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这条几经折腾的贡院街!到底有何与众不同之处,众说纷纭

河南这条几经折腾的贡院街!到底有何与众不同之处,众说纷纭

卫辉故有城,今则附于郡,郡城建于东魏。历代都有修缮,明万历年以前周长六里余,原有南西北三门。明代万历年间,明神宗朝建格藩弟, 拓城南,增设东门。此时城周长达十五里三十步,外有堤环之。古城因循古代礼制的营城思想,但也没有拘泥正南正北的朝向,而是依据实际地形进行统盘规划,按照宏观的山水关系相土尝水,体现出古人讲究风水、风水至上的习俗。

明末增设辅城两座。

一个城市是有生命的,我们结识了一个城市之后,总会问一问这个城市的由来。我认为,对于任何一个城市而言,如果缺失了必需的历史内涵和文化积淀,即便它再多么现代多么耀眼,也是没有深厚根基的,这种根基就是它从历史奔向未来的内在力量,是它为世人瞩目和钦羡的根本所在。有的城市没有留下童年的痕迹,它的历史仅存于空洞的文字记载中;有的却活生生地遗存至今一一这便是城中的老街。

目前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当属江南贡院!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学宫东侧,又称南京贡院、建康贡院,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中国南方地区开科取士之地,也是夫子庙地区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之大、占地之广居中国各省贡院之冠,创中国古代科举考场之最,仅明清时期全国就有半数以上官员出自江南贡院,被誉为“中国古代官员的摇篮”。

贡院街的前世今生


贡院街,东自新乡幼儿师范学校(原汲县师范),西接鼓楼前街。该街曾为明潞王府东、西华门处,因曾叫东华门街、西华门街,明、清时,在文昌宫为贡士考场,名贡院,改称贡院街。其东端的原河南汲县师范为省命名的标准化中师,其西部有汲师附小(校址为民国总统徐世昌的家祠,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朝时期为汝王朱佑椁、潞王朱翊镠两藩王府邸,入清后宫室拆改为民居;看春馆改建为屯田守道,至撤编后又改为分守河北道署,又至撤编。于清康熙五十七年,由时任卫辉知府吴柯、通判侯居仁从辉县百泉书院移贡院于今“汲师”旧地,并率六属绅士捐修文场坐号及东西辕门。此为街名之始。


贡院,即卫辉府督学试院。为当时科举考试场所,卫辉府属诸县学子考取童生之地。东西辕门皆有题额,东辕门题额为“文星焕彩”,西辕门题额为“淇水锺英”。同治五年九月,时任卫辉知府杨维翰重加修理。


自隋朝始,我国即以逐级考试选拨录用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称为科举。清朝科举分为四级,即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再说贡院街


卫辉市老城内有一条街叫贡院街,我在许多年前写过一篇贡院街的散文,这是我曾每天都穿越好几次的一条老巷,对其颇有感触后写的。近些天,随着古城开发的呼声越越来越高,对老家历史的涉猎也就多了点,我对曾经往来于其中的贡院街又有了新的认识,从这条百米的古巷中吾到了其沉沉的文化积淀。

贡院,汉语词语,拼音是gòng yuàn,意思是科举时代考试士子的场所。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开元二十四年,考功郎中李昂,为士子所轻诋。天子以郎署权轻,移职礼部,始置贡院。”多处古迹书录均有文献作以记载!

《明史·选举志二》:“试士之所,谓之贡院。”叶圣陶《线下·马铃瓜》:“从我家到贡院前,不过一里光景的路,是几条冷落的胡同。”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二:“近见梁孝廉处素《题汪亦沧<日本国神海编>》云:‘贡院繁华系客情,朝朝应办几番更……’‘贡院’者,馆唐人处也。”

古代上学不如现在,都在公办的学校上学。那时候,公办学校有限,有钱的小孩都上私塾,穷人家的孩子是上不起学的,所以遇到考试的时候就有了麻烦,没有考场上哪答题去?为此,就有了专门的考场“贡院”。猛一听这名字好大,所谓院校,最起码也得有个十来八亩地,其实,这个贡院就像一个个小猪窝一样大小的房间,几十个,甚至几百个连在一起,类似现在的排房,有史记载,明朝贡院设置标准: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一看这尺寸,吓一跳,这不叫考场,这叫班房,但就是这种班房,从里边出来的胜利者都是了不起的人物。

河南这条几经折腾的贡院街!到底有何与众不同之处,众说纷纭

中国古代的贡院

这辈子,我惟一怕做的恶梦就是考试,我这人比较笨,一遇到考试就卡壳,免强上了大学读了个师范,可想考试对于我一生的“毒害”有多大影响。那么,古代的考试与现在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卫辉古城源于明朝的府城,那就以明朝的考试来说明一下这个贡院的来历吧。

