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堡垒村”走出一位开国将军 戎马一生留美名 红土地上面貌新


“抗日堡垒村”走出一位开国将军 戎马一生留美名 红土地上面貌新

河南省南乐县元村镇有个操守村(原名操刀营),相传是武王伐纣在此操练刀枪的地方。全村人沿袭习武强身,抗击土匪,是闻名遐迩的拳棒村。日寇入侵中国后,村里地下党组织成立了抗日救国会,加修古寨墙,英勇杀敌,成为坚强的抗日堡垒村。

“抗日堡垒村”走出一位开国将军 戎马一生留美名 红土地上面貌新

村里走出一位开国将军叫郭宝珊,他6岁时随父母逃荒到陕西省洛川县。1928年8月,郭宝珊父亲在驮粮途中遭一群土匪抢劫,奋起自卫,将一名土匪打死,土匪头子发誓要捉拿他一家人抵命,郭宝珊便与一“山大王”结交,拉起队伍一起攻打土匪山寨,从此出名。而后他被冯玉祥收编,又加入了刘志丹的队伍,走上了革命道路。他先后在刘志丹部队当过团长,在富县、甘泉两县当过独立营长,在陕甘宁边区警备三旅当过团长,还随彭德怀转战西北,担任过三边军分区副司令员、延安直属军分区司令员和师长等职务。他率部参加渭北、西安和兰州战役,战果辉煌受到朱德和彭德怀的赞扬。建国后,他先后担任了铁道兵二十师师长和青海、陕西军区司令员等职。

“抗日堡垒村”走出一位开国将军 戎马一生留美名 红土地上面貌新

这是郭将军出生的院子 ,老房子经过翻盖维修,现在又倒塌。

“抗日堡垒村”走出一位开国将军 戎马一生留美名 红土地上面貌新

这是郭将军侄子郭金贵的家,房子盖得很漂亮。

“抗日堡垒村”走出一位开国将军 戎马一生留美名 红土地上面貌新

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到外地务工了,留守的老年人每天闲不住,没事就坐在家门口编草辫。

“抗日堡垒村”走出一位开国将军 戎马一生留美名 红土地上面貌新

年轻妈妈在外上班,奶奶在家带孙子。

“抗日堡垒村”走出一位开国将军 戎马一生留美名 红土地上面貌新

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这位大妈正在用白面掺红薯叶和面蒸馒头,她说这是让孩子们吃稀罕。

“抗日堡垒村”走出一位开国将军 戎马一生留美名 红土地上面貌新

这里村风民风很好,这位87岁的老奶奶和儿媳生活在一起很幸福。

“抗日堡垒村”走出一位开国将军 戎马一生留美名 红土地上面貌新

村民和睦相处,这些大妈大嫂相聚一起编草辫拉家常。

“抗日堡垒村”走出一位开国将军 戎马一生留美名 红土地上面貌新

一位村民返乡创业办起箱包厂,吸引很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抗日堡垒村”走出一位开国将军 戎马一生留美名 红土地上面貌新

一位村民长年在外务工,赚了钱,回家盖新房。

“抗日堡垒村”走出一位开国将军 戎马一生留美名 红土地上面貌新

共产党员家庭牌子挂在家门口。每个党员当先锋、做表率、弘正气、树新风,推动了村里各项事业发展。

“抗日堡垒村”走出一位开国将军 戎马一生留美名 红土地上面貌新

经过环境整治,村里道路硬化了,面貌焕然一新。

“抗日堡垒村”走出一位开国将军 戎马一生留美名 红土地上面貌新

高空鸟瞰操守村,村子规划很整齐,一座座红顶小楼房平地起,真是一个社会主义现代新农村。(王天定 图/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陕甘宁边区   南乐县   拳棒   铁道兵   洛川县   将军   戎马   军分区   司令员   红土   操守   在外   土匪   堡垒   团长   大妈   村里   村民   面貌   地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