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防御性民居的典型——德馨堡


潮汕防御性民居的典型——德馨堡

潮汕地区的传统建筑以“下山虎”、“四点金”、“驷马拖车”为主,但近日,笔者在饶平县城黄冈镇,发现一座防御性民间建筑德馨堡。据称,这是目前黄冈镇城内唯一留存的土楼寨。不仅如此,德馨堡设计不凡,独具特色,和一般的客家圆形土楼大不一样。

“回”字形格局

  德馨堡在黄冈镇楚巷居委古宫东南面,占地十亩。由于位处小巷深处,加上周围建了不少楼房,德馨堡不易为人所知。德馨堡附近有古榕一株,至今枝叶茂盛。和德馨堡一样,古榕年代古远。

据当地人介绍,德馨堡又名“林厝寨”、“四方寨”。之所以别称“林厝寨”,是因为寨中原先居民是清一色林姓。至于别称“四方寨”,是因为寨的格局呈正方形。相传此堡是一块蜜蜂地,故建筑造型仿蜂巢模样。

德馨堡的门口,有匾额石,正面上书“德馨堡”三个大字,并有小字提示,此匾额立于乾隆十九年。步入堡后,可见匾额石背面是“为善最乐”四个大字。乾隆十九年是公元1754年,据此推算,德馨堡存在已经超过250年。

德馨堡四面建筑结构是:前面中央是一大门,两旁各有正房3间;后面中央是一大祠堂,两旁也各有正房3间;左右两面各有正房8间,四面共有角房4间。

正房和角房是两层高,高约5米。这些外围楼房,朝向堡外的开窗面积较小,它们和墙体的宽厚相配,充分体现了防御性建筑的特点。

堡垒正中,是供奉林氏先人的方形祠堂,祠堂和外围楼房相隔约10步。祠堂现在改为民居,两侧仍有对联“双桂家风远,九龙世泽长”,此联表明祠堂为林姓所有。但祠堂建筑风格倒是传统的潮式合院。此种方形堡中套方形祠堂的建筑风格,在潮汕地区的建筑中十分少见。

寨中有古井一口,住民反映,古井自建寨就有,一度为淤泥填塞,居民后来又请人疏通,至今井水清洌。

纵观整座古堡,恰恰是“回”字形建筑格局,和潮汕地区一般客家土楼大不一样。难得的是,堡垒看起来十分坚固,至今,大门内的木制屋顶梁仍然来自建寨之初。

沧桑往事

  林老先生今年80多岁,和老伴一起,在德馨堡中居住了大半辈子。林老先生介绍,原先堡的大门外,是一片空地,但后来在原先空地建了不少新建筑,使得堡看起来失去原来气势。德馨堡门口原来还有旗杆石,后来丢失了。旗杆石上面,原来有一出自德馨堡的清代武举人的名字。和武举人相对应的是,清代这里有一位杰出的读书人,据说曾为清帝之师,但林老先生叫不出其名字,只是模糊称之为“郭爷”。

林老先生还指出,原先堡的大门和祠堂之间有木门、屏风之类,后来都被拆除了。祠堂之内原来还有清代的木制匾额,上书前述郭爷所写的“承先堂”三个金字,现在匾额也荡然无存。

抗日战争时期,德馨堡曾被日军攻击过,但日军没有办法进入德馨堡,于是胡乱用刺刀在大门乱刺一通。至今,德馨堡的木制铁皮大门仍有日军刀刺的痕迹。

林老先生还提及,一天深夜,有盗贼登上德馨堡外围屋顶,但不敢跳进德馨堡内部。因为德馨堡只有一个大门可供进出,盗贼怕只能进不能出。此后德馨堡再没盗贼敢来侵扰。解放后,德馨堡一度成为人民解放军驻所,后来才重新迁入居民。

独特价值

  据笔者了解,潮汕地区土楼不多,主要集中于客家地区。滨海地区的潮汕人集中之地,土楼更为罕见。黄冈位于饶平南部沿海,仍然出现堡垒式建筑,只能从防海盗、防兵匪等方面解释。

查有关资料,黄冈在明代曾经受过海上倭寇的侵扰,正是因为海盗的活动,历史上有大城所、黄冈堡等防御性军事建筑出现。进入清代后,潮汕沿海仍然不太平,清政府曾下令潮汕沿海“迁界”。

位于闽粤之交的黄冈是兵家经常过往之地,当年日军也是从黄冈城外面的闽粤通道进入福建的。正是由于兵事、盗匪的猖獗,民间不得不建出类似的防御性军事建筑的民居,以保护自身。从安全角度出发,德馨堡早期的住户,都属林姓宗族。只是到了后来,堡垒中的人家才逐渐变为杂姓。

不仅仅是历史价值,古堡自身建筑极富特色,和一般的客家圆形土楼大不一样。此种“回”字形堡垒式格局,是潮汕地区极少见到的。德馨堡对于研究客家防御性建筑在潮汕地区的变迁也有独特作用。

不过,遗憾的是,现在的德馨堡不少地方已被破坏。一些新的建筑代替了旧的楼房,也有新式楼房建于堡内或堡外空地,使得这座本来饶有特色的古堡看起来不伦不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潮汕   防御性   饶平   黄冈   正房   匾额   祠堂   民居   日军   堡垒   客家   方形   楼房   老先生   典型   地区   建筑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