明朝,延续隋、唐、宋、元前几朝的科举制度,分四个等级。读书人面临的第一道考试关就是“院试”,院试还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各县区主持考试的,叫县试;第二阶段是由府官主持的,叫府试;第三阶段是由省级部门主持的,叫院试,为什么省级主持的叫院试呢?是因为省教育部门的名称叫提督学院,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厅,所以就叫院试了。好了,学生们经过努力学习过院试的分线了,这时候,假如你考过了,你的身份就变了,就不再是老百姓了,你可以享受一些特权,比如,见了县太爷可以站着说话,俗话说:“站着说话不腰疼。”看来不仅能站着说话,胡说几句县太爷也不会太在意。你要是农民儿子的话,还可以不交公粮,没有地的有可能还不用去充军,等等,好处多多,要是没有好处,谁还去读什么鸟书呢。当时,咱卫辉的学生每年都要到贡院街来参加县试,卫辉府的学生也都要到贡院街来参加府试,遍及现在的新乡、获嘉、淇县、辉县、延津、浚县、滑县、封丘、考城(兰考县的一部分)等地。试想考试那几天,贡院街、县前街、鼓楼街是何等热闹啊!每个旅馆都住满了考生,饭店也是人满为患。

河南这条几经折腾的贡院街!到底有何与众不同之处,众说纷纭

中国古代的贡院

过了第一关,你就是秀才了,又叫相公。写到这儿,我想起了卫辉人打麻将,多牌少牌时,也被称之为“老相公”,麻将桌上当了相公,打到底你也糊不了了。从麻将桌上也能看出,相公不好当,当了相公再往上爬也是比登天还难啊!在过去,当了一辈子的相公比比皆是,不是啥稀罕事。

秀才再往上考试就是乡试了,乡试不是到乡村去,而是到省里去考试,并且不是每年都有,三年才轮一次,如果把院试比作高中水平的话,乡试就好比考大学,有名额限制,考试的内容说了大家都听说过,叫“八股文”,就是“之乎者也”之类的四书五经,别说学了,看了都头疼。不好考也有不少人挤着去考,这一回假如你又是一位幸运者,老朱家又会给你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举人,举人就更不一样了,中举后就成了一名国家干部了,但是你别忘了,在当时这样的国家干部狗屁也不是,如果不往上再考是没有官做的,只是个空头衔,除非真没有官可安排了,才能想起你。有的人考了一辈子中举了,结果也中疯了,这个人叫范进,我估计范进中举后,不像我老做考试的梦,因为他的脑子已经神经了。如果你想当官,考试上了以后,第二年的春天还得去京城参加会试,在全国的举人里面选出三百人,这三百人也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贡生”。好了,你现在知道贡院街的来历了吧,贡院因贡生而来,贡院街因贡院而来,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卫辉府贡院街的来源吧,我也只能解释到此。

河南这条几经折腾的贡院街!到底有何与众不同之处,众说纷纭

最后一关就是皇考,也叫殿试,这三百人要面临皇帝及大臣的面试,从中选出三个档次,即三甲,一甲三个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称“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称“同进士出身”。这回好了,你进了榜就可以称你为进士了,你就有官做了,如果你名落孙山,对不起,还得等三年再来考。这就是古代的考试制度,比现在要难得多。

有人说了,贡院那么小的房子怎么考试啊?你放心,你进去之前,除了带些文具之类的,再就是灯具,条件好的,还会给你发几只蜡烛。进去之后,咣当一声大锁一上,不答好卷子你就不要再出来了,还真有点住像进了班房一样。

河南这条几经折腾的贡院街!到底有何与众不同之处,众说纷纭

卫辉市朋友相聚,酒桌上猜拳时,往往伸出几个指头,喊道:“五魁首呀六六顺”。一般人都认为第一为魁首,怎么第五也称魁首呢?原来这也跟考试有关。相传,潞王的祖辈明成祖朱棣在一次考试中偷偷改名换姓,想看看自己的本事怎么样,结果皇榜一出,自己得了个第五名,不由得大为恼火。主管考试的大臣得知这一情况时,皇榜已经出来了,吓得赶忙在皇榜上加了一溜小字:“此榜第五为魁首。”从此,“五魁首”就在民间流传开了。

本文由假装文艺青年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贡院   士子   卫辉市   辉县   夫子庙   明朝   乡试   辕门   魁首   班房   相公   科举   众说纷纭   河南   中国古代   考场   与众不同   考试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