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临答夫:高句丽的权臣范本

前因:太祖大王禅位

公元146年,太祖大王不听朝中大臣的劝阻,执意将王位禅让与“有威严而少仁慈”的弟弟遂成。遂成即位后连杀大臣和太祖大王宗亲,推行暴政统治。

公元166年,明临答夫被拜相加爵,统揽全国军政大权,可以说是一步登天,成为了高句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相。而一年前,明临答夫还是一个椽那部的五等小官皂衣,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吏。

是一年前的那次冒险,成为了他一步登天的契机。

明临答夫:高句丽的权臣范本

公元165年,已经退位近二十年的太祖大王高官病逝了,这本该是一个举国悲痛的日子,但是次大王遂成也不禁露出笑容,他终于放下了心里的最后一块石头。

他当初逼自己的哥哥高官退位,在王位上坐了二十年次大王,哥哥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君主。

为了坐稳这个位子,他接连杀害了右辅高福章、高官嫡子高莫勤和莫勒,并且排挤掉了其他的前朝旧臣,但是只有高宫的死才让他真正放心下来。

同样是这个消息,三弟伯固感到些许悲痛之余,但更多的是兴奋。

伯固在二哥遂成即位后,就很识趣地自己隐退到了乡下,聪明地向遂成表现出自己对王位不感兴趣的假象。

但是前朝旧臣、前王嫡系接连被杀被贬,也让他感到不安,终于太祖大王的去世,让他感觉哥哥遂成很有可能更加亳无顾忌。

而太祖大王去世,人心惶惶,是一个充满变数的时候。

明临答夫:高句丽的权臣范本

这时候,伯固将目光投到了自己早就看中的明临答夫身上,让他帮助自己起事小吏明临答夫紧张不安。

明临答夫十分清楚,自己已经做出的这个选择,是一次巨大的冒险,更是一次事关性命的豪赌。若成功则一步登天若失败则粉身碎骨,但他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剩下的只有奋力一搏了。

公元165年,太祖大王病近发丧完毕,椽那皂衣明临答夫以“民不忍”为借口,毅然发动政变,广罗民心,一举刺杀了次大王遂成。接着便迎立隐退乡下的太祖大王三弟伯固登基,是为新大王。

明临答夫风险刺杀遂成、拥立伯固是一次巨大的冒险,但他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新大王登基后便册封功臣,大赦天下明临答夫因拥立新王有功,被拜为国相,同时加爵为沛者,统领内外兵马兼领梁貊部落。

这是高句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国相一职,之前的朝廷为了防止相权威胁王权,一般设立设立左右二相,而现在明临答夫成为了独相,真正成为了ー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

明临答夫成为了高句丽历史上第一个大对卢(后称莫离支,宰相之类的官职名),高句丽五部会议皆由其主持,凌驾百官之上,总揽内外军政大事。可以说明临答夫位高权重,已经到达了权力的顶峰。

明临答夫:高句丽的权臣范本

按照历史上大多数权臣的命运,明临答夫此时应该要走下坡路了,但是相比于大多数权臣德不配位来说,国相一职简直可以说是为他量身定制的。

新大王在位的第八年,明临答夫迎来第次危机,当然也为他带来了第一次表现机会。

公元172年,东汉王朝玄菟太守耿临发大军进攻高句丽,新大王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朝臣们大都主张利用寒冬山高路险等地利,趁汉军长途跋涉、立足未稳之时,主动出击。

但明临答夫力排众议,认为汉朝国大民强、兵多将广,玄菟太守率强兵来攻,锋芒正盛,此时出兵无异于自寻死路应该竖壁清野,坚守城池,等待汉军士气丧尽,粮草耗完之时,再出其不意击取胜。

新大王最终采纳了明临答夫的意见,固守坚城,果然汉军久攻不克,被迫撤军。明临答夫找准时机,率兵追击,最终在坐原大败汉军。

明临答夫:高句丽的权臣范本

坐原一战,更加证明了明临答夫的位高权重和高超的军政才能。战后,新大王将坐原和质山赐给明临答夫作为食邑。自此,明临答夫声望权位越来越重,其部族的地位也随之上升。

公元179年秋,明临答夫寿终正寝,无论是毁是赞,他都以高句丽的第一名相留名。

后果:渊盖苏文掌权

公元642年,渊盖苏文刺杀菜留王及百数官员,并自封“莫离支”,也就是明临答夫所创造的大对卢一职的加强版,独揽高句丽的军权国政。

结论:明临答夫弑君立新王,结束了昏君次大王的暴政统治,保证了高句丽政权的稳定和发展,也使自己成为高句丽历史上的名相。明临答夫同时自立为国相,成为高句丽历史上第一个莫离支和簒权权臣模板开创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权臣   王权   太守   小吏   汉军   暴政   前朝   军政   太祖   王位   权重   范本   高官   大王   公元   哥哥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