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峰异石——苏州五峰园(一)


名峰异石——苏州五峰园(一)

五峰园是一处始建于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古典园林建筑。众多苏州园林中较为著名的园林之一。五峰园在阊门西街47号(现由阊门内下塘街五峰园弄出入),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五峰园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为长州尚书杨成所筑,俗称“杨家园”、一说园为文征明之侄画家文伯仁所筑,文伯仁号五峰老人。园中耸立五座太湖石峰,高二丈,颇极皱瘦玲珑之致,并峙高阜间,形似老丈,又名五老峰,分别为“丈人峰”、“观音峰”、“三老峰”、“庆云峰”及“擎云峰”。 全园以五峰胜,辅以水池,有峭壁、峡谷、山洞、石桥、古树、旱船、园亭、岩洞等景观。园西南角有土墩,俗传为唐柳毅墓。该园屡易其主,惜抗日战争前后既散为民居,年久失修,现已荒芜,建筑坍,水池填塞,古树枯死,二座石峰倒地。1983年曾对峰石进行过保护性维修加固。1982年,五峰园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名峰异石——苏州五峰园(一)

阊门廊桥横跨护城河,毗邻山塘街景区和石路商业区。

阊门吊桥位于阊胥路东端,跨外城河,是沟通城内外交通的桥梁之一。宋《平江图》名虹桥,俗称吊桥,明成化六年(1470),曾改名永济桥,初为木结构,后被冲毁,有乡人郑文贵自愿捐资重建石桥,桥于元代泰定元年(1324)十月建成,耗资十五万贯。明洪武初改建为石墩木梁桥。经重新改建后的吊桥成为一座廊桥,横跨于外城河上。

名峰异石——苏州五峰园(一)

流经阊门廊桥的古护城河。

名峰异石——苏州五峰园(一)

此处就是风流才子唐伯虎笔下“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的阊门码头。当年迁徙的苏州百姓正是从阊门码头集中登记造册,编队登船,被迫迁徙到江淮流域。

名峰异石——苏州五峰园(一)

古护城河中行驶的旅游画舫。

名峰异石——苏州五峰园(一)

朝宗阁,八角形楼阁建筑,是苏州移民回乡寻根的朝宗圣地。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打败张士诚政权后,不满苏州绅民支持他的敌人,于是将苏州城数十万人遣散至江淮地区,这里就是移民们的出发之地,正如山西洪洞的大槐树。

名峰异石——苏州五峰园(一)

古护城河上的五龙桥巍峨耸立。有五条水系,一条是从京杭大运河过来,一条是山塘河,一条是入城的中市河,南北两条是护城河,五龙汇阊,故名五龙桥。

名峰异石——苏州五峰园(一)

古护城河通往阊门水城门水道上的聚龙桥。

名峰异石——苏州五峰园(一)

名峰异石——苏州五峰园(一)

阊门北码头。这里有北码头民国风情街。别墅、小楼、公馆、店铺,风情街两侧林立着各类民国建筑。

名峰异石——苏州五峰园(一)

名峰异石——苏州五峰园(一)

阊门是春秋时期吴王阖闾营建苏州城所辟八门之一,位于城西北。"阊"是通天气之意,表示吴国将得到天神保佑,日臻强盛。又因吴欲灭楚,该门方位朝对楚国,故亦名破楚门。

名峰异石——苏州五峰园(一)

五峰园在阊门西街47号,现由阊门内下塘街五峰园弄出入。五峰园,大门朝西,石墙的门楣上书“五峰园”三个字:拙朴、干净,一目了然。

名峰异石——苏州五峰园(一)

踏入园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高大苍健的朴树,距今树龄有一百一十四岁。这棵大树全身布满皱褶和节疤,特别是树身的下半部如同蟒蛇皮,用手一摸,疙疙瘩瘩,粗糙不堪。阳光下,树枝自由舒展,枝头吐翠绽芽,生机勃勃。这棵古老的树如同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静静地守护着这座园子,见证着风雨时间的洗礼。

名峰异石——苏州五峰园(一)

五峰园,顾名思义就是有五座石峰矗立在一座假山上,构成了园子的主景。假山,盘绕回旋,很见叠山功夫。

名峰异石——苏州五峰园(一)

这五座太湖石构筑的石峰,造型生动,姿态奇异,拙朴机趣,各不相同,名曰:“丈人峰”、“观音峰”、“三老峰”、“庆云峰”、“擎云峰”。这五座小石峰,中间那座最高,两旁的稍低,似苍鹫展翅,如麟爪凌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苏州   洪洞   庆云   西街   拙朴   山塘   门廊   丈人   吊桥   嘉靖   护城河   假山   园子   码头   年间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