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叉烧的米饭,才有资格黯然销魂

有叉烧的米饭,才有资格黯然销魂

几年前,看卫视节目上对蔡澜的访谈,老人家历数香港的烧味,最后得出结论:“再兴的叉烧是全港最佳。”

有叉烧的米饭,才有资格黯然销魂

看他说得眉飞色舞,我则跃跃欲试,隔了一个月,就买了一张飞香港的机票,专程去大快朵颐。

说实话,在琳琅满目的香港烧味铺里,再兴烧腊不管是门脸、还是品相、还是服务,都不算最佳,但吃的时候不是用餐高峰,我随意与橱窗里正在片肉的老师傅攀谈,他的一句话打动了我:

有叉烧的米饭,才有资格黯然销魂

“一块肉若不能做成叉烧,这叫浪费。”

这话要是一个年轻妹子说出来,难免有些坐井观天,没吃过更多好东西的嫌疑;但换成这样一位阅历丰富、手艺超群的老师傅,便是动人心魄的执念与自信。

难怪CNN的纪录片里会用“再兴是叉烧的同义词”这样毫不掩饰溢美的旁白。

有叉烧的米饭,才有资格黯然销魂

烧味之于香港,就如拉面之于兰州、火锅之于四川,是每个港人心里不可抑制的冲动。这与那些被誉为“地方名菜”,本地人自家却从来不吃的东西有着本质区别。

我把这种融入本地人生活的食物味道称为“人味儿”。

而叉烧,则是各种烧味之中,最亲民、最淳朴、最有人味儿的那个。

有叉烧的米饭,才有资格黯然销魂

叉烧大概是外地人看来最名不副实的食物之一。看字面意思,似乎是一种叉起来明火烤制的肉。但其实,叉烧既不“叉”、也不“烧”,是整块猪肉,用腌料包裹后,在焖炉里焖出来的。

烹制过程中,肉块不能切太小,否则肉汁烤干,难免变柴;温度也不能太高,否则油花流走,入口不润。

有叉烧的米饭,才有资格黯然销魂

最好是肥瘦对半的梅头肉(猪肩肉),汆水后涂上蜂蜜、酱油、蒜汁、柠檬汁、淀粉、红曲米调出来得腌料,反复烧制三次,直到色泽红亮,皮脆肉嫩。

而腌料的配比、涂抹的厚度、烧烤的时间,都没有固定的标准,全凭各家大厨们的“手势”。

有叉烧的米饭,才有资格黯然销魂

再兴的叉烧偏甜口,糖放得很足;新斗记走的是浓油赤酱的范儿、咸甜重口;镛记烤得很透,焦脆有余肉汁不足;西苑酒家则刷了很重的油,烤炉温度不高,一口下去油花四溢,对重视身材者来说,很有种负罪的快乐。

我也试过直接用李锦记市售的叉烧酱,在自家烤箱里做叉烧,味道不恶——毕竟这酱料是无数大厨们经验换来的配比,味道稳定,适合大多数人的味蕾。

叉烧滋味浓厚,其实并不适合单独作为菜品,大多配合米粉、河粉、竹升面等面食出售,就好像法餐里,多汁的龙虾必须配上吸味道的意面一样。

有叉烧的米饭,才有资格黯然销魂

但我觉得最妙的,还是用叉烧来搭配米饭。

米当然要是长粒的籼米,东北的圆粒粳米是行不通的,粘性太大,粘上砂锅的底,锅就完了。

有叉烧的米饭,才有资格黯然销魂

锅底要再刷一层油,油要不多不少,才能不腻味,并且结出脆香金黄的锅巴。

第一次揭盖,米饭里的水正好收干的时候,要争分夺秒地铺上新鲜烤好切片的叉烧,让蒸饭的热气熏出叉烧深处的甜香。

第二次揭盖,饭与叉烧融为一体的时候,下一颗鸡蛋,放三棵广东菜心,这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它是清爽解腻的唯一平衡点。

有叉烧的米饭,才有资格黯然销魂

生抽、老抽、鱼露、芝麻油、盐、白糖,再加凉水调一小碗拌汁,最终揭盖时趁热匀匀地淋在饭上,开拌。这时,如果蛋黄是半熟的溏心,就完美了。

这份叉烧煲仔饭,足以秒杀大多数平平无奇的腊味饭、海鲜饭、滑鸡饭、排骨饭。

有叉烧的米饭,才有资格黯然销魂

周星驰在1996年的电影《食神》里,将他称为“黯然销魂饭”。

电影里的黯然销魂饭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主角落魄潦倒于街头,路边龅牙女老板救济的那碗;一次是主角光环爆棚,逼得薛家燕小姐满地打滚表达“好吃得不得了”的那碗。

有叉烧的米饭,才有资格黯然销魂

我还记得那段台词,周星驰写得让人目眩神驰:“叉烧的肉汁镇在纤维里面,好似江河汇聚,而且里面的肉筋被内力打碎,入口极之松化,再配合用火云掌煎成的溏心荷包蛋,哇!这叉烧太棒了!尘世间没有形容词可以形容它了!”

嗯,前者黯然,后者销魂。唯独不能少的,就是那几块油糖交加、百味俱全的叉烧。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欢迎添加作者个人微信

读万卷书,吃万里路

Guess you like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叉烧   米饭   大厨   焦脆   籼米   油花   人味   肉汁   老师傅   本地人   香港   入口   温度   味道   主角   资格   黯然销魂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