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青到中师教师:今天,我办理退休手续,结束了35年工作生涯

【按:《中师生》公众号得天下中师生的关注和支持,致力创建一代中师生的精神家园。今天,我们分享呼和浩特师范学校教师林治娟老师的文章《师范随想》 。感谢《老师范的故事》一书编委会对我们的转载授权。《中师生》公众号正在筹备《中师生》公众号纸质版的编辑,并进行《中师千校文集:我和中师学校》系列图书征稿工作,欢迎中师生提供有关中师学校生活、学习文章。并诚邀加入编委会。】

原题:师范随想

作者:林治娟


2004年2月的一天,我办理了退休手续,结束了35年的工作生涯。30多年来,第一次感到无比的轻松,心头上的工作重担一下子彻底消失。漫步在这所我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校园里,忽然产生了莫名的、复杂的情感,在这里我经历了从姑娘、媳妇、妈妈到奶奶的人生历程。

这座庄严而肃穆的教学楼上的“明日教师,今日做起”,诠释了这所学校的真谛,楼前几棵尽显沧桑但却风韵犹存的老榆树,见证了这所学校百年的悠长历史,也陪伴我青年时代、中年时代和老年时代度过的几近一生的峥嵘岁月。

从知青到中师教师:今天,我办理退休手续,结束了35年工作生涯

如今,他们又看着我渐渐地变老,默默地送我走向退休生活。环顾这亲切而熟悉的一切,我渐渐变得依恋,变得不舍。因为这里实在是留下我太多太多的回忆。

师范学校是老师的摇篮,也是一座锻炼人、打造人的大熔炉。工作几十年后,我实实在在地感觉到,走进这里,无知识的学到知识,无德性的增加德性,无能力的变得有能力,这真的是一所培养合格教师的好学校。

从知青到中师教师:今天,我办理退休手续,结束了35年工作生涯

1971年11月,我从农村插队选调到师范学校学习,仅培训了三个月,就留在师范学校任教了。1972年3月,第一次登讲台时候,紧张极了,我讲的第一课是《什么是列宁主义》,当时语文组组长陈老师听课。课后,她板着脸,一字一顿地说:“你根本就不会讲课,除了表达好,没什么可肯定的了。”当下我就哭了,哭了一个多小时,没想到陈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耐心指点了我一个多小时。当时又难过,又感动。晚饭也没有吃,从晚上七点一直重新备课至第二天早上七点多,又利用早自习在班里试讲了一遍,心中稍有点底,又找到陈老师,请求重新听课,谁知陈老师听课后,大大地表扬鼓励了我,还说像这样虚心、上进的年轻教师大有培养前途。在感谢陈老师之余,我的压力很大,感到这里不是那么好待的,历练自己的日子还在后面呢,一定要虚心再虚心,学习再学习,努力再努力。之后,几位留校的青年老师都小心翼翼地教学。那时,备一节课,得写一本教案,连“同学们好”都写进去了,不仅如此,还要把写好的这本教案一字不拉的、滚瓜烂熟地背下来。逐渐地,在老教师的帮助下,我们学会了怎么备课,怎样讲课,一天天地成熟起来了。

无独有偶,若干年后,我当上了师范学校的教导主任,也下到班里听一位年轻老师讲课,似乎看到了我当年的影子。当时我也毫不留情地指了出来,吓得这位老师直哭,之后,我也象当年陈老师指点我一样耐心地帮助了这位年轻老师。如今,她也成了响当当的教学骨干。我们一代一代人,就是这样在这座大熔炉里被锤炼着,同时又不断地呕心沥血,培养着一批又一批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师范学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而教师又是人类灵魂的教师,那么,这所师范学校又是怎样唤醒并锤炼学生健康的灵魂的呢,我还想用以下事例说明。

增强自信心,是成就学生一生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质。学校要开运动会了,开幕式上有队列和体操表演比赛。A班已训练2天了,B班班主任第3天把队伍拉到操场上,问哪班做得最好。同学们异口同声说A班好,B班老师说:今天有我们在,哪班最好。同学们不理解,继续说A班好,老师说:“我强调了一个前提,今天有我们在,哪班最好?”B班同学恍然大悟,声音响亮地回答:“我们班最好!”教师又讲:“A班已训练两个下午了,我们能不能用今天一个下午超过A班呢?”B班学生激动起来,只训练了一个下午,在运动会上拿到表演第一名,事后班里又开了“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率”的主题班会,学生从中悟到了很多道理,懂得了自信心和效率的重要作用。

