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下江南途径南运河畔的杨柳青,被称为北国小江南和沽上小扬州

杨柳青连连有余(鱼)年画大头娃娃,体态丰腴,活泼可爱,这是杨柳青给我的第一印象。我想很多人也和我一样,闻名于世的杨柳青年画从中做了第一媒介,惹人喜爱的胖娃娃形象,让人过目不忘,杨柳青的名字也就留存在脑海中了。

我第一次到访杨柳青还是许多年以前的事,正月十五观花灯会;因为杨柳青灯会在天津等地久负盛名,不少人都慕名而来。

整个灯会场设在杨柳青政府广场对面的街道旁,一直向古街主景区里面延伸,各式各样的,以杨柳青年画为蓝本的花灯,把整个古镇街道装点成吉祥如意、多子多福、连连有余……幸福喜庆之街。

乾隆下江南途径南运河畔的杨柳青,被称为北国小江南和沽上小扬州

杨柳青年画是一种木板画,产生于元末明初,清代光绪以前达到了鼎盛时期。可谓是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

到了清末民初,随着石印画兴起,杨柳青年画日渐衰落;解放后,杨柳青年画重见天日,并得到迅速发展。

要想深入了解和体验年画制作过程,杨柳青民俗馆有现场展示活动,可供游人参观。

杨柳青古镇隶属天津市西青区,是西青区政府所在地。2018年入选全国最美特色小城镇50强。

杨柳青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明清时期是运河漕运重要枢纽,是北方商贸物流的集散地。依河而建傍河而居,运河两岸杨柳青青,风光秀丽,被誉为北国小江南,沽上小扬州。

杨柳青名字的由来,有三种说法,一种是有柳说,因河岸杨柳密布,而得名。一种是名人说,因名人赋有《杨柳青谣》诗句,而得名。另一种乾隆皇帝钦定说。

我在与当地人聊天中,他们更倾向于第三种说法;因为皇上钦定,多有意义呀!

今年12月中旬前后两次来杨柳青,目的是拍个小视频,第一次拍录觉得内容不够完整,又来补拍了一些镜头。

冬日里的杨柳青古镇显得冷冷清清,游人稀少,没有了往日的繁华与喧闹。


乾隆下江南途径南运河畔的杨柳青,被称为北国小江南和沽上小扬州

站在御河桥上,观杨柳青古镇,只见楼亭巍峨,店铺林立,杨柳青古镇之标志景观碑,矗立在河岸边,株株杨柳,青中带绿,给冷清的街市带来了几分生机之气。

御河畔里游船已经停靠岸边,水面已经结起了冰;岸旁金光灿灿的怀抱大鲤鱼的胖娃娃,依旧笑脸相迎。

南运河是杨柳青发祥地,人们把流经杨柳青古镇的这段河流叫做御河。御河两岸业已打造成了带状公园,尤其是御河北岸,步步皆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巧妙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你可以沿着御河桥东段的北岸一直向东,可以看到河边一处诗碑廊,其中就有杨柳青由来名人说的诗句,"杨柳青青河水黄,河流两岸苇篱长"。

离此不远,岸边有一处御赐园,园亭内有乾隆与刘罗锅的铜像,他二人面向运河,在此谈论这个地方,乾隆皇帝一句杨柳青,成了古镇钦定之名。

再往前走,离御河拱形桥不远处,一处石碑上刻着"流口"两字,这就是有柳说的由来。起初人们把这个地方称为流口,经演变成柳口,随后就称为杨柳青了。

在沿岸行走之时,可远观河对岸不远处的文昌阁,因为文昌阁已围成封闭状不能近观,听当地人讲,要进行维修和周边环境整治。要想再靠近一点,可从御河北岸经拱形桥绕至南岸边(也可从御河桥沿柳口路向南大至不到两千米的距离,绕至岸边),只不过更接近了些,感觉文昌阁就是一个亭子似的,与想象中的形象相差甚远。

杨柳青古镇中,原汁原味老建筑,当属石家大院和安家大院。石家大院位于古镇中心,始建于1875年,已有140年的历史。现存"尊美堂"宅地,曾有"天津第一家"、"华北第一宅"之称。原为清末天津人石元仕住宅,石家原籍山东,祖辈漕运发家后在清亁隆年间定居杨柳青。石家一度财势显赫,是当年天津八大家之一。

乾隆下江南途径南运河畔的杨柳青,被称为北国小江南和沽上小扬州

与石家大院后身一路之隔的,估衣街北的安家大院年代更早一些,有150年的历史。始建于清同治年间,有3个院落,是院院相通的北方四合连套格局。

安家出名,不是因财富而出名;而是因安家出了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天津杨柳青赶大营第一人。他就是生于1852年的安文忠。

提到赶大营也许知道这个事的人并不多,它与走西口、闯关东等为了生计而远走他乡谋生的目的不同。赶大营的"赶"字意义,除了有"走"和"闯"的意思外,还有了赶时间的意思;而大营就是军队之营。

安文忠十六岁随军西行万里,途经一百五十三站,人拉肩扛为处在新疆边界的官兵提供日用品。在他的带动下,形成了杨柳青人赶大营的团队局面,不仅利国;而且利民,也积累了财富;在把京津货物带到新疆的同时,也带动了新疆地区的商业发展。

2010年9月14日《天津日报》上发表了"十米长卷《赶大营》"的文章,说的是著名画家杜明岑先生,继《寒秋津卫图》力作之后,又创作了《西域商旅图—杨柳青人"赶大营"》的历史图卷。

全卷共分八个节点:一是壮志远行;二是大营商旅;三是跋山涉水;四是故城惊变;五是西出阳关;六是风餐露宿;七是火焰奇功;八是百艺进疆。构成了赶大营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仿佛看到了当年杨柳青人肩挑车推结伙西进的"赶大营"场景,令人震撼。

我也到访过不少古镇,论历史文化底蕴,杨柳青古镇绝不输任何一个古镇。今天的杨柳青人在赶大营精神的传承下,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向更高层次迈进,追求更加美好生活,我相信杨柳青明天会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南和   运河   乾隆   漕运   拱形   扬州   灯会   年画   江南   新疆   河北   天津   北国   杨柳   岸边   大院   古镇   由来   两岸   途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