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代——农村里的小人物(一)春岩癫子

那年代——农村里的小人物(一)春岩癫子

一 春岩癫子

二 烂杠

三 胡进

四 前世咯


一 春岩癫子


我还是十来岁以前,也就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未到六十年代中期,经常会看到一个蓬头污面,穿着奇装异服的老者,行走在街上,或者是行走在院子外面,通瓦屋塘,镶嵌着铜鼓石,也许是花岗岩,沿河弯弯曲曲的古道上。然而,他只是蓬头污面而已,看上去很苍老,可他的实际年龄并不大,也就四十来岁,他就是春岩癫子。

在那童孩的记忆里,春岩癫子从来就没洗过脸。脸面蒙上了一层厚厚的污垢,好像涂了一层漆似的。头上的毛发很长、很粗,如同剌胃一样地竖着。更有意思的是,每次看到他时,头顶的正中间,总用红布条把一把头髮扎起来,就像是我们所做的“鸡毛球”,竖在那一堆乱草似的头髪堆里,非常滑稽可笑。

他身上除了头发的奇葩外,还有衣服也很有特色。我们没有看到过他穿过新衣服。听人讲他就是有件新衣服,也要用旧布先把他打上补丁,再穿起来。他只要有时间,手中有旧布,不管五颜六色,都要自己动手,叠加到一件衣服上去。所以,他一年四季所穿的那件上衣,特别厚实,也五颜六色,应有尽有。其实,裤子的款式也相同,只是没有上衣那么厚实,略显单薄罢了。可他还有一大特点,一年四季只穿草鞋不穿鞋,下雪天就是脚趾被冻得通红了,也只穿草鞋。

我小时候只觉得他疯疯癫癫的,加上穿戴的奇特,总认为他是一个怪物,远远地躲着,不敢靠近他。可从面部五官结构的线条来观察,时而从他的眼神和面部表情中,又流露出一丝丝不易察着的聪慧。和一种大彻大悟的灵气。

后来据长辈们讲,春岩癫子是下排院人,解放前家庭殷实,吃穿用度不愁。可他自小也灵性,也很好学,曾跟一位跑江湖的河南人学过一段时间的耍魔术,还说他是学耍魔术癫了的。也有人说,春岩癫子是看《五公经》,走火入魔癫了的。究竟是怎样癫了的,我也只是道听途说,无法证实。不管怎样,只知道他不是天生的癫子,这就对了。

我们小时候,经常会在外面路上碰到他,有人问他时,都是说去瓦屋塘,他有一个至亲在瓦屋塘。特别是五黄六月,太阳如火的时候,春岩癫子仍然还穿着那厚厚的衣服,有很多好心人提醒他:“春岩,热天哩,还穿那么厚做什么,脱了外面那件厚衣服,凉快的。”他总会说:“冒脱得,衣服厚的太阳就冒晒得进的。”这就是对你的回答了,也就是他所特有的逆向思维。

你当着他的面,不可喊他“春岩癫子”,如喊他春岩癫子,被他听见了,他就会故意装疯疯癫癫同你扯皮,直到你认输为止。我们小时候,一群小伙伴,去担柴时与他交会,已走过十来丈地了,大家商量齐声大喊“春岩癫子”。谁知他听到后,张牙舞爪,做恐怖状就来追赶我们。直到回追了一里地外,追不上了才罢休。

我听一个比我大几岁已经逝去的堂叔讲过,他曾经看到过春岩癫子耍魔术。他手中拿着一根稻草,对他说:“你看着,我要教这田霸凼里有鱼。”只见他把手中的稻草,一小截一小截的用指甲戳断,丢进田霸凼的流水中,不一会儿,竟然有几条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忽见他双掌一拍,小鱼又不见了。忽见他双掌一拍,小鱼又来。如此反复,屡见不鲜。最后他双掌一拍,口中嚷道:“去吧!”然后就真的不见了。是真是假,我也是小时候听堂小叔说过,当时也无法去证实,也就认为他真有其技能吧。

我也还听这逝去的小堂叔说过,那年他已经十五六岁了,有一次他一个人,在“仙印脚”田冲冲里,背起篮篮寻猪菜,被春岩癫子吓得半死。春岩癫子看花了眼,只认为背篮篮寻猪菜的就是女孩,特地走到田径上张开双臂来箍他。他见状怕得要死,连猪菜篮篮都丢了,拔脚就是冒要命地跑,才跑脱。

其实,这小堂叔,性格也有点中性,人又嫩皮细肉的,身材也长得纤细,说话怕痛一样,也是低声细语。背着一只猪菜篮篮,不认真辨认,也的确有几分像女孩。说句呷得咯话,平时其它的人,在远处看他,也有人觉得他就是个女的,也就难怪春岩癫子雄雌不分了。但春岩癫子特地走到田径上来,是来吓唬他,还是对他有兴趣,也就不可而知了。

春岩癫子所在的S大队,那个时候在全公社来说,应该要算个富裕大队了。本来只要坚持出工,他的生活就会过得很好。人精神正常时,出出工,也到大山挡风坳去担担柴,生活也还能自理。如不正常时,就疯疯癫癫,倒就成了个四方游僧,走出去,东游西荡,出路游路。但他从不开口乞讨。只是好心人看到他可怜,给他盛碗饭呷,呷了饭后,他也会把饭碗送回,嘴巴上虽然不说感谢,但眼神里还是流露出一种感激之情。

好久没看到春岩癫子了,可能是四清后期或文化大革命初期了。只听人说:“春岩癫子是呷牙齿痛的药,闹死的[1]。”据说,春岩癫子晓得很多“明单子”[2],经常在田边地头寻些草药回来治病。有些草药既能治病也能害命,特别是牙痛,他要杀虫止痛,就是有毒类的草药了。用对了,病好了。用错了,过量了,也就没命了。那么他就是自己是凶手,自己杀死了自己。

黄土坑当时一个家喻户晓的知名人物,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去了。不管怎样,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人的记忆里,印象还是比较清晰的。


2020.12.9.于家乡


注释

[1]闹死的:方言。闹是谐音。药死的意思。

[2]明单子:方言。农村里指医药秘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杀虫   菜篮   瓦屋   草鞋   好心人   单子   厚实   小人物   田径   草药   稻草   小鱼   魔术   小时候   手中   衣服   年代   农村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