一年一度的越野赛开始了,某班主任把当时呼和浩特市径走冠军张树莘校长请到班里,给学生讲越野赛的关键,张校长在黑板上生动地画着一个一个小人,耐心地讲到跑步途中,会有一个最难的时刻就是“假疲劳”,只要咬牙克服这个阶段,就会轻松地跑回来。之后全班开了一个主题班会“战胜假疲劳”,越野赛中,这个班取得了第一名,学生从中体验到了精神力量的魅力。

从知青到中师教师:今天,我办理退休手续,结束了35年工作生涯

张树莘校长

学校就是这样,在日常的点滴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精神力量放在第一位,启发、感召他们,唤醒其灵魂,使其心灵更趋健康,更加完美。

学会做人,学会处理事务是学生受用一生的法宝。举一个真实的事例,新上任的班主任了解情况后,决定重新改选班委会,整个工作步骤和效果是这样的:

第一天谈话,班主任:“我摸了一下情况,同意你继续当班长的,全班只有四位同学,你能告诉我什么原因吗?”

班长:“可能是我工作中得罪人了。”

第二天谈话,班长:“老师,我调查清楚了,就是李X在底下捣乱,跟我做对,张XX可以证明,不信您调查一下吧。”

班主任:“真的是别人的原因吗?如果这样看问题,处理问题,我也觉得你不具备当班长的素质,再想想看。”

第三天谈话,班长:“老师,想过了,我身上真的也有很多问题,跟您谈谈好吗?”

班主任:“太好了,我们好好聊一聊……”

班主任:“你能不能找那些对你有意见的同学谈谈心呢?就像咱们聊的那样,我想同学一定会理解你,谅解你的。”

第四天召开主题班会《如何对待有错误的同学》

第五天改选班委会,原班长全票通过,重新当选新一届班长。

班长毕业后来信:

亲爱的X老师:

您好!

在师范学校学习和生活的日子里,我不仅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处事。“班长风波”对我的触动很大,也尝到了甜头,让我懂得了,出了问题先要从自身找原因,这是我立足于社会的法宝!让我受用一生!真心感谢学校的培养,老师的教导!……

全方位的榜样,感染和激励着学生。如以身作则,无私奉献。每天晚上最后一个离开学校的是张澍莘校长,每天早上最早站在操场上的是齐平校长

从知青到中师教师:今天,我办理退休手续,结束了35年工作生涯

齐平校长、林治娟老师和青年教师在一起研讨教学

打造内功,不断学习。每次寒暑假和学生一样,师范学校的年轻老师也有假期作业:写毛笔字、钢笔字、读几本书、写几篇论文。开学时,到校长那上交假期作业,才算是真正的报到。

小事彰显高素质。一年一度的招生工作开始了,一位家长在师范学校已观察两天了,还在犹豫着孩子报不报名。第三天,在校园里和邱涛老师交谈,了解情况,谈话间,不经意地把烟头扔在地上,邱涛老师弯下腰捡起了烟头,扔在十几米外的垃圾箱里。家长当即给孩子报了名,感慨道:“教师素质这么高,把孩子放在这,肯定错不了!”

从知青到中师教师:今天,我办理退休手续,结束了35年工作生涯

邱涛老师在党日活动上

点滴中见爱心。班主任韩英老师去附近蒙专学校医务室,无意中撞见了正在输液的学生,二话没说,替学生付了医药费,望着他离去的背景,学生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生活中显胸怀。师生聚会了,学生想表达一下心意,问老师需要什么。老师说:“当我白发苍苍,拄着拐杖,在街心公园散步的时候,请给我一个吹牛的资本!XX教育家是我的学生,XX军事家是我的学生,XX企业家是我的学生。”学生感动得哭了。

教学中做榜样。一位学生交了一篇仅有40多字的作文,语文老师的批语却是满满的一页,学生拿到批改的作文后,愧疚地说:再也不敢不认真了,再也不敢了……

学生就是在这样一个严谨的教风、勤奋的学风,处处有榜样,有爱心的环境里生活着,成长着,他们的灵魂被熏陶,塑造得更健康,更美丽,奠定了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成为优秀教师的基础。

