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师毕业40年,有一段在厂矿学校教学的岁月

原题:师范毕业四十年,春华秋实路漫漫(二)———怀念在厂矿学校教学的岁月

作者:张宇清 (授权发布)

来源:《校园长青树》美


中师毕业40年,有一段在厂矿学校教学的岁月

子弟学校教师合影

今天是2020年8月9日,恰逢山东新华医疗厂子弟学校建校60周年,写下如下文字,以作纪念。纪念我在子弟学校工作的那段日子。

早期学校教师合影

中师毕业40年,有一段在厂矿学校教学的岁月

1.入职新华

1988年8月,我从一所农村中学调入山东新华医疗器械厂职工子弟学校。这所学校坐落在宿舍区内,和淄博五中只有一墙之隔,占地面积很小。没有操场,只有一个几百平米的院落,供学生们上体育课和做课件操以及课外活动。

学校占地面积不大,但五脏俱全。在校门口挂着两块牌子,一块是山东新华医疗器械厂职工子弟学校,另一块是山东 新华医疗器械厂职业高中。学校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每个年级一个班。除了职业高中可以面向张店区进行招生,小学和初中只招收本厂子弟,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这里的学生都是从一年级直接读到初中毕业。有部分学生还会选择继续留在这里读完高中。没有人能够想象,在这样的场地,学校的运动会竟然开的有声有色,也为高中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体育人才。

校园就是操场,可以开展各种活动

中师毕业40年,有一段在厂矿学校教学的岁月

王家钧校长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我报到的第一天就是王校长接待的我。王校长讲话很和善,我从没见他发过火。无论是开教工会面对全体职工,还是私下个别谈话,他总是那么语重心长。王校长是钳工出身,学校的自动报时器,竟是王校长亲自利用一个普通的老式机械钟改造而成的,令人心生敬佩。

王家钧校长在指导学生

中师毕业40年,有一段在厂矿学校教学的岁月

我被分派到初中部,继续我的初中数学教学,同时还兼任初中的美术课,后来也负责学校的宣传工作。第一年我接任的是一个初三毕业班,和我搭档的是语文老师张明立。张老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任毕业班的班主任,和学生家长都特别熟,有些学生家长就是他的学生,所以学生们都怕他。记得他们班有几个调皮学生,从小学就很有名气,是学校的“四大天王”,但在张老师面前却特别“乖”。再往后和我搭档的语文老师还有孙会云和吴博老师。学校的英语老师孙丽玲和王青老师都和我搭档过,还有王绍国校长也给学生任课。初中的政治教师于书剑、物理老师胡清美、化学老师齐慈惠,地理教师樊注修,历史老师曹允修,体育教师孙文康和吴同刚,肯定每次都是搭档。初中部数学组的教师只有我和张红梅,还有一位老教师陈玉兰。陈玉兰老师的年龄和张明立老师差不多,对年轻教师特别关心,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

初中组部分教师合影

中师毕业40年,有一段在厂矿学校教学的岁月

2.感受温暖

那个年代,大家的住房条件都不好,但在我之前的老师们都能从单位分到宿舍,所以多数老师都住在企业的职工宿舍。老师们之间的关系特别融洽,几乎都相互到家里吃过饭。记得孙秀红老师的宿舍只有8.5平米,老师们却经常去她家聚会,因为他的家离学校最近,刚结婚还没有孩子,又特别热心。还记得一次教师节聚餐,大家是在一个教室进行的。老师们从家里带来锅碗瓢盆,自己买菜,炒菜,都抢着动手做,当时的主厨应该是李斌老师,因为李老师暑假有过在路边练摊的经历,对厨艺颇有研究。那个年代家里没有暖气,都是靠生炉子取暖,每年冬天都是徐凤霞老师托她老公从沣水煤矿给我家送煤,那份情谊让人终生难忘。

