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之者人之道,诚是德性,也是智慧,无诚不成

在世人看来,诚和信总是联结在一起的一对范畴,讲诚信是为人的宝贵品质,是当代亟需弘扬和要求的社会风尚。的确,诚由信衍生而来,《说文解字》中讲到:“诚,信也。从言,成声。”意谓对待人要诚实讲信用,言出必行,这是诚的初始义。然而,诚的内涵则经过多次运化、拓深而成为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意谓真诚,保持本真率性。《大学》中“八条目”讲诚意,《中庸》号称“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授予诚以圣人之性,诚之者为人之道的至上地位。

《中庸》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诚”是天的根本属性,努力求诚以达到合乎诚的境界则是为人之道。又说:“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皆依赖于“诚”。 故而要求人们修德做事,效法天道,做到真实可信。亚圣孟子也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主张运用思维自我反省,使自己的道德行为达到与天道合一的“至诚”境界,与生而有之的本性之善保持和谐同一;又说:“反身而诚,善莫大焉”,认为反省自己以达到诚的境界,就是最大的快乐。


诚之者人之道,诚是德性,也是智慧,无诚不成

由此可见,诚既是一种德性,也是建立在该德性基础上的一种高级能力:如佛家所言的“觉知”、心理学所言的“自我觉察”。心中不存诚之人对自己的行为总会有某些庇护甚至隐藏、美化自我缺陷的潜意识,从而有意、无意地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分裂开来、颠倒过来,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缺乏认识自我与世界的能力;唯有诚者能心怀诚意、反身自省,觉知绝解自己的言行、状态及其对他人的影响,本着开诚布公的态度做人做事。由诚而坦荡,可心中无所愧疚、畏缩和顾虑,可化为一股阳刚积极之正气,勤奋耕耘之精神,诚务于中、一往无前、精进不止、自强不息。

儒家对诚极其看重,强调为人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大学》中讲到诚意者不要自欺欺人。小人在独处的时候为所欲为,什么都敢去做;见到君子却躲闪回避,掩盖自己不好的言行,故意伪装、突出美好的以求骗过君子的眼球。他不知道别人看他就像看透了他的肺和肝一样清楚。小人不能慎独,人们总会发现,如十只眼睛都在看着,十只手指都指着,多么严厉可怕!而君子诚于中,形于外,能够慎独,所以问心无愧。财富可以装饰屋子,德行可以润饰身心,心胸宽广、坦荡,身心都会康健安泰。“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若为亏心事,即便一时获利,无人觉察其中蹊跷,也难免心中不安,甚至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影响生存质量。


诚之者人之道,诚是德性,也是智慧,无诚不成

凡事诚意为真,不诚为假:仁者爱人必存爱人之诚心,若只是图外在名声或利益交换而去虚情假意地爱人、助人不叫真仁者;孝子必存孝敬父母之诚心,若只是为了分得父母遗产或应付众人监督装模作样地去“善待”父母也不叫真孝子。其实国学中的任意一个德目、思想范畴都以“诚”为基本前提,无诚不成。

1918年江苏省常州中学校长童伯章先生以 “存诚、能贱”勉励新生诚恳做人、踏实做事。然现实中做到又谈何容易!多少人为了追求蝇头小利,坑蒙消费者,被发现后生意惨淡而倒闭;为了贪污受贿,做假账欺瞒组织,最终难逃纪检审计部门的火眼金睛;为了考试过关,极尽舞弊之能事,却付出了取消考试资格、终身不得录用的代价;为了维护虚荣或讨好权贵,招待客人时暗地里搞双重标准或偷梁换柱,结果被人识破、弄巧成拙,得罪众人,颜面扫地。

反之,生意做的比较大、口碑好的商家多能恪守诚之道,不一味虚张声势、无中生有、强行推销,而是如实描述自家商品,给予消费者评判和选择的空间,以质取胜,以诚动人,塑造品牌。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的周莹,历史上确有其人其事,以诚经商,建立起陕西吴氏“商业帝国”,也成为当时唯一把生意做到富可敌国的成功女商人,留下许多传奇故事。她广济百姓的义举和远见卓识的经商理念至今还被当地人们广为流传;存诚能贱、忠诚于组织的干部必能得到组织的重视和提拔;对自己要求严格,不寄望于投机取巧、对知识抱有敬畏之心,一步一个脚印去学习的学生势必年年都有好成绩,不出人头地是怪事;真诚对待客人,平等接待来宾,即便客观条件有限,招待不周,也会得到大家的理解而不会得罪人。


诚之者人之道,诚是德性,也是智慧,无诚不成

唐初名相萧瑀忠诚亮直,辅佐高祖李渊时曾发现其政令中有不周之处,即压而不发,李知后责之。萧述其由,被赞为“尽心尽职。”太宗时萧瑀见官员逾越法度,不论谁有过失,都如实弹劾,数次被启用,死后太宗有诗赠:“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成为古代“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的代表人物。

同仁堂是具有300多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药铺,至今仍将“修合无人知,存心有天知”的祖训挂在门脸之上。这句话说的是在无人监视的情况下,做事不要违背良心,要心存诚敬,你所做的一切上天都是知道的。“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同仁堂坚持采用道地药材和精细的人工炮制,对于人们背地里看不到的采药、制药环节,就像看得见的环节一样去对待,心存施救患者的仁德仁心,以诚弘道,以诚达天,不仅传承了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医德药德,同时也成为了中华医药销售的金字招牌。


诚之者人之道,诚是德性,也是智慧,无诚不成

诚不仅是自身修养功夫,也是人际交往的一把金钥匙。高天上流云,落地化甘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最需要靠“诚”的甘霖来清凉化解,一旦播撒、滋润在每一个人的心田,交流的阴霾就会瞬间一扫而光。真诚更是人和社会发展更高层次和境界的追求。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退场需要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发展来推动实现。弘扬真诚之道,使这个社会更纯粹,使人们的生活和交际更真实、更平和、更从容,这才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最大的福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德性   同仁   慎独   意谓   亏心事   甘霖   不周   孝子   诚意   君子   境界   爱人   为人   真诚   生意   智慧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