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给了我们哪些人生启迪?

《老人与海》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的代表作,写于1952年。1954年,他凭借这部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作品讲的是一个古巴老渔夫在大西洋中同庞大的旗鱼搏斗的传奇故事。老渔夫八十四天出海一无所获。第八十五天,钓到了一条比船体还长的大鱼,在回家的途中,遭遇鲨鱼袭击,鲨鱼把鱼啃成了鱼骨架,老人几天几夜的辛苦付之东流。

诺贝尔颁奖词这样总结作品主题:人的坚韧,或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赞颂了即使一无所获也绝不屈服的斗争精神,一种虽败犹荣的高尚。

作品中那充满了未知的浩瀚大海,给老人出了一道道难题,老人带着疲惫和伤痛英勇战斗,这何尝不是在演绎人生呢?

读这部作品,也是在品味人生.。

《老人与海》,给了我们哪些人生启迪?

一、知道自己是谁?


老人说:出海去杀鱼,不只是为了生活,为了卖钱买食物,是因为自尊心,是因为你是打鱼的。


他把自己融进了大海:身材干瘦,脖子后面有深深的皱纹,脸颊上有褐色斑点,热带海面上长年累月的阳光暴晒和海水反光让他得了良性皮肤癌。手上有不少伤疤,因为用力拽绳子,勒成一条条很深的沟。


他与同行们在同一个海域捕鱼,所以他钻研和掌握了别人没有的窍门。他鱼钩下得比别人深,他走到比别人更远的海域。


打鱼,并不是一件能赚钱的事,等待好多天才能打到一条大鱼,就算最高成就了。所以他穷极一生,仍住着一个由棕榈皮搭的棚屋,屋内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在泥土地板上用木炭烧饭。


老人身上各个部位都衰老了,只有一双眼睛,总是神采奕奕,炯炯有神,这就是执着给人带来的希望之光。


知道自己是做什么的,追寻着自己的使命,即便一贫如洗、伤痕累累,始终无怨无悔,一如既往,把最初选择的事情做到老,这不能不说是做人的基本姿态,也是值得尊敬的品质。


二、奋斗是一场孤独的旅途


老渔夫原来有个小伙伴,是一个小男孩儿,头40天男孩儿一直跟着他出海,老人一无所获。40天过后男孩儿父母告诉他,老人肯定是中邪了,他是最倒霉的倒霉蛋。于是男孩遵从父母的命令,离开了老人。


当老渔夫开着平底小帆船,继续出海的时候,只能听到其它船的渔民拿他开玩笑,还有对他无声地摇头和同情地叹息。


老人不是不想有人陪伴,他对男孩儿说:如果你是我的孩子,我会带你出去赌一把,但你有自己爸爸妈妈,而且你跟的那条船运气很好。


《老人与海》,给了我们哪些人生启迪?

而在海上每一次遇到状况,他受伤的时候、口渴的时候、忙不开的时候、累得要垮的时候,不止一次在想:男孩在就好了。

但是男孩儿不在,只能靠自己。


只有他自己认为还有希望,而别人有别人的船,各有自己的航线,都在为自己的生计做盘算。


孤独,是一个人在奋斗特别是面对困境时的宿命。一个人真正想做事的时候,要接受孤独作战,无人喝彩,无人相助,因为你自己的路只能自己走。


三、相信坚持就会有运气


这位老渔夫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大鱼,他坚信:每天都是新的一天,第八十五天, 他继续和前八十四天一样,满怀信心地出海。他默念:八十五是个幸运数字,你觉得我能打到一条值一千多英镑的鱼吗?

我应该专心钓,今天可能有大收获。


他认为证明过1000次都不算数,眼前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机会,每次机会都是新机会,他不会惦念从前的事情。运气是好东西,但无论如何我必须做到精确,这样运气来的时候我就能抓住。


他把浆从架上取下,从船舷下拿出线。线头接着一段防咬线,再绑上一个鱼钩,拿一条沙丁鱼穿在鱼钩上。把鱼饵从一边投到水里,然后飞快把线绑在船尾地带环螺栓上。


感觉到一条鱼上钩了,双手用力拽,拉回一码线,然后一次次拽,使尽手臂的力量,什么用也没有,鱼儿又慢慢游走了。老渔夫就是这样日复一日,重复着同样的动作。


《老人与海》,给了我们哪些人生启迪?

