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汕头那些事

1868年(同治七年、岁戊辰)
1868年 英国外交部决定“汕头成为永久设领事之地”。1860年,英国率先在汕头设立“大英驻扎潮州等处领事署”,并从1863年起,英国首任驻潮州口岸领事坚佐治开始在石海旁路兴建领事馆。这座典型的欧式建筑整体包括主楼、附楼、工人楼和后花园,总占地面积约4200平方米。据说兴建时其建筑材料均从英国运来。
此后不久,美、法、德、荷、日等国也接踵而来,“援一体均沾之例”,同样取得了在潮汕通商的权利。他们纷纷在汕头占地修教堂、办学校、设医院、建领事馆。洋商、洋人的不断涌入,外事交涉事件更加频繁不断。由于各国领事馆均设于汕头,惠潮嘉分巡兵备道便于1867年决定在汕头专设“惠潮嘉兵备道行辕”。1868年,巡道张铣以白银1.8万两在旧公园内街建行署。行署职责是办理接见外国领事,商洽华洋交涉事务。随后又特设洋务局和洋务委员专司外事及对外贸易。辛亥革命后,行署改为潮巡道、督办署、镇守使署和潮梅善后处等机关所在地。

龙年汕头那些事


1880年(光绪六年、岁庚辰)
怡和洋行是老牌的英资洋行,远东最大英资财团,清代起就开始与中国贸易,民国时期在汕头等地设有分支机构。1880年,怡和洋行便在汕头石设立一家新式糖厂,起初雇工人百余人,1883年扩建后工人增至250名,用机器榨糖。这是外国人在汕头建成的第一个现代化机制糖厂,也可算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化的制糖厂,它比史书上记载的中国第一家机械制糖厂(黑龙江阿城糖厂,建于1905年)还要早好多年。因为该厂是香港英商怡和洋行中华火车糖局设在汕头的分厂,因此产品被称为“火车糖”。糖厂开办6年后关闭。
这一年,英国人斥资在鹿屿建成灯塔和灯守房。鹿屿,又名德洲岛、鹿洲,位于汕头港外航道东北侧,当时英国人看中的是汕头金色的航道和优良的海港。该座灯塔高约6.7米,为红色圆形铸铁拼装塔,装有300毫米牛眼镜旋转灯一具,灯页为红、白互闪,灯光射程红光为6海里、白光为10海里,灯器的发光由一套铁链系统构成,每上紧一次链条,灯器可以维持发光3个多小时。这座灯塔的设备在当时可称得上非常先进,灯塔虽历经130余年的风吹雨打,至今仍保存完好,是中国沿海保存最为完整的古老灯塔之一。
1892年(光绪十八年、岁壬辰)

招商局是李鸿章于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是近代第一个官督商办的新式资本主义企业,经营轮船运输业务。1882年,招商局就拟在汕头建码头,因由英国人操纵的潮海关作梗而未能施行。1888年4月,两广总督张之洞支持招商局,指令“设轮船码头于汕头”,中间又经挫折,直至1892年才建成。码头为木桥加趸船结构,长42.6米。轮船码头的建成促进了海运贸易的发展。
这一年,同源油坊开业。同源油坊位于汕头金山街,工人八九百人,规模大,获利丰厚,被视为汕头民族工业之始。这段时间,汕头榨油工业盛极一时,使用的加工工具为木制油车,用大豆作为原料,平均每天可榨豆粕近千块。接着绵发油坊、长发油坊也相继开业。
这一年,美国岭东基督教浸信会在汕头石创办益世医院。益世医院原为1878年创办的益世医馆,由牧师目威林主持,位于小石医生顶。后经扩建,医院设备逐渐完善。现改名为汕头市第三医院。
 1904年(光绪三十年、岁甲辰)
这一年,值得潮人骄傲的中国第一条侨资商办铁路——潮汕铁路动工建设。潮汕铁路南起汕头市区厦岭,北迄潮州西门,全长39公里。后又续建意溪支线3公里,合计42公里。潮汕铁路为当时爪哇华侨张煜南、张鸿南兄弟集资兴办。1904年8月19日开工兴建,1906年7月底竣工,同年11月16日正式通车。
这一年,汕头正始学校创办。正始学校包括正始小学堂和正始中学,位于汕头市区福平路中段。正始小学堂是汕头历史上第一间私立的新式小学堂,由当时居汕客家人士所设的八属会馆主办。筹划者是实业家张公善,同盟会会员谢逸桥、姚雨平,留日学生李次温等人。首任校长是张公善。同年,汕头市第一中学的前身私立华英中学堂由澄海华侨陈雨亭创办。陈雨亭出资在汕头埠崎碌购地30.7亩建筑校舍及礼堂、操场等,开设有中文、英文、自然学、化学等学科,在当时是汕头颇具规模的学校之一。
1916年(民国五年、岁丙辰)

1816年,汕樟轻便铁路开工建筑。汕樟轻便铁路筹建于1915年,由大埔人杨俊如与萧亦秋倡议并招股集资。1916年成立汕樟轻便车铁路公司,杨俊如任总经理。1918年,轻便车铁路汕头至下埔路段建成通车,1920年通车到外砂河边,1923年1月再通车至澄海县城,共长15公里,设有8个站。后又延筑3.5公里至莲阳河边。
这一年,汕头当局开始铺筑海关街,此为汕头市区第一条有组织施工的市政街道。与此同时,粤东名士廖鹤洲偕同旅居海外的廖杰夫、廖葆珊、廖公圃、廖鹤翔等一批廖氏侨商,花巨资向汕头政府购买了厦岭下游延伸的约5000亩海滩,筑堤围海造地,建成了后来的光华埠。
1928年(民国十七年、岁戊辰)
中山公园地处韩江之畔月眉坞,原为杏花村临江塭地。经过多年的筹备和建设,中山公园于1928年8月28日建成开放。其时,于月眉河上架一简易木桥,接市区陆地,为公园出入的唯一通道。公园大门为简易搭架之木门,园内大片草地上栽种了零星树木、花草,间以一些亭寮。与此同时,陈同矩市长聘请商贾名流30多人组成中山公园建设委员会,负责筹款续建公园,在开放之后至汕头沦陷前的10年间又进行多次扩建,先后建成公园正门牌楼、和平女神塑像、忠烈祠、假山、大同游戏场等。公园总面积达到201795平方米,是粤东地区建园历史最早、规模最大、具有深厚历史和人文内涵的综合性公园。
这一年,泰国华侨何伟南在汕头中马路创办汕头制冰厂,年产冰霜800吨,主要销往汕尾、甲子、海门、达濠等地供渔民、渔贩冻鱼用。
7月15日,汕头市政府决定开辟崎碌吴家祠前海滩为海水浴场(俗称“石砲台泳场”),并定每年开放时间为5月1日至9月30日。石砲台泳场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是汕头唯一的泳场,面向大海的海滩沙净水清,是市民夏天消暑的好去处。
同年,汕樟公路和广汕公路汕头段开工修筑。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岁庚辰)

1940年,是日寇横行潮汕之年,也是汕头市民深受饥荒折磨的一年。9月,天主教会法藉的洪伯纳在汕头创办私立晨星女子补习学校。晨星女子补习学校初期为高级国文、英文、算术补习学校,校址在花园路。两年后,学校改称晨星女子中学,1952年与若瑟学校合并为汕头市第二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9

标签:汕头   晨星   潮汕   光绪   世医   灯塔   正始   汕头市   潮州   龙年   油坊   糖厂   洋行   英国   铁路   学校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