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这个“娘娘坟”真是不得了!离奇故事也不知传了多少代人

卫辉城西北二十八公里狮豹头乡砂掌村西,有一座明潞藩王时期的蔡妃墓,面积303平方米,俗称娘娘坟。墓内有石室三面,正殿五间,东西陪殿共两间,二通石门,甚为宽阔。

娘娘坟坐北朝南,地下宫殿形式建筑,由四部分组成。地宫第一道门是石门,走进石门是墓道,通过墓道是前殿。

前殿长6.7米,宽4.8米,高35米,东西两侧有耳室,经过二道石门是正殿,面阔五间,长14.4米,高4.5米,整体为青石拱券式建筑,宏伟且坚固。

吴金印在此任乡党委书记期间,带领全乡劳力,大战沧河,拦河造田,常在里边开会、演电影、住民工。此墓原来上面垫土两米多厚,山民们代代在上面耕作种田,谁也不知道下面是浩大的古墓。

解放初期,山民们把墓门打开,只发现几块腐烂的棺材木和几缕烂头发,其余一无所有。


说起蔡娘娘还有一段动听的故事.

一年夏末秋初,万里无云,天高气爽,潞王带领一帮家丁到太

行深山区狩猎,他们到了狮豹头的蔡家沟时累得口渴舌干,看到沟

底有股清清的流水,便直奔沟底去喝水。潞王趴在清澈透明的水面

上正要饮水,忽见水里映出一个美貌的少女来。她头上裹着一条花

毛巾,面如桃花,美若嫦娥,潞王疑惑地抬头一看,只见上游有个

如花似玉的女子正在洗衣服,她的身影倒映水里。不禁心飞神动,

连声喝彩:“好个妙龄女郎,真是深山出俊鸟,快快命她来见我!”

那女子一听吓破了胆,慌忙拿起衣服像飞蛾似地往家里跑去了。

潞王望着她那苗条的身影直到无影无踪才转过身来命令家丁道:“快

去探听她是哪家女子,本王要娶她进府为妃。

这女子姓蔡名娥,是山农蔡老先生的独生女儿。蔡娥自幼聪明

伶俐,长得花容月貌,年长一十七岁时,因患瘟疫病,头长秃疮,

变成了光秃头,父母为愁给她找不上好婆家,整日发愁。今日听说

消王要娶她为妃,虽然不甚满意,倒觉得也是一条路。后来几经家

丁软硬兼施的说合,蔡娥便辞别了父母,当天跟随潞王进了王府。

进到王府,衣着一新,风冠霞岐,倍加秀丽。一日,她只觉得头皮

发痒,双手挠头,落下了一个金瓢,露出了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

从此潞王更加宠爱她。可恨潞王口是心非,恶性不改,照例欺男霸女,

闹得百姓怨声载道。蔡娘娘多次劝说,如不改邪归正,她将撞死在

望京楼上。潞王虚心假意,同她对天盟誓:“愿同蔡娘娘白头偕老,

如有违背,死到黄叶落后。”半年过后,潞王仍然荒淫无度,蔡娘

娘一气之下就进山回娘家去了。当走到一个山村时,只觉得腹中绞痛

忙叫侍从去村里寻水。当她听到村名叫“黄叶”时,顿觉天旋地转,

长叹一声,猝然气绝而死。

潞王听说蔡娘娘不幸病故,下令厚葬,便在黄叶村不远处修建

了一座宏大的坟墓,名日娘娘坟。随葬物品还有许多珠宝玉器,翡

翠玛瑙。

河南这个“娘娘坟”真是不得了!离奇故事也不知传了多少代人

说起蔡娘娘还有一段动听的故事:

相传,明万历年间,潞藩王在卫辉荒淫无度,经常外出游玩。一年夏末秋初,万里无云,天高气爽,潞王带领一帮家丁到太行深山区狩猎,他们到了狮豹头的蔡家沟时累得口渴舌干,看到沟底有股清清的流水,便直奔沟底去喝水。潞王趴在清澈透明的水面上正要饮水,忽见水里映出一个美貌的少女来。她头上裹着一条花毛巾,面如桃花,美若嫦娥,潞王疑惑地抬头一看,只见上游有个如花似玉的女子正在洗衣服,她的身影倒映水里。不禁心飞神动,连声喝彩:“好个妙龄女郎,真是深山出俊鸟,快快命她来见我!”那女子一听吓破了胆,慌忙拿起衣服像飞蛾似地往家里跑去了。

潞王望着她那苗条的身影直到无影无踪才转过身来命令家丁道:“快去探听她是哪家女子,本王要娶她进府为妃。

这女子姓蔡名娥,是山农蔡老先生的独生女儿。蔡娥自幼聪明伶俐,长得花容月貌,年长一十七岁时,因患瘟疫病,头长秃疮,变成了光秃头,父母为愁给她找不上好婆家,整日发愁。

今日听说潞王要娶她为妃,虽然不甚满意,倒觉得也是一条路,后来几经家丁软硬兼施的说合,蔡娥便辞别了父母,当天跟随潞王进了王府。进到王府,衣着一新,风冠霞岐,倍加秀丽。

河南这个“娘娘坟”真是不得了!离奇故事也不知传了多少代人

一日,她只觉得头皮发痒,双手挠头,落下了一个金瓢,露出了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从此潞王更加宠爱她。可恨潞王口是心非,恶性不改,照例欺男霸女,闹得百姓怨声载道。蔡嘏娘多次劝说,如不改邪归正,她将撞死在望京楼。

潞王虚心假意,同她对天盟誓:“愿同蔡娘娘白头偕老,如有违背,死到黄叶落后。”半年过后,潞王仍然荒淫无度,蔡娘娘一气之下就进山回娘家去了。当走到一个山村时,只觉得腹中绞痛,忙叫侍从去村里寻水。当她听到村名叫“黄叶”时,顿觉天旋地转,长叹一声,猝然气绝而死。

河南这个“娘娘坟”真是不得了!离奇故事也不知传了多少代人

潞王听说蔡娘娘不幸病故,下令厚葬,便在黄叶村不远处修建了一座宏大的坟墓,名日娘娘坟。随葬物品还有许多珠宝玉器,翡翠玛瑙。

据传清末民初,兵荒马乱,南方来了一能人,在墓顶上堆了大垛白草。每日夜深人静,便在草垛下掘墓,约半月时间,在墓顶挖一个洞,将墓顶两块条石撬开,手攀绳索钻到墓里,将金银财宝盗取一空,从此便成了一座空墓。

娘娘坟虽经历数百年的沧桑,但娘娘坟的建筑仍能与潞王坟墓穴相比美。

惊 雷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的隆隆炮声,犹如滚滚惊雷,震撼着古老中华的大地。华北危机!豫北危在旦夕!


闻声,平日耀武扬威的国民党地方军政要员,纷纷狼狈逃遁;爱国的仁人志士、热血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奔赴抗日救亡前线。然而,在这国难当头、政局一片混乱之机,蛰伏于豫北新乡、辉县一带的几个蟊贼败类,认为大发横财的时候已到,竟冒天下之大不韪,蠢蠢出洞,于光天化日之下,明火执仗地向着遐迩闻名的名胜古迹——潞王次妃赵氏陵墓疯狂扑来,演出了一幕杀人挖墓盗宝的丑剧。


