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饭急”了吗?

你“饭急”了吗?

文字/摄影:子夜的昙

(图片摄于成都宽庭花园餐厅)

成都有个写手在某杂志上发了篇专栏,说她去一家咖啡馆喝茶,点了手工华夫饼,服务员告诉她,华夫饼是手工现做的,会很慢,上菜大概需要半小时。她同意了。

但是到15分钟时,华夫饼还没来,她发飚了,把服务员叫来喝斥了一顿。理由是比她晚来的人叫的东西都到了,她先来,华夫饼竟然还没到,服务员解释说,手工现做需要花时间。但她说既然可以花时间为后来的人做东西,为什么不能先把她的做了。

与她一起的同伴有点坐不住了,说为了一个华夫饼不该像泼妇一样。这个写手说,这是在为自己争取权益,同时痛斥同伴习惯于放弃自己权益的懦弱行为。文章洋洋洒洒地为自己这种行为标榜了一番。

你“饭急”了吗?

当时看到这篇专栏时,我的反应是:第一,明明告诉你需要半个小时,你同意了,那就是契约成立,为什么没到半小时就要毁约呢?不想等半小时可以不进行这个交易呀。

第二,您在那里是去喝茶的,也不是吃个快餐后马上要去上班,一下午的时间那么长,急个什么?

成都有一家越南菜餐馆,这家的菜品也都是现做的,所以上菜比较慢,服务员一般也会先讲明。有次同儿子去那里吃饭,有一桌的吃客大概等得不耐烦了,便拍桌子大声骂娘,其中有一个男的一口纯正成都话把泼男特质发挥到了极致。

你“饭急”了吗?

去餐馆吃饭,我最烦同行者的几种态度:1、不停催促服务员。2、不断使唤服务员,像使唤丫环一样,对服务人员缺乏最起码的尊重。3、开女性服务员的荤笑话。

但我知道我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所以我很避免同非熟识的人一起吃饭。因为我看到这种行为会不舒服,但我去纠正人家,人家也会不舒服,而且会很讨厌我。所以,最好是避免参加会发生这种事情的场合。

我比较喜欢广州的茶餐厅,可以早早就去,先来一壶茶大家边叙边喝,不用着急几分钟内可以上菜。实际上下馆子吃饭,又不是吃快餐,本身就是一种休闲活动,而并非仅仅为了果腹,所以大可不必那么着急,生怕自己吃不上。

你“饭急”了吗?

我也很喜欢那种一切都是在顾客点菜以后才开始切菜和制作菜品的餐厅,制成半成品,或者把菜全部提前切好,都不可能做出优质口味的菜品。

在日本吃饭,几乎都是开放式的厨房操作间,你可以看到厨师从切菜开始到成品上桌的全过程,因此即便是一个人就餐,就算等的时间长一点,也没什么感觉,反而很有兴趣。当然,在厨房操作间普遍属于“餐厅重地,闲人免进”的中国餐馆,这是无法做到的。

香港名人陈伯(陈朗),当年在成都开了满庭芳餐厅,有次他在青城后山的一个小馆子吃了一盘“这辈子吃到的最好吃的回锅肉”,因此把这个街边小馆的厨师请到了满庭芳,他说,想找个炒回锅肉好吃的厨师已经很难了。

但有家餐厅的老总却告诉我,回锅肉的技术含量并没有想象的大,主要是传统做法很花时间,上菜会很慢,顾客不能等,厨师也就因此乐得简化程序了。

至于现在的人为什么进餐厅吃饭很着急,我把文首那个写手的故事讲给成都美食圈一位大咖听,她是这样解释的:女写手并非是真正的维权,过度维权的后面,基本是一种特权思维。

你“饭急”了吗?

她给我讲了一个她身边真实发生的故事,一个官太,去一家酒店停车场却不想出5元停车费,她有熟人与酒店老总熟识,因此打电话让这个熟人找关系免掉了这5元钱。大家都十分诧异,因为这5元钱于她的经济能力来讲,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但她说:这是特权。

那位美食大咖坚持认为,这种特权意识并非只存在于官员身上,而是普通人身上普遍的存在,认为餐厅上菜慢,实际上就有一种自己的特权被侵犯的错觉,尤其是晚来的人比她还先上菜,就令她更为愤怒。

我把这个写出来,并不等于我认可这个观点,我实际上听得二麻二麻,似懂非懂的。写出来,是认为可以多看到一种观点,多一些思考的方向。

我本人对慢慢上菜没什么反感,我遇到过最漫长的等餐时间,是在尼泊尔。尼泊尔上菜慢大概是举世公认,不过有两次依然慢得超乎了我的想象。

你“饭急”了吗?

两次都在那加阔。我到达的第一天晚上,入住的是一家带有餐厅的酒店,我点了饼和一个咖喱菜,餐厅说咖喱菜会很慢,给我换成了酸奶沙拉,我在那里等了半小时,没有什么上菜的迹象,餐厅服务员让我去房间休息,说做好了通知我。然后……我继续又等了1个半小时,才被通知去餐厅吃饭。我想,这么简单的都要2小时,难道咖喱菜需要等3小时?

我去那加阔的时候是淡季,没有酒店有西餐,只有尼餐,每顿吃像扔进了各种香皂的尼餐真是让我很无法忍受。在离开那加阔那天的早上,我进了一家看起来蛮西式的餐厅,我点了一个炒鸡蛋,一个绿茶,心想,终于可以不吃香皂了。

你“饭急”了吗?

我点餐大概半小时以后,看到店里唯一的那个服务员(也或者是老板)出门了,我心里嘀咕:难道是出去买菜?

我猜对了!

又过了半个小时,他拎着辣椒和鸡蛋回店了。半小时后,我的餐上来了:炒鸡蛋,里面是青辣椒、红辣椒外加一堆莫名其妙的香味料;绿茶,不是中国的绿茶,是真正的绿色的茶,味道像是一块香皂兑的水。

就这样的餐,我还等了1个半小时。最可怜的是,里面的不知道什么香料过敏了,我长了一身的疙瘩。

好像“跑蹄”了,收住,结尾!

版权声明:

原创作品,欢迎转发分享,谢绝盗用!

新浪微博:@子夜的昙4

备用微博:@昙私厨

QQ及邮箱:6475192

微信公号:艾西姜(axjice)

约稿和谈合作,以上方式皆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子夜   尼泊尔   回锅肉   成都   香皂   咖喱   特权   厨师   绿茶   服务员   餐馆   餐厅   小时   时间   酒店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