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想进工厂

结合自己近些年工作性质和形势的感悟,倾注笔端,虽有孤陋寡闻一叶障目词不达意之偏颇,但无班门弄斧之意。只求能有一丁点儿抛砖引玉思索孩子们学业之滴露,就是千幸万福了。

——题记

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遇到求职者这样问:

加班多吗?包吃住吗?

里面女孩子多吗?

有社保吗?有空调吗?

宿舍几个人住?有WIFI吗?

吃饭几个菜?

上班是坐着还是站着?

招聘人员有时候会玩笑说:上班躺着呢。

人才市场是招聘人坐滿大厅,求职者寥寥无几,路过一个求职者,几家邀请几家约。

校园招聘也是招不到几个。他们比照参考,不下结论,就是答应,也是不去。

广州某服饰厂的胡老板说:“当年我进工厂时,要托熟人介绍,要交保证金,孝敬老师傅的烟、酒都不能少,因为那时要找一个打工的机会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可是最近十年,情况完全反过来了,‘人找活’变成了‘活找人’。”老板和工人的处境、话语权戏剧性地颠倒了过来。

今年年初广州海珠区一段3公里的小路上,站满了招工的制衣厂老板。他们拿着各种衣服样品,举着牌子等着路过的工人挑选。老板李爱莲说,之前是工厂挑工人,贴个广告就有人来,现在在路边等整天都招不到人。

年轻人不愿进入工厂,进入的人宁做散工临时工也不做长期工,工厂几乎每天都要出来招聘。采取各种各样的办法招聘人员:人才市场、网络招聘、猎头、校园招聘、中介机构、内部员工介绍等,奖励鼓励,各显神通。黑猫白猫,抓住老鼠算是好猫。

一边是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一边是一些企业招不到工人,在街头排队被求职者挑选,可谓“冷热两重天”。这种现象在广东已不是一天两天,而是近几年来的一种常态。“老板街头排队被工人挑”现象折射打工人就业观念转变,一些人员密集型企业延续多年的陈旧用工模式,已经失去了吸引力。

在父母眼里,从名牌大学比如清华北大出来的学生,将来肯定是国家的栋梁,应该有更好的发展前途。

深圳南山区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有哈佛博士学位,而清北学霸则成了一线城市小学的标配。700万外卖小哥里,硕士生占比1%,7万人。三十年前,中专生就算国家干部可当单位领导。现在研究生只能算入门,至少有个名校博士才算拿得出手。

中科院院士崔向群说,现在的研究生和以前的中专生大专生没什么区别。

你看医院看病的医生,几十年前好多是赤脚医生,现在医学名校的研究生,硕士等是不是觉得安心放心有效果了许多? 中学老师,我们上学时候大部分时民办老师,如果分配来一个中专毕业生,都稀奇。现在都是本科或者研究生学历,学生们当然能感受到区别吧。

所以说学历贬值的结果,是整个社会享受到了专业化的红利。是社会发展的标志。

找工作“专业不对口”不是一种现象,而是一个长期的事实。在大学学习的专业,无法使自己获得有竞争力的工资待遇,那就做“自媒体”、灵活就业、开网店、做销售、跑业务、做骑手、做中介等等。这已成为非常突出严重的社会问题。

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劳动力市场已经出现了年轻人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局面。3月份16~24岁年轻人的调查失业率是13.6%,比直接遭遇新冠疫情冲击的去年同期还有所上升。

与此同时,一季度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46万人,反映到现实中就是年还没过完,一些急需用人的地方官已经急匆匆带队到劳务输出大省去抢人,千方百计用包车以及各种方式的福利把民工抢回来;而过年期间倡导就地过年,也被赋予了防疫需要和减缓用工荒的双重意义。

以前沿海城市的市区居民90%都是工人老大哥的子弟,但是这些人已经彻底不做工人了,郊区的年轻人也鄙视做工人,就算再没有门路,那也得在工厂找个清闲的管理职位,三心二意的混日子。

一大批中小制造业之所以还能勉强维持,是因为有一批农民伯伯的子女60后、70后、部分80后在支撑,他们上有老下有小,不敢歇也不敢闹,拼命干活的动力是为了子女绝不再进厂当工人,能够做悠闲的工作、改变家族命运。

如果再过十年,等这帮人退休,或者干不动了,制造业的车间里就真找不到工人了。

五六十年代管工人叫同志、师傅,农民叫农民伯伯;七八十年代管工人叫老大哥,管农民叫农民工;九十年代00年代管工人子弟叫城镇待业或就业青年,管农民子弟叫进城务工人员;10后20后管城镇工人子弟叫城镇居民,管农民子女叫外出打工人。这些称呼的变化,大家很明白是怎么回事喽!

现在的90后00后,进厂主要是以轻松好玩、能找对象谈恋爱、长点见识为目的,对于学习专业、钻研技术,多劳多得的计件工资制很不感兴趣。这批人失去理想,带有绝望,东晃晃西转悠,未富先废。

而城市子弟靠着父辈的积累,基本上都完成了转型,看不上去工厂上班做工人。收一收租金,转让几个门面店面什么的不好呢?干什么都比当工人舒服还挣钱多。工人老大哥的荣光已是昨日黄花。

所以工厂里都是越来越少的农民工,工资不高,待遇一般,其它生产成本年年看涨,产品竞争力也是够呛,企业主不干不行,干了无利可图,不干损失更大,都在尽力无奈地硬撑着。

男孩子要说自己在厂里上班,女孩也会鄙视他认为他无能。所以国家要扭转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得不说,在现阶段国家发展中,很多职业确实出现用人荒的现象,而且对学生学历也有了更高要求。

就像在父母眼中只是玩游戏的电竞专业,如今也出现用人荒的景象,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更是需要得到人才的支持。

网上这16个新兴职业看看如何?有喜欢的吗?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网友配送员、全媒体运营师、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连锁经营管理师、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人工只能训练师、电气电子产品环保检测员、健康照护师、呼吸治疗师、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无人机装调工、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高铁线路综合维修工、装配式建筑施工员,供应链管理师。

一些新兴职业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断出现、变换的,另一些岗位也会慢慢淘汰消失,这是发展规律,也是必经之路。

年轻人喜欢自由、自我做主、没有缺吃少喝的经历,没有经历过人生风雨,在蜜罐里长大,即就是没有生活来源了,反正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亲人的关照和爱护,一个电话就会解决遇到的困难。对工作没有喜欢的执著、热爱的专注,有一得一无所谓,体验式的蜻蜓点水一样,过一过工作劳动的瘾,秀一下风采而已,在朋友圈显摆一下,眼高手低,低不成高不就。不理解劳动、工作的意义,纯属短期旅游似的走工。这对制造业岗位是沉重的打击。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中老年人深有体会,人生晚吃苦,不如早吃苦;你现在不累,以后就会更累。你现在吃的苦,其实就是自己以后享的福。

作为年轻人,未来求职和工作方向需要不断调整,才能慢慢适应并接受时代发展的步伐,做好自己的人生职业规划。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适合自己,自己喜欢并愿意干,才能各尽所能、人尽其才,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发挥各自最大的效能,相得益彰共同提高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年轻人   工厂   中专生   老大哥   求职者   子弟   用人   工程技术人员   工人   研究生   现象   老板   农民   职业   旅游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