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你是不是也被割韭菜了?

秋天

秋天来临

秋高气爽,月明风清

这两天,很多人都被“秋天第一杯奶茶”的梗刷屏了。


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在冷冷的秋天,在意你的人,会主动发给你52元的奶茶钱,让你感受到秋天的第一份温暖。”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你是不是也被割韭菜了?


紧接着,“秋天的第一打啤酒”、“秋天的第一套护肤品”、“秋天第一套房子”纷纷出现。52元的转账截图,也跟着变成了520、5200、520000。


其实,作为一个趣味性的玩梗,情侣和朋友之间借此互相打打趣也挺不错。毕竟,适当的仪式感有时候可以给枯燥的生活增添一些色彩。


然而,这些事一旦用力过度,就会适得其反。


我们不反感“秋天第一杯奶茶”的话题,但反感被“捆绑”参与的方式以及频次。


有很多网友表示:“真的无语,法定节假日还不够,5月20日也不够,24节气都来了,怕是365天都不放过了。”


“这不是钱的问题,你想喝奶茶,想喝多少都可以买。但商家天天想办法整这一出,就变味儿了。你看别人男朋友都给女朋友买了,你不买也得买。否则另一半会不高兴。由不得自己选择。”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你是不是也被割韭菜了?


有秋天的奶茶,就有冬天的火锅,夏天的哈根达斯。但凡能被商家挖掘出商机的人和事物,都会成为营销的工具。


我们不确定这次奶茶事件是否是商家策划,但这件事反映出了我们的思维,已经被消费主义极大影响了。


用消费等同仪式感,用金钱等同情感质量。这才是最值得警惕的地方。


类似这样的事情,这两年越来越多。


原来电商只有一个双十一购物节,后来又有了双十二、618年中大促、317吃货节、722洗护节……


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每个节都要花钱。


许多消费的口号也被发明出来:


“成熟的感情就是,包必须买,爱不必说。”

“只要我还有快递收,就还有梦想可以够。”

“我们买的不是东西本身,而是未来的无限可能。”

而关于奶茶的起源,其实还和瓷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你是不是也被割韭菜了?



说到奶茶,那自然是离不开茶叶,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作为中国的传统饮品,饮茶习惯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已无从考证,但公认自唐代陆羽《茶经》现世以后,饮茶的规矩和习惯才相对固定下来。最早开始饮茶的西方国家是英国,大约在十七世纪从中国传入,但数量稀少,价格昂贵,开始只能在宫廷宴会期间才能出现。当时传入英国的茶叶是由红茶制作的茶砖,因为只有这样的茶叶才能在长途运输中不会改变品质,而且在长时间的运输过程中,红茶可以继续发酵,让口感更佳。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你是不是也被割韭菜了?

16世纪初,福建武夷山地区发明了小种红茶,1610年小种红茶销往荷兰,随后相继销往英国,法国,德国,也成为了当时英国人最喜爱的茶饮,当时红茶跟白银的价格差不多,很多达官贵人都以家里有红茶来彰显身份。在很多隆重的场合中,用高雅的中国瓷器,冲泡一壶中国红茶,都被看成是压轴大戏。后来随着供应的增加,红茶价格略有下落,才慢慢在一般家庭里出现。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你是不是也被割韭菜了?




因为红茶必须是高温冲泡,很多英国家庭虽然能拥有中国茶,却很少同时拥有一套中国瓷器来冲泡茶叶。受到当时那个年代交通运输能力的限制,海运不发达,导致当时的中国瓷器传播到海外的数量不是很多,因此价格也变得昂贵了很多,但是昂贵的价格让当时的普通人家根本用不起质量高的中国瓷器,只能用他们本土自己生产的瓷器来冲泡,结果悲剧了,因为当时英国的制瓷工业水平不高,导致他们的瓷器当滚烫的热水倒入时,经常发生瓷器受热炸裂的情况。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英国人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提前在瓷器中盛入一些牛奶,来防止瓷器破裂,就这样,世界上第一杯奶茶诞生了。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你是不是也被割韭菜了?

后来虽然欧洲人们破解了中国瓷器的奥秘,制瓷业水平有了大规模的提升,英国人也有了高质量的瓷器,但在茶水中掺入牛奶的喝法却保留下来,并慢慢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渐渐成为一种时尚饮品,并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口味的奶茶。其实最原始的奶茶是蒙古草原上的咸味奶茶,但它一直是草原牧民的传统饮品,和现在流行的珍珠奶茶区别很大,他们之间没有传承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奶茶   武夷山   秋天   英国   韭菜   瓷器   英国人   红茶   销往   饮品   中国   反感   昂贵   茶叶   商家   价格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