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海淀北安河地区的阳台山云雾流泉,久负盛名,临泉而建的金山寺便幽居其中。阳台山,是一处以妙峰山古香道为主线的风景区,阳台山为太行山脉,主峰海拔1278米,是临近北京平原的第一高峰。山坳中的金山寺海拔320米。阳台山南面、北面和西面分别环绕着鹫峰山、凤凰岭和妙峰山,山上有一条绵延9公里的古香道,直通金顶妙峰山。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金山寺位于阳台山麓上行4公里的山坡上的一块台地上,坐西向东,台地前有二层小楼的龙王庙和金鱼池。东南方向的银杏林中有一座方亭,俯临大壑。金山寺有前后两进院落,前院建有山门和前殿,前殿为大雄宝殿,供释迦、文殊、普贤。后殿为玉清殿,供奉玉皇大帝,北配殿供刘备、关羽和张飞。金山寺始建于辽代,金代章宗时期,又成为“西山八大水院”中金水院。明成化、正德年间由太监出资重修,在明正德八年《修创金仙寺记》碑记载:“妙峰山陟而上之,旸台山也。山之巅则金仙寺也。寺之兴建始末,世远莫考矣”。明代时,金山寺名为金仙寺。据清光绪年间的《金仙庵悟璋和尚碑记》记载,清代时,金仙寺已经改名为金仙庵。同治年间,悟璋和尚重修金仙庵后,又改回明代的金仙寺名称。据北安河村民传说,相传慈禧太后的表妹金仙,削发为尼在金仙寺出家,故改名金仙庵。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千年古刹金山寺

阳台山金山寺素以“三绝”闻名,第一绝为公孙林,公孙树即银杏树。进入金山寺第一进院落,前殿前面尚存两株古银杏,雌雄两株对峙,直径近2米,约有七八百年树龄。金山寺平台下也是银杏成林,为民国初年教育学家李石曾举办中法大学时所植。寺后石刻有民国吴稚晖题篆“公孙林”。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金山寺内两颗千年古银杏

第二绝为金山泉,因寺后山峰名金山而得名,金山泉是北京西山名泉之一,泉水清凉绵甜,沁人心脾。据当地居民回忆,解放之初金山泉水流巨大,在泊岸的石阶处形成瀑布,二三里地之外就能听到“哗哗”水声。金山泉是西山为数不多的丰水泉,至今依然潺潺流水。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游人争相品尝甘凉的金山泉水

第三绝为玉清殿的关公塑像,体形敦实,目光严峻,双手抱笏,仪态矜持,现已无存。又有金山四大名产之说:银杏、牡丹、玉兰、泉水。

抗日战争时期,因此地为平西抗日根据地的游击区,金山寺被日军纵火焚毁,除山门和前院的两棵银杏树外,原有殿堂建筑已无存。近年,依遗址实地勘察复建,从遗址的平面看,此地有两处房基痕迹。一处在金山泉眼西侧的高台之上,基址坐西朝东,于此复建了金山寺。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金仙庵茶棚

金山寺北墙外就是妙峰山中北路古道。妙峰古香道曾是民国时期,人们去妙峰山进香的主要道路,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北道最为繁盛。古道全程共20公里,其间有7个歇脚的茶棚,7个茶棚依次为清福观、响塘庙、响墙茶棚、朝阳院、金仙庵、玉仙台、妙儿洼。金仙庵是中北道上著名的天津崇修堂茶棚。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北安河村至金山寺之间的古香道

清朝同治九年(1870年),钟粹宫太监范平喜曾修此道和金仙庵茶棚。中北道原为山间土路,自清代以来,有许多善男信女不断捐资修路,自北安河到金山寺茶棚,道路修砌的很齐整,道宽7尺,用当地天然石板石块砌成层层台阶,路程的设计也是依山而进,有的路段,如平三里,表现出劈山开路的痕迹。而且一路上大部分路程都较为和缓,行走起来较为顺畅,是所有妙峰山古香道中行走最平坦的。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户外爱好者行走的穿越路线

民国时期,每年的妙峰山香会期间,自山下的北安河村到古香道沿途,不仅各段茶棚都有舍粥、饮食供应,还有轿夫、山货供应服务,以及各种民间花会表演等文化活动,为香客的进香活动提供了方便和兴致。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阳台山风景区入口

目前,金山寺虽没有向游客开放,但金山泉单凭一泓汩汩清流,仍然吸引来无数游人到此驻足、徘徊。到这里背水的人络绎不绝,有的人甚至开车来,一接就是好几个大桶。泉水不知从山脊的哪一处发端,经过了多少曲折,才流到这里,因此触手生凉,入口则绵甜、舒爽。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金山寺外的清代和尚墓塔

金山寺院外正西山坡上有清代光绪年间悟璋和尚的覆钵式砖塔,绿琉璃莲花瓣镶嵌在塔身上,耀眼夺目。塔为砖石结构覆钵式塔,高约十五米,须弥塔座由花岗岩条石砌成;塔身镶嵌上下两层绿色琉璃制作的仰莲,中间黄色琉璃珠相隔。此塔保存基本完好,但正面塔身有个大洞,估计是被盗过。塔的主人悟璋和尚,据《金仙庵悟璋和尚碑记》记载:“和尚俗姓刘氏,祖籍盛京,后迁顺天府大兴县,道光甲辰秋九月十一日寅时建生。初为长春宫御前总管,后在金仙庵出家,潜心修道,深知佛理。自进庙之后,见梵宇摧残,发心募化,重修开山,添建殿庭,改名金仙寺。兴修三年有馀,未满僧愿,于光绪二年夏五月二十八日申时圆寂。”

阳台山自然风景区于1997年修复开放,面积有26平方公里,南边紧临鹫峰国家森林公园,北边是凤凰岭风景区,群山环绕,绿树成林,山脉连绵不断,沟壑纵贯东西,风景区内植物种类繁多,植被层次丰富,其中古树名木占海淀区的51.9%,植被覆盖率高达90%。山、石、水景各具特色,空气清新,风景优美,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有不同的景致。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海淀阳台山的金山寺,这里的泉水有点甜,这里的风光最迷人

阳台山妙峰山古香道,是通往妙峰山的中北道,曾经是崎岖难行的土路,如今已是平而缓的山路,两侧名木众多,绿树成荫、花香四溢。由于阳台山三峰鼎立,是海淀、门头沟两区交界,所以越来越多的户外爱好者也都趋之若鹜,来这里徒步穿越,强身健体,休闲者来这里感受历史,享受自然。除了古老的香道外,这里还有许多被驴友开发出来的徒步穿越路线,疫情期间,还是少出京,少找麻烦,不如来此徒步穿越,把无处释放的精力,纵放到山间美色之中,您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又能够修身养性!

景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安河乡阳台山路,现已对外开放。

交通路线:

自驾:西六环-军庄路-大觉寺路-阳台山路;

地铁16号线-北安河站

公交:在颐和园东门处乘346路公共汽车到北安河北口下车,进阳台山路,西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金山寺   北安   泉水   光绪   台山   阳台   山脉   西山   碑记   金山   海淀   银杏   清代   山路   和尚   年间   风光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