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和李白在泰山斗诗,诗圣和诗仙谁最终胜出,泰山摩崖石刻作证

从“泰山”的诗圣与诗仙的斗诗来看,诗圣称号是不是拉低了杜甫的才华?

去年五月回泰安老家,结识新友,获字一幅,为杜甫的《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多么有画面感的一首诗!

杜甫和李白在泰山斗诗,诗圣和诗仙谁最终胜出,泰山摩崖石刻作证

从杜甫的诗里,会经常看到活着的山水画,或者触动灵魂的深刻,不信再看看下面的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或者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的诗《望岳》,则是描写描绘泰山难得一见的佳作,特别是尾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比李白写泰山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胜出不少。

杜甫和李白在泰山斗诗,诗圣和诗仙谁最终胜出,泰山摩崖石刻作证

看了“泰山”诗仙与诗圣的斗诗,私下暗自感叹:诗圣的称号虽然很大,但还是拉低了杜甫的才华。

《望岳》诗: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当我们从杜甫的《望岳》诗景中走出来,再把《望岳》一句句掰开来看,“会当凌绝顶”的表述会让人疑惑:杜甫是不是没有到过泰山极顶?

杜甫和李白在泰山斗诗,诗圣和诗仙谁最终胜出,泰山摩崖石刻作证


后人考证,杜甫唐开元二十九年(740年)登泰写下《望岳》;第二次在唐天宝四年(745年)到天宝五年(746年),杜甫与李白、高适、李邕等同会,可能也来了泰山。但是杜甫是否登顶未有定论,依然是文人口中的悬案。

不过可以断定的是,在泰山杜甫的《望岳》是被刻录最多的诗,不论是整篇还是整句,上上下下藏着不少。

杜甫的《望岳》石刻,在泰山一诗四体。岱庙有何人麟草书《望岳》;对松亭东侧摩崖有两江总督铁保的楷书《望岳》;斗母宫附近有吴大徵的篆书《望岳》,岱顶有李一氓的行书《望岳》,一首诗四个书体。

杜甫和李白在泰山斗诗,诗圣和诗仙谁最终胜出,泰山摩崖石刻作证

图:吴大徵的篆书《望岳》


杜甫和李白在泰山斗诗,诗圣和诗仙谁最终胜出,泰山摩崖石刻作证

图:李一氓的行书《望岳》


此外,除了整首《望岳》诗的石刻,还有“造化钟神秀"、“荡胸生层云”、“青未了”

“一览众山小”等多块刻石。

杜甫和李白在泰山斗诗,诗圣和诗仙谁最终胜出,泰山摩崖石刻作证

图:一览众山小

杜甫和李白在泰山斗诗,诗圣和诗仙谁最终胜出,泰山摩崖石刻作证

图:青未了

杜甫和李白在泰山斗诗,诗圣和诗仙谁最终胜出,泰山摩崖石刻作证

图:赵朴初题“造化钟神秀”



杜甫和李白在泰山斗诗,诗圣和诗仙谁最终胜出,泰山摩崖石刻作证

图:赵之均题“造化钟神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诗圣   泰山   石刻   杜甫   李白   东吴   天宝   天门   蓬门   泰安   篆书   摩崖   行书   造化   才华   称号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