与这所享有盛誉的学校相匹配的,是这里集中了一批高贵而美丽的女性教师。她们虽然衣着朴素,却气质高雅。最不能忘记的是杜桂珍老师、王瑞云老师、燕守梅老师、王文霞老师、王惠玲老师和黎凤仪老师,她们都是中等个子,身材丰满得恰到好处,脸上流露出慈爱的笑容,更有别致的风韵,她们教学好,教育好,堪称慈母般教师的典范。最不能忘记的是张丽升老师和冰梅老师,她们教的是数学课和生物课,她们高高的个子,亭亭玉立,长长的头发随风飘逸,白皙的皮肤如凝脂般细腻,一双孩子般纯洁的眼睛,显得那么安祥宁静,她们永远不会骂人,甚至不会大声说话,因她们的美丽而吸引着一批仰慕的学生,她们以她们美丽的女性魅力吸引着师范生,让她们感觉到,女人应该像她们那样从内心到外表完美而高贵。

从知青到中师教师:今天,我办理退休手续,结束了35年工作生涯

前排左起为宋砚、黎凤仪、陈玉梅、燕守梅老师,后排左起为李文华、久建芬、霍志新、张佳琳老师

从知青到中师教师:今天,我办理退休手续,结束了35年工作生涯

左一张丽升、左二陈国军,右一宋砚,右二黎凤仪等老师

教数学的宋砚老师、李文华老师、教政治的邸兴华老师、张磊老师,教语文的杜元老师、卢文燕老师最让我感动的是她们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教学和打动人心的教学技巧,她们或才华横溢,或气质高雅,或谦虚平易,或美丽大方,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导师,也是带领师范生走向讲台的引路人。

从知青到中师教师:今天,我办理退休手续,结束了35年工作生涯

左为卢文燕,中间齐平校长,右为崔葆芬等老师

从知青到中师教师:今天,我办理退休手续,结束了35年工作生涯

杜元老师(左)和同事们在公主府校区

从知青到中师教师:今天,我办理退休手续,结束了35年工作生涯

齐平校长和邸新华老师(左)、卜多佳老师

这里还集中了一批干练而帅气的男性教师,他们尽显个性和才华,也深深地吸引了不少师范生。罗漾瑜老师潇洒倜傥,令学生仰视。据他教过的学生讲,连罗老师托眼镜的动作也被学生效仿。他一手刚劲漂亮的楷书,写在黑板上,就成了学生的最爱, 若没有烂熟于心的知识,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怎能有如此轻松的教学心态呢。

从知青到中师教师:今天,我办理退休手续,结束了35年工作生涯

罗漾瑜老师

赵丹平老师申春生老师杨国胜老师,年轻英俊而又稳重,课上滔滔不绝,娓娓道来,深受到学生的欢迎,下课铃声响了,学生还舍不得让他们离开教室。很多学生毕业后走上讲台,至今还念念不忘老师们诸多方面的启蒙。

今天,已经退休了的我,站在校园里,仰望这座厚重而坚实的大楼,忽然觉得也像我一样,似乎有些苍老了。几十年来,他送走了一批批熟人,迎来一批批新人,像一位睿智的老者,静观这个小社会中的云卷云舒,又像一位年老而宽厚的贵族,迎来送往,矜持而有风度。

我又漫步在综合楼门前,往北看,原来的师范学校已和教育学院连为一体,虽然现在规模更大,名字改变了,未来的他将是辉煌而充满活力的,但我的生命却再也不能重来一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幸而我的心中还珍藏着无数关于师范学校的故事,它们伴随着我退休以后的新生活,让我回味着、快乐着、甜蜜着。我想,我不会寂寞。

从知青到中师教师:今天,我办理退休手续,结束了35年工作生涯


作者简介:

林治娟高级讲师。天津知青,1969年下乡到内蒙古巴彦淖尔盟农村。1971年到1972年就读于呼和浩特师范学校,毕业留校任教,后任教导主任,2004年退休。曾获全国推广普通话先进个人奖、曾宪梓优秀教师奖。

从知青到中师教师:今天,我办理退休手续,结束了35年工作生涯

朗读者简介:

杨 敏, 1988—1991年就读于呼和浩特师范学校普师88班。从教近三十年,成长为一名高级教师, 并走上教育管理岗位。三十年来的教育生涯中,始终铭记老师范精神,爱岗敬业,无怨无悔。

从知青到中师教师:今天,我办理退休手续,结束了35年工作生涯

顾 问:《老师范的故事》编委会

题 字: 索英镌

编 辑: 一群中师生

朗 读: 杨 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中师   呼和浩特   教师   师范生   工作   师范学校   知青   班长   师生   班主任   陈老师   师范   校长   手续   生涯   老师   学校   学生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