徐凤霞老师给学生化妆,郑笑兰老师辅导学生,我和吴同岗老师合影

中师毕业40年,有一段在厂矿学校教学的岁月

教师的子女多数也都是子弟学校的学生,仅我教过的教工子女就有张明立老师的女儿张晓琳、房贤明老师的女儿房婷婷、吴同刚老师的女儿吴蓓蓓、高奎芳老师的女儿景慧荣、齐慈惠老师的儿子许宣阔杨德运主任的儿子杨义、杨东老师的儿子杨林等。对待教工子女,老师们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课堂上老师不经意间的一个眼神,孩子们就会心领神会,真的让我很暖心。张晓琳是语文课代表,房婷婷是美术课代表。给我印象最深的的是许宣阔,他因为体态较胖,体育考试总是不及格,特别是引体向上,刚开始他是一个也拉不上去,眼看就要毕业会考了,父母都很着急。记得齐老师放学后和节假日都坚持陪着孩子进行练习,到最后体育考试,许宣阔的引体向上竟然得了满分(当年的标准10个为满分),让我非常敬佩。后来,我经常拿他的事迹来举例子,鼓励大家努力锻炼。

毕业合影

中师毕业40年,有一段在厂矿学校教学的岁月

歌咏比赛合影

中师毕业40年,有一段在厂矿学校教学的岁月

老师与运动员合影

中师毕业40年,有一段在厂矿学校教学的岁月

3.专业成长

1990年前后,厂矿学校的教学质量非常优秀,无论是毕业会考的合格率,还是省市乃至全国的数学竞赛,厂矿学校的成绩都是出类拔萃的。因此,慢慢的社会上也会有人托关系把孩子送到我们厂矿学校来上学。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教研活动,但又苦于张店区的教研活动我们很少有机会参加。于是我们学校的王家钧校长和新华子中的张校长牵头,成立了张店区厂矿学校校长联谊会,实际承担了厂矿学校教研室的功能,负责组织厂矿学校内部的教学研讨活动。通过活动,各学校之间的教研组经常相互听课评课,还组织内部的论文比赛,老师们也慢慢熟悉起来,比如张店金岭铁矿子弟学校的刘同军老师和新华子中的翟小刚老师就是那时候认识的。在教学研讨活动中,张店区教研室的数学教研员袁宝立老师第一次听我的课,就给了我很高的评价,这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后来又通过我们厂矿的教学论坛,认识了市教研室的数学教研员云鹏老师,云鹏老师对我后来的业务发展也给了极大的帮助。

说实话,因为厂矿学校舍得花钱,老师们外出参加培训的机会还是比较多得。市内的教研活动自不必说,市外的培训我就参加过三次,第一次是去德州参加山东省第二届数学教学年会,在会上认识了省数学教研员郭维亮老师,第二次是去安徽安庆参加全国的初中数学教学年会,淄博市只有我和刘同军老师参加,我俩的论文还在年会上进行了交流。外出培训时间最长的一次是在青岛,学校派我去参加数学奥林匹克教练员培训,在中国海洋大学的研究生公寓住了两周。和我同去的还有新华子中的翟小刚老师。外出学习不但使我增长了见识,也更让我坚定了做一名优秀数学教师的信念。1994年学校推荐我参加张店区首届初中数学优质课比赛,我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参加全国数学教学年会

中师毕业40年,有一段在厂矿学校教学的岁月

因为我比较喜欢写作,所以领导让我负责学校的宣传工作,还派我去淄博日报、淄博人民广播电台进行培训实习。之后我还取得了淄博日报和淄博人民广播电台的特约通讯员和特约记者证。这项任务促使我对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从升学教育到素质教育,从学习成绩到心理健康等等,关乎教育的问题我都进行过思考。发表了大量关于教育的文章,比如《正确对待中学生的感情萌动》、《走出升学教育的误区》、《父母离异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权威性谎言的启示》等等。

记得在90年代初期,电子游戏厅开始在张店盛行,让一些学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也包括我们学校的学生。面对天天抱怨的老师和家长,我决定对张店的游戏厅进行调研。我利用晚上到各个游戏厅以找人的名义进行探视,发现有好多玩游戏的都是在校的中小学生。然后我写了一篇《让中小学生摆脱电子游戏的诱惑》,1992年2月29日发表在《淄博科技报》上,同时也向淄博日报社进行了反映。这是全市第一篇关于电子游戏的报道。这篇报道很快引起了市里领导的重视,并指示淄博日报的记者进行跟进报道。3月3日淄博日报以“仇源”为笔名发表了我和部分家长的调查报告《有奖电子游戏,你把青少年引向何处?》,并配发了编者按,希望全社会的家长教师以及广大读者就电子游戏的问题进行讨论。3月6日,淄博日报刊登了记者的调查附记《老板的摇钱树,青少年的陷阱》,3月18日,淄博日报对社会各界的讨论以《消除危险“热病”,净化文娱场所》为题进行了综合报道,3月28日市委宣传部、文化局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对全市电子游戏场所进行了清理整顿,3月30日淄博日报以《我市突击整顿电子游戏场所》进行了报道。至此,这项活动取得了阶段性胜利。随后淄博日报在报社的内参《淄博日报通讯》(后来更名为《新闻观察》,专门给市委领导看的)发表了我的署名文章《舆论的威力》,对这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写这类文章,觉得自己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对一个问题一旦思考成熟了,不表达出来就会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

