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过后是喜极而泣还是懊恼伤悲?

如今备受关注的事情之一就是高考分数和各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都已经公布了。

中国高考受科举制度的影响很深。

科举制度诞生于隋唐时期,在唐朝完备,

之后又经历了宋朝发生了改革,元朝的中落,明朝的鼎盛时期,到清朝的灭亡。

1905年,清廷打着发展新教育、培养使用人才的旗号,废除了科举考试制度,转而引进西方的学校考试制度。

高考过后是喜极而泣还是懊恼伤悲?

中国现代高考制度的建立,就是来源于这两个方面。一是科举考试制度所形成的传统考试思维和价值,二是西方现代化考试制度的模式和手段。

就算在科举被废除以后,它仍在中国的社会中留下了不少痕迹。

例如孙中山所创立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五权分立,当中设有的“考试院”便是源于中国的科举考试传统。

高考过后是喜极而泣还是懊恼伤悲?

另外,时至今日科举的一些习惯仍然可以在中国大陆的高考中看见。

例如分省取录将考卷写有考生身份信息的卷头装订起来,

从而杜绝判卷人员和考生串通作弊、称高考最高分为“状元”

都有历史中科举考试的影子。

高考的制度即高等学校选拔新生的制度。

中国有1300多年科举考试的历史,而这一制度曾显示出选拔人才的优越性,深深地影响了东亚各个国家。

学习能力各不相同,有考的好的就有考的不理想的。大家都比较在意是否能把自己学到的东西真正地发挥在试卷上。平时练习和临场发挥是有很大区别的,有的人擅长临场发挥,平时没有激发出的潜能,在高考的那一刻爆发。有的人则是一上考场整个人都乱了,各种紧张的情绪凝结在每一寸的小肌肉群体,面容失色,脑袋空白。

网上的视频中,焦急等待的父母,面色各不相同的考生,有的考完试翻着跟头出了校门,有的眼中布满了泪水。如今成绩公布是欢喜还是忧愁都成为了当下的热点。

高考过后是喜极而泣还是懊恼伤悲?

提前15分钟交卷,是自信还是自负?

杭高的学霸近期受到了很多的关注,当时交卷后接受媒体采访的他扬言:“我们杭高人眼里应该不会有难的高考试卷”,“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不难!比去年的好写100倍”

他在镜头前轻松的发言,很多人都好奇这么自信的一个人,高考可以考多少分呢?

网络上很多人“扒”出了他的很多资料,发现他并不是什么“学霸”,而且恰恰相反,是个没礼貌地“问题学生”,他却不以为然:等成绩出来的时候就能打那些看笑话人的脸了!

高考过后是喜极而泣还是懊恼伤悲?

成绩出来后,他展现了自己的分数,语文考了94分。但是他却表示:许多人只注意自己的分数,却没注意到他比20多万人要强。也被定义为这个孩子只是盲目自信而已!

实际上很多网友也是猜到了,在这个“人人自媒体”的时代,这个孩子本身就对于高考不在意,看到很多网红靠着网上的流量迅速走红,自己也想“火”一把,于是像是一切预谋好一样,提前15分钟交卷,接受采访登上热搜,紧接着各个平台注册开通账号,为之后的直播最好准备。

但是他这样真的能火吗?其实不然,因为在很多网友看来,这样的做法不仅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而且还有可能与梦想中的学校失之交臂,令人感觉惋惜。

高考过后是喜极而泣还是懊恼伤悲?

其实不论是大大小小的考试,都应该认真且从容地去面对,小编也经历过几场紧张的考试,决定未来走向的考试,但是回过头来看,留给我最有价值的还是当时自己努力的身影和为了考试做准备而付出的汗水。想想若是每个人都只依靠着考试而成功活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那么人生是不是也太容易了?更多未知的挑战等着去面对,才是给予生活最好的动力。

毕竟这个社会需要各个方面的人才来组成生活该有的样子。

高考过后的你们是如何打算自己的人生呢?你或是参与这次考试的考生或是正在拼搏的青年,未来怎么选,路该怎么走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明朝   约法   东亚   喜极而泣   科举   懊恼   中国   伤悲   考生   分数   平时   自信   紧张   时期   样子   制度   学校   考试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