河南这个“娘娘坟”真是不得了!离奇故事也不知传了多少代人


潞王及其次妃赵氏陵墓(俗称潞王坟和娘娘坟),乃是明朝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垢第四子、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同母弟、册封为潞王的朱翊镠与其宠爱的次妃赵氏葬身茔地。两座陵墓均修建于万历年间,位于新乡城北凤凰山南麓,坐北面南,东西并列。由于潞王朱翊镠在有明一代众多亲王中占有得天独厚的优越地位,享有更多更大的特殊权利,曾被朝臣们恭称为“圣母爱子,皇上亲弟,又当今诸藩之首。”(引自《明神宗实录》卷三二六第四一册)又被万历皇帝谕之“王乃朕亲弟,为诸藩观瞻。”(同前)因而,他生前贪得无厌,对上“多请赡田,食盐无不应者”“神宗赉予过侈,求无不获。”(引自《明史、志、食货一》)对下横征暴敛、巧取豪夺占有土地“多至四万顷,部臣无以难。”(引自《明史、诸王五、游王》)在卫辉府(今河南汲县)修建有极为豪华庞大的藩王府自不必说,而死后他与次妃赵氏的陵墓,也是“营造逾制”(引自清康熙(新乡县续志》语)大大超越明朝《王府坟茔》规制,比照其兄长万历皇帝的陵墓(今北京十三陵中的定陵)规模标准修造的。清初一些文人学士这样描绘两座陵墓雄伟壮观的非凡气派,“石垣四周,峰横涧束;层台峻宇,流翠飞霞;古柏苍松,阴森布护。”(引自清康熙五十年《万圣庵记》碑文)“古殿空山裹,名王有旧茔”“秦陵和汉寝,不及此幽情。”(引自《中州文献,古欢堂文集》刘玉威《潞王坟》)“俱石壁绿瓦,雕龙镌凤”“极其宏丽”(引自《万圣庵记》碑文)。


当地人民群众历来把陵墓规模巨大的建筑群相传为“金銮殿”“皇宫”“小皇陵”。至于陵墓地下埋葬有何宝物?谁也说不清。但是,有一点却是人们确信无疑的,一定有无数金银财宝。


挖 墓

农历十月的一天上午,天空灰暗,乌云低垂,寒风飕飕。一支约有近百人的队伍,气势凶凶地向潞王坟村娘娘坟急步奔来。这支人马多是农民打扮,面庞黝黑,身强力壮,肩扛洋镐抓钩,手执钢锹铁锨,有少数人还背着步枪,挎着手枪,掂着手榴弹。


这帮乌合之众的两个头目都是中年人,名叫“黑妞”和“随妞”(均为乳名),家住辉县高村,自幼以走县串乡、唱戏卖艺兼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为生,是有名的江湖浪荡之人。其劣迹,早已为方圆数十里乡民所知晓。对于“黑妞”和“随妞”来说,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年),辉县赵景屯村恶霸财主王同勾结潞王坟村外来户张同,暗中盗掘娘娘坟陪葬小墓金银的传闻,曾极大地诱发起了他们的贪财盗墓欲望。对娘娘坟的大墓,他们觊觎已久,垂涎三尺。现在这伙来自辉县高村、新乡县郭柳等村的村民,便是由他们经过蓄谋策划、蛊惑煽动起来的。


“冲呀!”“杀啊!”在一片惊天动地的“冲杀”声中,滚滚的人流如潮水般拥进娘娘坟城门,登上棱恩门高高的台阶,穿越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过厅、享殿、石坊、明楼。最后瞄准用白石砌筑的圆形高大墓冢和明楼之间的一片空地,盗墓者们奋力舞镐挥锹,挖土掘坑。“黑妞”、“随妞”等人,一面呼叫指挥,给大伙打气鼓劲,加快开挖速度;一面荷枪实弹四处巡逻警戒,登高瞭望放哨。


河南这个“娘娘坟”真是不得了!离奇故事也不知传了多少代人


生栖在两座陵墓跟前的潞王坟村农民群众,世世代代都为身边能有这样显赫壮观的古迹而深感自豪和荣耀。他们具有一种自觉地爱护、守卫陵墓的神圣感、使命感。“黑妞”“随妞”胆大包天,公然聚众结伙,挖墓盗宝,像晴天霹雳,使他们猝不及防。警报不胫而走,霎时传遍了全村。村民们走出家门,成群结队地走进城门,不怕威胁、恫吓,勇敢地迳直围拢到挖墓现场。只可惜,面对“强敌”,他们却是赤手空拳,束手无策,敢怒而不敢言,暗暗长嘘短叹。无比义愤的熊熊怒火,在他们胸中燃烧。