让中小学生摆脱电子游戏的诱惑

中师毕业40年,有一段在厂矿学校教学的岁月

特约记者证书

中师毕业40年,有一段在厂矿学校教学的岁月

除了给报社、电台、电视台写稿,我还给企业自己办的《新华器械报》写稿,主要宣传子弟学校的人和事。印象比较深的有两篇宣传学校优秀教师的报道,一篇是《红烛在燃烧——厂级劳动模范陈玉兰老师》,另一篇是《心血浇灌长青树——记厂“十佳青年”之一孙秀红》,文笔虽然稚嫩,但感情却很真挚,这两位老师不但是我心中的榜样,在单位领导和老师们眼中也是有口皆碑,我最佩服陈老师的工作态度,和孙老师的助人为乐,特别是陈老师对每一个学生的认真负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每年都被评为厂里的优秀通讯员, 1993年和1994年还连续两年被淄博广播电视局评为“优秀通讯员”,这两年我每年的稿件数量都在上百篇。这段时间我还曾经被评为厂“十佳青年”和“先进工作者”。这些小小的表彰对一个30岁左右的年轻人就是莫大的荣耀。这表明上级单位领导对自己工作的一种肯定。

连续两年被评为市级优秀通讯员

中师毕业40年,有一段在厂矿学校教学的岁月

获得“十佳青年”和优质课一等奖

中师毕业40年,有一段在厂矿学校教学的岁月

学校先进人物报道

中师毕业40年,有一段在厂矿学校教学的岁月

4.甜美记忆

大概在1995年之前,厂矿子弟学校的教师待遇非常好。如果你的父母是农村户口,单位还可以为每个职工负担一位老人的医疗费用。我们除了工资比社会学校的教师高,还有其他很多福利待遇,除了发工作服、还有各种生活用品,比如煤气罐、煤气票、肥皂、洗衣粉等,逢年过节单位还发米面油和水果,冬天有时候还发白菜。还可以每天从单位的锅炉房提开水回家用,那个年代下班回家,每个人的自行车后座都会挂一个盛满开水的白铁水桶,也算是一道特殊的风景。单位有洗澡堂和电影院,老师们也和其他职工一样可以享受免费洗澡、免费看电影的待遇。在物资极度匮乏的那一段时期,这些不仅仅令社会上的学校老师垂涎三尺,即使是机关的公务员们也羡慕不已。

勤工俭学也是厂矿学校的一大亮点。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学校领导利用厂矿资源,创办了校办工厂。主要生产拉杆教鞭,每周老师和学生都会到校办工厂参加义务劳动,后来还成立了印刷厂,主要承接本厂的印刷包装任务。

在厂矿学校还有一个福利,就是公费旅游。每年暑假,学校会组织教职工进行旅游,老师可以放松身心、开阔眼界,增进感情。每年老师们都会带领学生进行春游和秋游,由厂里负责联系大巴车,登泰山则是每一届毕业班的必修课,仅泰山我就和学生登过不下三次。回想起来,这些活动对学生的成长极为有利。还记得职业高中进行军训,老师们跟随军训的学生去射击场进行过真枪实弹的打靶,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用真枪射击。

中师毕业40年,有一段在厂矿学校教学的岁月

军训打靶

中师毕业40年,有一段在厂矿学校教学的岁月

登泰山

中师毕业40年,有一段在厂矿学校教学的岁月

获奖

中师毕业40年,有一段在厂矿学校教学的岁月

5.校企剥离

可是好景不长,受国内外市场和整个大环境的影响,大约从1995年开始,部分国企开始走向衰落。经常听到企业效益普遍下滑、裁员甚至倒闭的消息。虽然我所在的医疗器械厂不至于倒闭,但每月的奖金越来越少,还听说学校和幼儿园都要从企业剥离出去。老师们开始动了调离的念头,我也不例外。

