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之年从未到过泰山的孙中山,身后却与泰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泰安寓意“国泰民安”,而泰山安则代表“四海皆安”,从古至今的历代统治者都把国泰民安作为治理国家的目标。秦皇、汉武、唐宗、康熙、乾隆等都来泰山,或封禅或祭祀,可见泰山之重。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之时,孙中山发布《临时大总统告海陆军士文》中,有"拥树民国,立于泰山磐石之安"之言。

1925年,孙中山先生北京病逝,停柩北京香山碧云寺。孙中山有生之年从未到过泰山,但是其身后与泰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有生之年从未到过泰山的孙中山,身后却与泰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图:香山碧云寺孙中山先生衣冠冢



1928年8月,临时驻泰的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将岱庙一分为二,改建为前“中山市场”、后“中山公园”,用于纪念孙中山先生。

泰山盘道的标志性建筑上,口号标语比比皆是,开展政治宣传,比如岱宗坊有“天下为公”,中天门坊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等,而玉皇顶上的“无字碑”被改成“有字碑”,涂上“党权高于一切”六个大字,破坏文物的种种行为想必并不为孙中山所乐见。

有生之年从未到过泰山的孙中山,身后却与泰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图:国民党山东省政府驻泰期间,泰山名胜贴满了孙中山先生的标语


1929年春,南京紫金山中山陵主体完工,奉安筹备就绪,国民党中央决定将孙中山灵柩从香山碧云寺移葬南京。

1929年5月26日凌晨1时,孙中山灵柩由碧云寺起灵南下,27日专列过泰安。民众上万人在火车站举行盛大仪式,送孙中山先生过境,大张旗鼓地宣扬孙中山思想。

同时为纪念孙中山灵柩移葬南京并过境泰安,泰安民众在泰山柏洞之南,建“总理奉安纪念碑”。

有生之年从未到过泰山的孙中山,身后却与泰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图:泰山“总理奉安纪念碑”,纪念孙中山灵柩移葬南京并过境泰安


碑由碑座、碑体和碑首三部分组成,纪念碑立在上下两层的台基上。

纪念碑形制寓意为圆台基上的十二角代表国民党党徽;五棱形碑体代表孙中山制定的五权宪法;三棱形碑首象征孙中山倡导的三民主义。

碑体正面刻有孙中山先生遗嘱全文: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瞩!

故事还没有结束。

“中山陵”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

有生之年从未到过泰山的孙中山,身后却与泰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图:中山陵设计者吕彦直,祖籍泰安东平人

中山陵的设计者吕彦直,十七岁考取清华学堂留美预备部,毕业后公派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并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在纽约短暂工作后,于1921年回国工作。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国民党葬事筹备委员会向海内外悬奖征求陵墓设计图案,当时年仅31岁的吕彦直设计的图案竞标成功,这就是有了现在的中山陵,而吕彦直的祖籍是泰安东平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泰山   中山陵   东平   香山   泰安   目的   国泰民安   灵柩   祖籍   千丝万缕   南京   山东   纪念碑   有生之年   国民党   北京   民众   身后   关系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