尽管盗墓者不停地挥汗如雨,用尽了吃奶的劲,一气挖出了一个三丈多深的大坑,但到天黑时分,还是仅能模模糊糊地窥探到那墓室地宫门的上圆券石边沿。陵墓中的宝物,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片幻影。此刻他们估摸着,要下墓取宝最少还需大半天功夫。可是,经过一整天的劳顿,大家都精疲力尽了。“黑妞”“随妞”无奈,只好下令草草撒兵,并扬言明天再来挖掘。


护 墓

盗墓者走了以后,潞王坟村的农民仍伫立在被挖出的大坑四周,久久不忍离去。他们似乎在期待着什么?盼望着什么?善于审时度势的村上大户张来香、张来录弟兄,仿佛看透了众人的心思。张来香手拍胸脯霍地站了出来大声说:“乡亲们,咱不是白吃干饭的呀!咱也是有胳膊有腿的五尺汉子,能睁着大眼让他们把东西挖跑吗?”


“咱手里也不缺枪少子弹嘛,怕他们啥?咱人不够枪不够还可到分将池去借啊!”张来录接着说。


“对!”“中!跟他们干!”


“明个他们再来,关住城门不让进来。”“把黑妞、随妞撵走,打跑!”


村民们见有钱有枪、人高马大的大户人家出来挑头,顿时群情激昂,把一天来憋闷在胸中的窝囊气,全都喷发出来了,异口同声地赞成张来香弟兄俩的主张,并拥戴他们为村里守城护墓的领袖人物。


河南这个“娘娘坟”真是不得了!离奇故事也不知传了多少代人


是夜,在张来香的铺排下,聚集全村四十多名青壮年,往城门楼和二道棱恩门、墓冢顶一些制高点上运送石块、破砖,贮备“御敌”的弹药。第二天一大早,村民们便又人人随身携带着棍棒、刀枪、锄头、钢锹等器械走进了陵园,关闭了城门,并按城门、棱恩门,分布两道防线,居高临下地站岗守卫。这时,参加守城护墓的,不仅有全村五十多名青壮劳力,而且还有二十多名老人和少年。有一个名叫小白孩的十五岁男孩,格外活跃,时而跑前跑后,时而爬高上低,为大家送水、传递消息。人们情绪高昂,众志成城,大有一派同盗墓者们决一死战的气概。


大半晌时分,盗墓者果然又出现在村头。但只见人数比昨天减少了许多,走起路来稀稀拉拉,歪歪扭扭,带着倦态,已经溃不成军了。这便越发增强了村民们守城护墓的必胜信念。


盗墓者们走近娘娘坟,抬头望着城门楼上,大刀长矛、棍棒锄锹林立,人们都金刚似地怒目圆睁,虎视眈眈,顿感大事不好,不禁畏缩后退。这时,张来香抡起手中蓝光闪闪二十响,高声骂道:“有种的、不要命的,来吧!老爷的枪,不是吃素的。”


盗墓者的阵脚被喝乱了。“黑妞”回骂一句:“不给你们拉倒,走着瞧吧!”掉头领着人悻悻地走了。


潞王坟村的村民们,深知来者不善,善者不来。“黑妞”“随妞”虽没有敢强攻,但他们决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于是,村民们便进一步加固了城防工事,沿城墙四周增设了岗哨,做好了对付“敌人”夜袭的准备。


夜幕降临了。突然,村头上“叭!叭!”响起了几声冷枪。“敌人”来了!守城护墓的村民们一下子紧张了起来。张来香弟兄泰然自若,四下巡查,对大家说:“不要怕,莫慌,站稳岗。他们在明处,咱在暗处,等他们走近城根,看准了再放枪、再打。”