最早离开的是陈光民和吴博、王青三位老师,陈老师和吴老师是因为考取了法院的公务员,王老师则是因为企业的内部制度,夫妻一方离开企业,另一方也要限期调离。这三位老师的离开,打破了往日的宁静,老师们开始各寻出路。

1996年,“狼真的来了!”随着里厂长的更换,李同道接任马建伟成为器械厂的一把手,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从“甩包袱”开始,子弟学校和幼儿园成了改革的牺牲品,我们成了张店地区第一家厂矿学校从企业剥离的试点,学校面临被肢解的危险。

所谓的联合办学

中师毕业40年,有一段在厂矿学校教学的岁月

难道我所钟爱的教学生涯即将结束?就在我为自己的出路发愁的时候,却迎来了命运的一次重大转机。1996年暑假,淄博第十八中学的数学教研组长于会祥(他现在已经是北京某重点学校的校长)亲自找到我家,说听说我们学校要从企业剥离,问我想不想到他们学校去任教?这样的机会我简直是求之不得!

人生就是这样,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从此,我就开始了我的另一段教学生涯。后来。随着厂矿学校从企业逐渐剥离,在我的引荐下,厂矿子弟学校的刘同军、张红梅、翟小刚也纷纷调入淄博十八中,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随着企业张店区各个厂矿学校从企业剥离,越来越多的厂矿学校优秀教师都汇聚到淄博十八中,成为我的同事。

时间过得真快,从1990年学校举行建校30周年校庆,又一个30年过去了。如今的子弟学校已经不复存在,这成为早年一届又一届毕业生心中的痛。许多老教师早已经退休,甚至有的已经离开人世。但大家在一起走过的那段岁月,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美好的时光

中师毕业40年,有一段在厂矿学校教学的岁月

6.逐本溯源

八年的厂矿学校经历,让我见证了企业办学从兴盛走向衰亡的过程。我和所有在这里工作过的老师们一样,对国企和学校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山东新华医疗器械厂子弟学校的兴衰也是全国千万所子弟学校的一个缩影。当年,为了和老师们共同寻找未来和出路,我们到各大图书馆去查找和企业办学相关的文件和资料。通过对资料的整理,慢慢理清了这个事件背后的脉络。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在曾经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大型国企是非常牛的。大型国企简直可以说是一个小社会,包揽了员工从出生到坟墓的一系列管理和服务,有住房、公安、运输车辆、(初等教育和技术培训)学校、医院、食堂、图书室、电影院(至少也是露天电影场地)等,当然这对于多数普通人来说是非常令人艳羡的福利。随着政企分离、企业的市场化运作,这些渐渐都已成为远去的记忆。

六一节

中师毕业40年,有一段在厂矿学校教学的岁月

我国企业办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大多数国有企业子弟学校是伴随着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而成立的。新中国成立后,各类新兴工业一起上马,急需大量人才,于是穷国开始办大教育。由于当时经济实力的限制,光靠国家办学,困难重重。因此,政府提出办教育要靠“两条腿走路”即国家办教育,也鼓励甚至指令企业办教育,当时的口号是“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厂矿子弟学校就是在国家的政策指导下为方便职工子弟就近入学、解除职工后顾之忧而开办的中小学校,它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历史产物。源于20世纪50-60年代,20世纪70-80年代发展到高峰,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走向低谷。

厂矿子弟学校举办的中小学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建国初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钢铁、石油、煤炭、化工、铁路等国民经济骨干企业响应国家号召举办的中小学;第二类是独立矿区、林区农场和国防基地等为解决职工子女就学举办的中小学;第三类是国民经济较为困难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城市为减轻财政负担要求所属及所在地的其它企业自办的中小学。第一、第二类学校约占企业办学总量的70%,第三类学校约占企业办学总量的30%。据不完全统计,在1993年,国有企业举办的中小学约有25万所,在校学生817万人,教职工大约90万人,学校数占全国城市中小学总数的二分之一,学生数也接近二分之一。

从1994年“分离”开始后,撤并、转制、移交,到1999年,国有企业中小学降到18万所左右,在校学生706万人教职工71万人,而到2002年底,国有企业中小学中有12所左右(包括军队100余所、司法部门370余所、高校附中小400余所),占全国城市中小学的四分之一强,学生600万左右,教职工60万左右。

