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推广的超级杂交稻没人吃?为啥选择种植常规稻?该改变了

很多时候,国家利益和农民的个人利益会发生冲突,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杂交水稻这个问题了。北方消费者和高收入群体消费大米的习惯,早已经从温饱向优质健康和适口性强的观念过度,而杂交水稻的主攻方向依然是高产再高产的目标。

袁隆平推广的超级杂交稻没人吃?为啥选择种植常规稻?该改变了

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杂交水稻科研工作者,以解决温饱问题为己任,始终认为全球还有多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人群,中国的粮食安全有多么重要的责任。就在今天,袁隆平院士与世长辞了,谁还能继续接力,禾下乘凉的梦想谁能够实现?#袁隆平逝世 享年91岁#

然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农民,已经不再是以第一产业为主要收入的人群,大部分的经济收入都来自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粮食生产已经从主要收入变成了次要收入,农民就没有必要重蹈覆辙地高投入高产出,结果却是增收不增产的结局。这可能就是农民更愿意种植常规水稻的主要原因吧!

大量事实表明,北方农民家庭的米袋子上写的就是东北大米、宁夏大米和内蒙古大米,以五常大米为最,更别说城市居民和大老板了,在北方的工厂里,农民工看都不看一眼籼米,就喜欢吃粳米。

袁隆平推广的超级杂交稻没人吃?为啥选择种植常规稻?该改变了

去过东北的人都知道,他们那里的大米清一色都是粳米,都是常规稻,在黑土地上一样可以获得高产。

市场上的有机大米都是常规水稻品种,大部分都是粳稻。

沙漠水稻和富硒大米都是常规稻。

所有的这一切,农业专家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愿意提及而已。

杂交水稻最初就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推广,选育的水稻品种也只是围绕这些地区的适应性进行筛选的本来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温带地区和寒带地区并没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这也是杂交水稻没有在北方地区推广开的主要原因。

现在发生了很奇怪的现象,在南方水稻区,也有很多地块也不种植杂交水稻了。在原来,有些地区可以一年种植三季水稻,只有一季种植的是常规稻,后来慢慢的都换成了常规稻。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袁隆平推广的超级杂交稻没人吃?为啥选择种植常规稻?该改变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南方人也开始习惯吃当地的一些优质大米,而这些大米都是原来的常规稻,所以,常规稻的价格逐步提高,杂交水稻的杂交优势就这样被稀释了。既然种植常规稻一样可以获得同样的收入,干嘛要费力不讨好呢?更何况自己也需要优质大米,谁愿意去吃糙米呢?

当然,南方的糙米基本上都是作为养殖业的饲料,一部分用于加工米粉和食品,这也有很大的市场,中国每年从越南、缅甸等地进口的低价格大米大都作为了各种食品供应市场了,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杂交水稻会不会被常规稻重新占据主导地位呢?当然不可能。杂交稻的销路基本上和杂交玉米一个道理,都不是人们的主食,玉米主要作为饲料和加工酒精等,大米也被人们吃进肚子里了,只不过做出来的以大米为原料的食品可口性好得多而已,也算是粮食的一种吧!

袁隆平推广的超级杂交稻没人吃?为啥选择种植常规稻?该改变了

温带地区的水稻面积逐年下降,因为每家的面积很小,并不能实现集约化经营,也就没有可观的经济效益,都是手工种植和收获,他们更愿意种植粳米、糯米和黑米品种,够一家人吃就可以了,多余的也会被周围的山区朋友抢购一空,不愁销路。如果他们种植杂交稻,销路就很难了,没有了原来的保护价收购,附近也没有那么多粮食收储企业,谁愿意承担这种风险呢?

想要改变常规水稻面积越来越多的局面,也只有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存在的问题:

袁隆平推广的超级杂交稻没人吃?为啥选择种植常规稻?该改变了

一是加大水稻杂交种的补贴力度。国家可以控制杂交水稻种子的价格,包衣以后免费供应给种植户,可以解除一部分人因为种子价格昂贵带来的逆反心理,诱导农民种植产量高的杂交稻。

二是加大改造水田的治理力度,将零碎的耕地统一进行平整和加厚土层处理,然后流转给愿意承包土地的群体种植,再给这个群体一定的补贴性激励政策,杂交水稻面积就会逐步扩大。

三是育种企业想办法突出质量为育种业的主要目标,培育出一批适合不同地方的优质品种。现在的转基因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培育出这样的品种应该问题不大,只是他们愿意不愿意的问题,只要技术掌控在自己国家的手里,就不会有重大风险。

如果超级杂交稻既能亩产达到1000公斤,又有粳米的口感,有谁不会种植杂交稻,又有谁不愿意吃杂交大米呢?

#三农高热选题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常规   粳米   糙米   温带   销路   水稻   温饱   高产   大米   品种   面积   收入   农民   地区   价格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