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书香——苏州可园(二)


学语书香——苏州可园(二)

池南黄石崚峋,花木参差;粉墙之南,绿树掩映,古木参天。池南门厅黛瓦、月洞粉墙与“挹清堂”恰成对景。

学语书香——苏州可园(二)

站在池畔,静观池水,鲤鱼游弋,或翔浅底或浮水面,悠闲自在。

学语书香——苏州可园(二)

夏日睡莲开放,翠叶摇曳,荷花映日,分外妖娆。微风吹过,池旁景物倒影在水中荡漾,动静交辉,让人陶醉。

学语书香——苏州可园(二)

微风吹过,池旁景物倒影在水中荡漾,动静交辉,让人陶醉。

学语书香——苏州可园(二)

“坐春鲈”为一旱船,位于池西,始建于道光七年(1827)。卷棚歇山顶,东面二戗角飞翘,西面戗角略去。其造型轻巧别致,优雅美丽。

学语书香——苏州可园(二)

池北为主体建筑“挹清堂”,两侧有廊棚相连。堂前有平台临水而筑。

挹清堂,面阔三间,南面为落地长窗,东西为隔扇和落地长窗,北面为半窗,四面通透,古时为书院掌教接待客人的场所。厅门柱对联“检诗书百卷近今博古,赏池水一泓正本清源”。

学语书香——苏州可园(二)

挹清堂前池水清浤可挹,故而名为挹清堂。堂内正中梁下悬匾额“挹清堂”,为西泠印人周束谷题。匾下长案上搁大理石山水摆件、座钟和青花瓶。案前八仙桌边二张太师椅,清式家具和摆设,简洁朴实。

学语书香——苏州可园(二)

厅堂内一副对联是:“风雅轩昂三吴文士有行止,水源清澈千里川流无所求”。是吴下文人雅士的真实写照。

学语书香——苏州可园(二)

两边置高大的红木书架,其上摆放十几函线装书。

学语书香——苏州可园(二)

挹清堂四面设长窗,在增加采光的同时,又将后山的山野景致摄入眼帘。透过挹清堂的落地门窗看园池景色,别有情致。

学语书香——苏州可园(二)

挹清池北面的挹清堂后有一土山,高不到二丈,占地约亩余,小山除南面外,其余方位都从平地到半山腰用石头砌墙包围。沿山南面东西两边通道拾阶而上,到了山顶,就是浩歌亭。

学语书香——苏州可园(二)

亭子周围生长着黄杨木、樱花、迎春花等树种,把不大的土山装扮得郁郁葱葱。

学语书香——苏州可园(二)

亭内悬匾“浩歌亭”,为近代教育家和纺织专家邓邦逖所题。亭名取自元代诗画家王冕《梅花诗》中“浩歌拍拍随春风,大醉惊倒江南翁”句意。

学语书香——苏州可园(二)

山上遍植绿树,郁郁葱葱,翠荫蔽岗。

学语书香——苏州可园(二)

绿荫中,浩歌亭屹立于岗上,四角攒尖顶,朴拙无华。

学语书香——苏州可园(二)

登上山顶南眺,“挹清堂”、“挹清池”、月洞门一览无遗,山光水色,分外迷人。

学语书香——苏州可园(二)

在连接挹清堂到博约楼长廊的中段,有一座半亭,称为“思陆亭”。廊穿亭而过。亭为歇山顶,背山面湖,三面设木栏吴王靠。

亭内白色屏门上悬“思陆亭”匾额,为苏州书画家黄泊云题。抱柱联为“湖上风光四季好;书中佳句繁星多”。点明了亭的方位及书院园林的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土山   博古   吴王   大醉   匾额   粉墙   池水   郁郁葱葱   苏州   绿树   书香   倒影   对联   景物   书院   动静   山顶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