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一一离别情怀

与三尺讲台一别,不觉就五年有余。刚离岗时并不觉得怎样珍惜,离开久了,时儿也会产生一丝丝挥之不去的怀念。

当你离开单位,离开了那朝七晚五作息制度的约束。你就成了闲人野鹤,虽可自由飞翔,云游四海。但也不时回忆过往生活,几多往事,有些片断,也还真的值得回味。

刚参加工作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未,至今已经四十年了,在四十多年前,正是人口高度澎涨的时期。每所走过的学校都有一百多将近二百来学生,全体教师都在废寢忘食,夜以继日地为四个现代化培养人材。在这种教育思想和精神指导下,大家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早读,晚自习都进教室辅导。备课、改作业有时会战斗到月满西楼。有时已经人疲马困,但一想想身上的责任,又会为之一振,洗把冷水脸,又会再接再厉。如此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大有为革命鞠躬尽鞠,死而后已的精神。

上世纪七十年代未,教师队伍还是由多国部队组成,有公办教师,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和临时代课教师组成,代遇也随着身份各异。我们公办教师代遇最好,八十年代初期刚参加工作的工资也仅四十五元一个月。民办教师每月工资只有十几元,还不能算工资,只能算生活补贴,好就还好在当时的民办教师,按农村人口分配到了责任田,责任山和自留山。虽然辛苦点,可也还有另外一个望头。代课教师每月三十元,工资虽低,物价也低廉,每餐一角四分钱,也能吃到三两米饭和豆腐小菜。

那时每星期是五天半制,星期六半天课,下午可以回家,星期日晚上不管你是本地人或外地人,本县人或外县人。因为那时绥宁教育还不发达,还有很多洞口和武岗师范毕业的学生分配在我县工作。但不管你是那里人,也不管你的距离远近。一定要返校。不然当旷工处理,同事们也都把名誉看得很重,没有特殊情况,极少有迟到情况出现。在执行制度的同时,是本地的还好办,如果是外地或外县的就太为难他们了,只能在家停留一晚,就得赶回。

那时虽然工资不高,生活条件艰苦。但同事间也其乐融融,无课聚聚,聊聊天南海北,所见所闻,也不时避开学生,寻寻开心,讲讲笑话,编编黄段子,弄得哄堂大笑,尽兴而归。

不少晚饭期间,邀三,二好友,备点小酒,煮块腊肉,放点拍碎骨头的腊黄蛙,推杯换盏,喝个醉眼朦胧,天马行空海聊,其情其景,虽时过境迁,仍然时时重现,难以释怀。

2016.5.14.写於武陵.溪布街


视频加载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外县   责任田   绥宁   民办教师   死而后已   夜以继日   情怀   难忘   分配   工资   精神   情况   制度   教师   责任   学生   旅游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