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汕头埠的地标性建筑

汕头的小公园

可以看到一个很显著的“南生公司”招牌


你知道“南生公司”的名字怎么来的吗?

你知道“南生公司”和“百货大楼”有什么区别吗?

旧汕头埠的地标性建筑


汕头埠的繁荣商业圈


谈起南生百货,相信很多人都会联想到旧汕头的商业圈。对于在老城区叫卖声、说笑声中长大后又远涉重洋的那些人来说,其魅力中更添了几分乡愁。


汕头的老街区结构,号称是世界上除了巴黎之外,唯一的放射状街区,“条条道路通罗马”,以小公园为中心,呈射网状撒向海边,目的是为了加快商业活动,让多个码头的客商和货物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到达商业中心进行贸易。

旧汕头埠的地标性建筑

当时有汕头埠“四大百货公司”之称的南生公司、振源公司、平平公司、广发公司相继聚集小公园商业区营业。四大百货公司,侨商侨资占了三个,南生公司更成为汕头商业龙头。小公园新商业街区成了当时汕头埠黄金商业旺地和豪华时髦的标志。

旧汕头埠的地标性建筑


汕头埠商业龙头-南生百货


原南生公司初创于1920年,店址设在万安二横与镇邦街转弯处,经营百货、金银、首饰等货物。1928年,梅县隆文籍华侨李柏桓从海外归来,途径汕头,当时正是汕头市政当局对旧城区进行改造拆建,大修马路的时候。商业眼光锐利的李柏桓认定,未来的小公园街区将会是汕头的商业中心和市内交通枢纽,发展商业大有前途。


于是,他随即发动印尼等地的侨胞李耀泉、李远波、李镜泉等人,认定股额,筹集巨资,并在原南生公司股东的基础上,广招外股,成立“南生股份有限公司”,同时组织“合利置业公司”,负责觅地建楼,经过一番努力,最后购买了安平路头一连7间的房产,准备改建成为一座七层的大楼。

旧汕头埠的地标性建筑

大楼建成后,原在镇邦街的老南生百货公司迁入一、二楼,经营百货,二楼附设“志成庄”,经营金银首饰及办理华侨汇兑、信托、储蓄等业务。三、四楼开设“中央酒楼”,五、六、七层开办中央旅社。全楼经营范围包括日用百货批发零售、金银首饰、汇兑、酒楼、旅社等,资本总额为银元30万元。李柏桓任总经理,高峰期员工共300多人。


旧汕头埠的地标性建筑

由现照可看出当时的豪华


南生公司十分重视门面装潢,整座大楼建筑及内外装饰均请上海和香港的专业公司承建,门前招牌“南生公司”四个大字,是重金聘请上海著名书法家、清末武进县翰林唐鮀书写的,润笔大洋400元。


大楼内安装了“汕头第一部电梯”,成为汕头埠轰动一时的创举,大楼内部设备是当年粤东地区最豪华的。抗战初期公司将人员和货物内迁到梅县设分店,胜利后迁回汕头继续经营。


旧汕头埠的地标性建筑

汕头埠第一条电梯

解放后南生公司继续经营至1956年与国营百货商店合营,后改名为汕头市百货大楼,完成它的历史使命。

旧汕头埠的地标性建筑

延伸阅读

南来创业,生财有道


这家公司招牌的主题词是“南生”,寓意“南来创业,生财有道”。这家公司的主要创办人李柏桓,是梅县隆文籍华侨。李柏桓年轻时在南洋含辛茹苦,胝手胼足,终于有了积蓄。闻悉家乡毗邻的汕头埠是创业投资热土,于是带着资本从南洋来到汕头,在镇邦街创业百货公司,公司名号就冠以“南生”,含义浅显:我从南洋来,投本财生财。

旧汕头埠的地标性建筑

作者:鄞镇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汕头   梅县   南洋   生财有道   百货大楼   地标   百货公司   街区   金银   华侨   招牌   货物   大楼   百货   建筑   商业   旅游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