”字。

朱允文一听不由转身过来,眼里重新充满希望样。蹇义诚肯地说,臣蹇义给圣上下跪了,请圣上再听臣多说几句。

朱允文忙上前扶起蹇义来说,那好吧,今天相见,也许就从此一别了,我就听你多说吧?

蹇义说,圣上你觉得与成祖皇帝,你四叔相比,你才干如何?

朱允文愧疚地说,我不如四叔!

蹇义说,圣上这话说得地道!也英明。臣在高皇帝身边九年,治理国家不是小恩小惠的施舍。我堂堂大明江山是怎么来的?我大明子民现今又是如何?现永乐皇帝五次北伐,把北元残余扫荡一清,镇安南,修《四库全书》,七下西洋,定都北京,天下太平。其文治武功可与高皇帝比高。如今百姓称“永乐盛世”绝非虚言。

朱允文低下头无语。

蹇义继续说,人生易老,圣上与臣已是白发斑斑。

朱允文说,我知道,我早已与世无争了。

蹇义说,臣待再扶新君后,就告老还乡,再来与圣上共乐否?

朱允文苦笑,我余身注定会与白云为伴。

蹇义鼓励地说,臣己奉诏及刻回京,臣将说服当今皇上,大赦天下,让百姓过一下太平日子。以告慰高皇帝。

朱允文不由想起什么来问蹇义,你如今何职?

蹇义说,吏部尚书,兼詹事府詹事,太子少保,荣禄大夫;皇上出巡时,负责太子监国。圣上别虑。

朱允文不由念道:缙云胜境。好,好,好,说着立身走了。

蹇义望着朱允文说,人生苦短,圣上保重!


缙云山白云寺揭秘•韦驮坐像

合川龙游山明代石牌坊(由蹇义五世孙,万历年兵部尚书蹇达建)


缙云山白云寺揭秘•韦驮坐像

合川龙游山明代古石牌坊(由蹇义五世孙,万历年兵部尚书蹇达建)


缙云山白云寺揭秘•韦驮坐像

合川龙游山大牌坊(由蹇义五世孙,万历年兵部尚书蹇达建)


缙云山白云寺揭秘•韦驮坐像

永乐五年明成祖朱棣题刻的“缙云胜境”

同年升蹇义为资政大夫(正二品)

缙云山白云寺揭秘•韦驮坐像

复建的北碚西山坪天子庙(传说建文帝曾流落于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缙云   龙游   合川   牌坊   大明   王朝   胜境   圣上   坐像   吏部   兵部   僧人   尚书   永乐   包子   皇帝   旅游   白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