河南这个“娘娘坟”真是不得了!离奇故事也不知传了多少代人


村民们屏息呼吸,攒足了劲,目不转睛地盯着城外的动静。漆黑的夜,伸手不见五指,大地静寂地无丝毫声息,村落里偶尔传来几声犬吠,平添了夜色的紧张气氛。时间的小河,在暗暗地流逝。不知又过去多久,只见从城门对面几丈远的影壁墙黑暗处,闪现出一道火光,发出“噗哧”一声枪响。城楼上的人们立即还击,向着闪光处投石块、扔手榴弹、开枪。石块落地撞击声,手弹榴爆炸声,枪声响成一片。过后,又陷入一片死寂。


“小白孩,谁洒你一头饭呀?”约摸半夜时分,驻守在城门楼上的村民,不知是谁出来小便时,发现小白孩匍伏在城门楼群墙上,头上白花花的一片。这人说着不见小白孩应声,便又伸手触摸,不禁惊慌失声大叫“小白孩被打死啦!快来人呀!”惊呼声中,人们跑出来打火细看,但见小白孩的小脑壳被子弹打穿了,殷红的鲜血淌满了脖颈。原来,是他伸头观察“敌情”时,被隐蔽在对面影壁墙后面的“敌人”开枪射中的。小白孩僵硬的尸体,蜷缩在城门楼里的地面上。微弱的油灯光下,人们凝望着这个死去的苦命孩子,面面相觑,神情呆潜,暗暗落泪。


取 宝

次日黎明,小白孩娘由几个妇女搀扶着,尾随着,一路号啕大哭着,踉踉跄跄地向停在城门里青石地面上的尸体扑来。


“俺的孩呀!苦命的儿啊!俺——的——命——根——哪——老——天——呀——您咋——不—睁——眼——啊……”她泣不成声,声音沙哑了。


围在四周的老少妇孺们,无不同情地流着眼泪。全村人都知道,小白孩爹早年去世,撇下孤儿寡母,二人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如今,小白孩死于非命,娘失去了唯一希望,失去了独根独苗,怎能不使人心肝破碎,百肠寸断啊!


河南这个“娘娘坟”真是不得了!离奇故事也不知传了多少代人


小白孩娘悲痛欲绝,撕人心肺的恸哭,把全村许多人的心伤透了,冰冷了。他们都是些只求过个安稳日子,不愿担风险,更经受不住真枪实弹、流血牺牲考验的小生产者。因此,在掩埋了小白孩的尸体以后,人心散了,守城护墓的人,一天比一天少了。这时候,一直心怀二意的张来香弟兄,认为下墓取宝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便在村里到处游说:说什么年景不好,大伙没吃哩,不能让大伙再出外逃荒要饭!时下,老日就要打过来了,官府的人都逃命去了。没人管咱的事,杀不了头啦!把宝取出来,变卖些钱,分给大伙救救急呀!就是咱不挖,人家也要挖呀。咱祖祖辈辈守着它,不能让别人把便宜占走了。他们的话,终于打动了一些人的心。


潞王坟村村民又深挖了半天,墓室地宫门便暴露了出来。但这时,大伙却停下来全愕怔住了。这是因为,多少年来,在村里一代接一代地流传着一个神秘的传说,潞王坟、娘娘坟非同一般,当年安葬潞王和娘娘时,为了防备后人挖墓取宝,便在墓室地宫里埋伏下把门将军,十二美女站班,弩弓药箭等神功暗器,谁若胆敢下去取宝,就会当场挨刀、中箭身亡。传说的魔力,使他们半信半疑,望而生畏,却步不前。张来香会意,便说:“怕啥?拿大锤砸吧,别信那些胡说八道。俺作主,谁下去把东西起出来,先给谁一百大洋。”