获奖了

中师毕业40年,有一段在厂矿学校教学的岁月

庆祝建校30周年的报道

中师毕业40年,有一段在厂矿学校教学的岁月

按照上述分类,山东新华医疗器械厂子弟学校是1960年创办的,应该属于第三类。当时的办学条件也是极为艰苦,只有三个老师,三间教室和一间办公室,。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慢慢的不断壮大起来。

厂矿子弟学校经费由厂矿企业的营业外收入列支,纳入企业运营成本,实质上是国家出资;教育教学完全与国家基础教育同步;业务上接受地方政府及其教育管理部门指导。所以,厂矿子弟学校无疑是国家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厂矿子弟学校不仅与地方政府举办的基础教育一样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优秀建设人才,而且利用行业优势形成了较为突出的办学特色,创造出了骄人的成绩。厂矿子弟学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补充国家办学力量的不足,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在一定意义上,厂矿子弟学校都是地方政府办学不足的产物。许多厂矿子弟学校特别是地处边远地区的如铁路、石油、林区、垦区、国防基地等部门的许多学校不仅承担了本企业职工子女的就学任务,还承担了大量地方学生的就学,不少学校还是当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主力。在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方面,1993年,厂矿企业办学经费投入的总数近亿元,到1999年,厂矿中小学总数尽管降到了18000所左右,经费投入还是上升到60亿元。

第二,有效地解决了职工子女就学困难,以稳定厂矿企业职工队伍。解决职工子女就学问题历来是厂矿企业稳定职工队伍的重要方面。对不少厂矿企业来说,办学校、办“社会”不仅关系到职工队伍稳定,而且直接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生存。这在边远地区尤为突出。有些厂矿企业地处老少边穷地区,方圆几十里甚至百里渺无人烟,更不用说学校。另一方面,由于厂矿子弟学校尤其是中央骨干企业办的学校一般来讲在经费投入、设备设施、教师队伍等方面较之地方拥有相对优势,因此,在对子女期望值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有好的子弟学校对厂矿企业稳定职工队伍、增强凝聚力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许多厂矿企业把办好厂矿子弟学校当作办好厂矿企业的一个重要指标,甚至作为增强企业形象的重要因素。

第三,培养厂矿企业后备人才。相当数量厂矿企业的职工子女都是本企业职工队伍的后备队,相对于地方“外来户”来说,经过厂子弟学校长期培养的职工子女对企业情况的了解和对企业的感情方面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很多企业把办好子弟学校当作提高企业未来职工队伍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为办好子弟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第四,是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厂矿企业多属大中型企业,其周围多是人群聚集区,不少企业还地处文化贫瘠地区。厂矿子弟学校通过文化传播,影响周边,客观上成了加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总之,厂矿子弟学校的形成虽然反映了特定条件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但这些学校又成为国家基础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发展我国基础教育尤其是普及义务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我国基础教育体系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美好的时光

中师毕业40年,有一段在厂矿学校教学的岁月

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特别是在近后来加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中,减轻企业负担,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完善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系等问题日益凸现。企业办社会是我国计划经济的产物,是中国所独有的一种形式。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人民为此欢庆鼓舞的同时,又在思索我国目前的实际国情如何面对WTO对我们的严峻挑战,如何在同一游戏规则下获得平等竞争的机会。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变化发展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确立并逐渐完善,“高度集权、条块分割”的办学模式和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己严重束缚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我国政府在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进行改革的同时也对教育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新华医疗器械厂在子弟学校与企业剥离这件事上,的确是做了淄博市第一个吃螃蟹的人。1995年5月2日,国家经贸委、国家教委、劳动部、财政部、卫生部《关于若干城市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分流富余人员的意见》(国经企95]184号文件规定:“经当地政府批准的试点企业,可将自办的中小学移交当地政府办学。”按说有了这个文件,器械厂的领导应该是拿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尚方宝剑,但学校的剥离却并不顺利。厂领导只是采取了一种“曲线救国”的策略,与张店二中和张店杏园路小学分别签订了一份《联合办学协议》,协议规定:从1996年起,两所学校招收器械厂全部新升小学和初中的职工子弟至小学、初中毕业。企业按照每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支付给两所学校教学经费,算是解决了小学和初中学生的出路问题。教师的问题比较复杂,子弟学校的在职教师愿意继续留任的,分别到两所学校任教,工资由企业负担。教师的工作由两所学校代为考核。年龄较大的多数教师都选择了内退,还有部分教师被安排到厂内车间或科室还有厂幼儿园工作。还有职业高中,学校的职业高中一共办了十三届,部分教师为了送完最后一届学生,最后都选择了内退或被安排到厂内工作。这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剥离。这份协议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解决子弟学校教师的归属问题。老师们在社会学校教学,由企业负责老师的工资。说实话,这种“两张皮”的生活给老师们带来了很大的伤害,无论是职称评定、荣誉表彰还是工资待遇都受到了较大影响。