他感觉有一条大鱼上钩了,在深海中没露面。他猜测这条鱼肯定超过1500磅,也许还不止。去头去尾还剩下2/3,按每磅30美分的价格能卖多少钱?得用铅笔才算得过来。


他终于等到运气来临,如果他在八十四天的时候放弃了,就是倒在幸运来临的前一天。


运气是给能够坚持的人准备的。我们做某项工作、做一件事情,有预想的结果和想要达到的目标,但过程很漫长。这个时候,如果失去了耐心,放弃努力,就会功亏一篑。


四、得到与失去可能同时发生


老人用全身力气用鱼叉杀死了在水中挣扎的大鱼,把它绑到船上与船并行,准备扬帆起航。


他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只有一个小时,就开始了新的战斗,闻到血腥味道的鲨鱼来了。


老人手中有刀叉,杀了第一条鲨鱼,而鱼肉被鲨鱼咬掉差不多40磅;


第二批两条鲨鱼,鲨鱼在被老人杀死前,把撕咬下来的鱼肉吞进肚里。吃掉了1/4最好的部位;


第三批鲨鱼,这条鱼已经被咬掉一半儿了。老人算计着保住一半也可以卖一些钱。也许我运气不错,能带半条鱼回到家。


午夜又来了一群鲨鱼,老人已经无力招架,鲨鱼撕扯下一片片鱼肉,吃完了又回来啃,最后走的一条鲨鱼已经没有东西可吃了。


《老人与海》,给了我们哪些人生启迪?

老人拼尽全力,已经看到胜利的果实,瞬间,他又回到了原点。


我们努力是在追求得到,也只有努力才能得到。但有的时候,努力后可能颗粒无收,也可能

得到和失去相抵,这就是真实的人生。


五、不是做不到,是没有准备好


老人在出发的时候,抱着一个信念,去碰运气,找到一条大鱼。但能不能遇到,心里没有底,因为打到大鱼的机会不多。所以,他随身带的还是常规的刀叉,那把刀还是没有淬过火的。


第一批鲨鱼,老人用绑在桨上的刀插进鱼身,拔出来再插进他的黄色猫眼里。他检查一下刀,希望有块石头可以把它磨一磨,但没有带石头来。


第二批鲨鱼,把刀扎进鱼脑子里,刀被折断了。


后面又来了鲨鱼,老人只剩下棍子、舵柄。用棍子看到什么打什么,棍子被打丢了,他把剁柄从剁上弄起来,一顿乱打。


如果当时老人手里有枪,有更坚韧耐用的刀,这条大鱼即便不能全部带回,部分带回也是不小的收益,可惜没有如果。


《老人与海》,给了我们哪些人生启迪?

所以事后,他决定再次出海要准备枪,随时带在船上。弄一把新刀,用旧福特车的叶片弹簧座打制,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能不能做好准备,决定了一件事情是否成功、能不能能够圆满成功。


六、屡败屡战是应有的人生态度


老人的船靠岸的时候,他的伙伴们看到了一条很长、白花花的脊柱,后面接着一个巨大的尾巴。现在这个东西已经算是垃圾,只等潮水把它冲走。


渔民下到水里用一根线,量着鱼骨架的长度,他们说足足有18英尺长。这是条少见的大鱼,但在大家眼里,已是过眼云烟,甚至没人说一句鼓励的话。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失败的老人,他带回的是一个骨架,令人怀疑他的能力。


小男孩看到老人,留下了眼泪。他向老人表示,以后跟他一起出海,他自己带运气。家里父母怎么说,他已经无所谓。


老人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和男孩一起商量下次出海需要带的武器装备。他很高兴不再孤独,自己的身边又多了一名战士。


人是不会被击败的,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击败。


《老人与海》,给了我们哪些人生启迪?

这就是这本书,给予我们的精神力量。有了这种信念,有什么样的困难不能克服,有什么苦不能吃,有什么鬼门关不能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诺贝尔   鱼钩   鱼骨   男孩儿   渔夫   棍子   鱼肉   大鱼   启迪   鲨鱼   运气   老人   孤独   男孩   努力   人生   作品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