河南这个“娘娘坟”真是不得了!离奇故事也不知传了多少代人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几个全家老小正处于饥寒交迫、无有生路的穷苦人,站了出来。他们是张绍勋、张绍德、张绍振、张绍清和张来合。生长在凤凰山下的人,擅长开山打石。半尺厚的封门大条石,在张绍勋等人的大锤下,接连被夯破两块。碎石坠入墓室地宫内,发出阵阵“嗡嗡”震耳欲聋的回声,墓室地宫瞬间张开了一个大黑口,阴阴森森,令人恐怖。豁出性命的人,不怕神不怕鬼,按照规定脱光全身衣着,一手提马灯,一手拉吊绳,不顾一切地跳入了距离地表面五丈来深的墓室地宫里。墓室地宫由甬道、前厅、两耳室和主室组成。取宝者发疯似地奋力撞开各室石门,在如萤火虫般的马灯照耀下,发现各室多为空空荡荡,唯主墓室的石筑棺床上停放一口巨大的闪闪发光的棺木。他们合力抬去棺木上盖,伸手朝棺内摸索去。凡是硬的有分量的东西,不管它是大的小的,长的短的,扁的圆的,看都顾不上看一眼,统统抓出来,装进随身带来的两条帆布口袋里。不一会儿,木棺内的殉葬品便被搜掠一空。


在张来香弟兄持枪护送下,张绍勋等人背着沉甸甸的口袋刚走出娘娘坟城门,有人说:“不好!西边有外人!”张来香喝令道:“快跑!往东坟(指潞王坟)城里跑!”随着他们奔跑的“嚓嚓”脚步声,前来劫宝的“黑妞”“随妞”的枪声响了。张来香弟兄边跑边朝身后胡乱还击。子弹在人们头顶上飞啸而过。


苦 衷

以张来香弟兄为首的潞王坟村一伙人挖墓盗宝得逞的传闻,三乡五里都知道了。“黑妞”“随妞”极为忌恨,放出口风说,还要前来夺宝或分赃。盘据在新乡县块村营村的地方反动武装头目石介候,捎来口信,声言要抓人,惩办盗墓贼。张来香弟兄虽获至宝在手,但却被吓得提心吊胆,背着宝物东藏西躲,惶惶不可终日。更使他们感到可恨的是,本村参加挖墓取宝的张来恒、张绍振、张来斌、张来贵等人,竟煽动一些村民,大吵大闹地要他们给大家公开亮宝、分宝。内外交困使张来香弟兄“独吞”宝物的念头破灭了。他们遂生毒计,暗中拿出一些宝物,拱手送给了石介候,妄图依靠石介候的势力,平息这场轩然大波。


一天,他们和石介候密谋,以晚上召集全村人公开分宝为名,赚村里那些带头闹事者前来,由石介候的人突然包围,抓走五人,拉到郭柳村枪毙(当时郭柳村晚上正唱大戏),杀一儆百。可是,他们的如意算盘并没打中,被其列入黑名单的人,在这天晚上偏偏吃过晚饭都去郭柳村看戏去了。他们只好把张来斌、张来贵二人抓走。


河南这个“娘娘坟”真是不得了!离奇故事也不知传了多少代人


为了赎身救命,张来斌、张来贵两家卖尽了全部家产。同时,双方也因此结下了仇恨。一九三八年春,豫北新乡沦入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张来斌、张来贵为报前仇,利用关系,向日伪县政府告了张来香一状。日伪县政府以挖墓盗宝首犯之罪名,逮捕了张来香弟兄(张来香逃脱,只抓到张来录一人)。张来香家自然也要花去大笔钱财。直到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新乡县政府再次把张来香弟兄的家属抓进班房,再次进行一番敲诈勒索。


娘娘坟被盗案,虽然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但它给潞王坟村村民所留下的沉痛的血的教训,至今还记忆犹新。特别是在老一代人的心底,还一直深埋着难言之隐,无限苦衷。至于要问娘娘坟里到底挖出了多少宝物?据当年目击过部分宝物,如今健在的老人回忆:有金冠、大个头的金银元宝、金扣、珠宝玉翠等。宝物最后落入何人之手?正如本文所披露,半明半暗,还是一个不能完全解开之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新乡县   娘娘   神宗   辉县   石门   新乡   墓室   家丁   陵墓   黄叶   河南   城门   宝物   弟兄   王府   离奇   女子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