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堤之约

有一段时间上班,要从九里堤北走到九里堤南,再上一环路。而途中那一段林荫道,则是吸引我天天骑车上班的理由。

关于九里堤的由来,不止一个版本,说得最多的是它为诸葛亮所建。《成都县志》记载:“县西北十里,其地洼下,水势易趋,汉诸葛孔明筑堤九里捍之。宋太守刘熙古再加以重修。”这段记载道清了九里堤名称的由来。前两年才峻工的九里堤遗址,庙宇中供奉的也正是诸葛孔明得像,证实了这一说法。九里堤的由来还另有一说。在群星路和星汉路口有一块碑文,碑文记载:“九里堤堪称古堤,晚唐西川节度使高骈筑堤迄今,已逾1134年。高骈以晚唐乱世来蜀,以保境安民为首务,加强成都城防建设,成都原有皇城,大城三重城,高骈在大城外10里筑第四重城—罗城。为此,须在穿城三江上源处改变流源,因调节水势与流向,又修九里长堤防洪水。并指出当今很多人误将北宋纪念重修糜堰之成都知府刘熙古之“刘公祠”擅改为诸葛庙。这基本是推翻了九里堤为诸葛亮所建的说法。

九里堤之约

无论是谁建,这九里堤的存在也真的有些年代了。它也和很多修缮精美的河堤没多少区别。或许是一环路的拥堵二环路的尘灰,让我独爱这一段骑车几分钟就经过的长堤。在扑扑风尘中,九里长堤也真的让我神清气爽、耳目一新。或许曾经的九里堤就是绵延九里的长堤,可以从这头走到那头。近年因为道路改建,小区林立,九里堤边的美好风光被一个个小区拦断,据为己有。要想一直沿九里堤边一路前行基本不可能了,最多可以在晚饭后散步时,穿过小区来到九里堤边,看鸥鸟翻飞,彩霞满天。但也休想走多远,近在咫尺的风景,总是被小区围墙隔断。

很长时间以来,我都不明白这九里堤街道怎么就和堤相连。乘车经过九里堤路,路两边林立的永远都是高楼商铺,我知道府南河就在不远处,但举目之处我看不到它的所在。直到那天无意发现了那段堤边公路。

那是从西南交大东门往二环路方向,拐进了旁边一条小街,然后穿过二环路,直达真正的河边长堤。一开始探寻到这条路,欣喜只为了小街和河边都没有红绿灯之类,后来渐渐喜欢上了这段有花有叶有树有藤的河堤小公路,则是因为它让我有离开人群自由自在的感觉。每天,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进入这段堤边公路,有些浮躁的心一下子就安静下来,自然地放慢了车速,细细的感知每缕阳光、每阵轻风带给我的舒爽和惬意。每天上下班的路过,则如与九里堤固定不变的约见,看它花开花落,草长莺飞。

初春的堤边,偶尔会有一丝寒意,但已经挡不住春天的脚步。沉睡了一冬的枝条,悄悄冒出新芽,而花骨朵也很快挂上枝头。一路走来,娇黄的腊梅在路边开放,无论多么的纵情热烈,在枝上那些星星点点也显得娇弱含蓄。后来,桃花、樱花,紧赶慢赶的也到了花期,春风微暖、春水安静,可这竞相开放的花朵,却让人在无声中感受到生命的热闹和激情。特别是玉兰花,花期很短,一朵花从出生到死去,也就几天时间,可这些花都是你花开后我花来。我看着它们从花骨朵到盛开到花谢零落成泥,心中那份爱与不舍也随着花开花落起伏不定。在下班后的黄昏,疲惫的我骑车经过时,常常会在一树盛开的玉兰花下驻足。在微风中,看那摇曳的花朵如一群白衣舞者,以天当幕布地当舞台,尽情舞出春日最美的歌。

快离开那个单位时正是春末,经过了一冬还没掉的细枝末叶,这时已经在新芽嫩叶的催促下不得不离枝而去。如果说要喜欢落叶,那我一定是从九里堤开始的。长长的堤边,红红的落叶一路铺过去,忘却了自己是身在闹市,闭眼入梦之时,这些红叶还在眼前延伸。尽管环卫工人每天都会清扫,但第二天,那些红叶又铺展开来,仿佛是为我一个人铺开的红毯,让我置身其中感受一个人的快乐与幸福。

如今,不再天天踏上这段安静清幽的堤边公路,时时也会想那路边的树又是在开什么花呢?那旁边小区里那雄壮的犬吠是不是还在?也才明白,九里堤不是我的,我只是走过它身边的千千万万的路人之一,它不会记得我,而我也无法拥有它。

九里堤之约

(图片来自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晚唐   水势   花骨朵   长堤   碑文   河堤   环路   花开   小街   成都   诸葛   由来   骑车   公路   小区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