省政府文件

中师毕业40年,有一段在厂矿学校教学的岁月

如何对待校企分离,国家层面还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并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1999年9月22日,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切实减轻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位于城市的企业,要逐步把所办的学校、医院和其他社会服务机构移交地方政府统筹管理,…独立工矿区也要努力创造条件,实现社会服务机构与企业分离。

各级政府要采取措施积极推进这项工作。”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第34条规定:“稳妥地搞好国有企业中小学分离工作。制定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落实分离中小学的办学经费,保障企业所属中小学分离工作顺利实施。企业中小学的分离。重企业的意愿。统筹安排好编制内具备教师资格的企业中小学教转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的企业中小学的校园、校舍、设施、设备不得挪用、侵占和截留,确保校产不流失。可通过办学体制改革的试验探索企业中小学分离形式。企业要继续办好未分离的中小学。 ”

2002年4月26日,国家经贸委、财政部、教育部、卫生部、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的意见》(国经贸企改[20021267号文件)规定:“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地区大中型企业自办的普通中小学、医院等公益机构一般应在二至三年内从企业分离;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城市和工业、交通、建筑等独立工矿区地方国有大中型企业自办的普通中小学、医院等公益机构一般应在三至五年内从企业内分离出去……分离企业自办中小学,除政府接收外,还可通过办学体制的改革试验探索多种模式的分离办法,这类学校应允许其按民办学校机制运行,政府有关部门应予以支持。”2002年8月,国家经贸委《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经贸企改(2002]610号文件)规定:“请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切不可片面追求进度。对中央企业,正在研究实施办法,待报请国务院批准后,再选择部分有条件的企业组织实施。”2003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继续推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创造企业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由此可见,企业学校剥离社会的趋势势不可挡。全国有许多城市的国有企业已将其社会职能分离出来,并取得了双赢的效果。企业要想真正适应市场的需要建立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新机制和法人治理结构,就必须集中精力,突出主业、整合资源,分离社会职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更好地走向市场。这是所有国有企业的共同意识。

中师毕业40年,有一段在厂矿学校教学的岁月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子弟学校和社会学校教师的差距越来越大,企业子弟学校的退休教师感受最为明显。同样是为教育做贡献,但退休后的待遇却有着天壤之别。在全国企业学校剥离社会的大环境下,企业学校的退休教师们不断上访。终于在2004年3月,山东省政府发布了“妥善解决国有企业办中小学退休教师待遇问题的通知”,通知要求,今后在企业办中小学移交地方政府管理时,企业退休教师一并移交。在职人员的移交要在核定的编制限额内进行。移交后,退休教师退休金待遇按照当地政府办中小学同类人员标准执行。

十年磨一剑。直到2005年1月,山东新华医疗器械厂才与张店区政府签署了《移交协议》。至此,原有的五六十名教职工在移交协议中只剩下中小学在职教师14名、退休教师21名。如果不是政府教育局的收编,彻底解决了国企子弟学校的生存和出路,器械厂子弟学校这种“四不像剥离”的尴尬局面不知要持续多久。

痛定思痛,厂矿子弟学校的兴衰已经成为我国独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值得我们反思。这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也再次证明了一个真理,在国家改革和发展的滚滚洪流中,我们每个人就像一粒沙粒,极其渺小。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是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息息相关的,我们应该学会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抓住机遇砥砺前行,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祝福所有从厂矿子弟学校走出来的老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美好回忆

中师毕业40年,有一段在厂矿学校教学的岁月

作者简介

中师毕业40年,有一段在厂矿学校教学的岁月

张宇清:淄博第十八中学正高级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淄博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淄博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淄博市优秀教师。曾获全国及省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优秀多媒体课件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淄博市创新成果奖,10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等期刊发表,出版专著《让学生获得受用终生的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厂矿   淄博市   中师   学校   淄博   新华   中小学   国有企业   子女   职工   岁月   老师   教师   子弟学校   社会   学生   旅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