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名开国女将校

来源:网络佚名

回顾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有4666名女军官被授予准尉以上军衔,其中将官1人、校官43人、尉官4622人。以后经过1961年、1962年、1963年和1964年4次晋升军衔,先后被授予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军衔的女军官约有70多人。这70多人成为永载史册的开国女将校,她们无愧为芳华绝代的巾帼英豪。本文介绍其中72人。

72名开国女将校

1.李贞少将(1908~1990),湖南浏阳人。开国上将甘泗淇的夫人。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曾任红六军团组织部部长、红二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八路军妇女学校校长、晋绥军区政治部秘书长、第一野战军政治部直属政治部主任等职。1951年入朝作战,任志愿军政治部秘书长。

72名开国女将校

2.林月琴大校(1914~2003),安徽金寨人。开国元帅罗荣桓的夫人。1929年参加立夏节起义。1931年参加红军,曾任红四方面军后勤供给部妇女工厂厂长、妇女工兵营营长。抗日战争期间,先后在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第115师政治部、山东军区司令部等处任职。解放战争期间,创办东北野战军干部子弟学校,任校长。建国后,任军委总政治部主任办公室副主任兼罗荣桓元帅办公室主任,总政干部部顾问。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3.毛诚大校(1915~1995),吉林伊通人。1933年9月在中共满洲省委做秘密交通及发行工作,次年冬被派往苏联方共产主义苏联大学学习,1937年归国后,任中共中央社会部秘书长、中共哈尔滨市委社会情报部部长等职。1955年后曾任总参谋部联络部副部长、中共中央调查部副秘书长、中共吉林市委书记、中共吉林省委党校校长、吉林省政协副主席、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1960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4.王长德大校(1916~1971),四川阆中人。开国大将谭政的夫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年代曾任中共四川省委川北道委巡视员、红四方面军川陕工农红军总医院连长、抗日军政大学政工员、东北军区后方医院政治处主任、东北军区政治部干部部干事、第四野战军政治部政治处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干部子弟学校校长、国务院城市建设总局人事处副处长、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副馆长等职。1960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5、萧月华大校(1913~1983),广东大埔人。土地革命战争初期曾任工农革命军第15团民运干事、中央苏区少共中央局干事等职。1933年与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结婚,1938年与李德离婚。此后曾任中共陕甘宁地委妇女部部长、中共热河承德市区委书记、哈察尔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湖南省公路厅办公室副主任等职。1960年调回部队,任湖南省军区军法处处长。同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6、陈斐然上校(1917~1989),湖南平江人。开国上将傅秋涛的夫人。1934年参加革命。曾任湘鄂赣省委机关团支部书记、新四军教导队副排长、新四军第七师卫生部副协理员、山东鲁南军分区政治部指导员、山东分局直属机关组织科副科长,解放军总参谋部办公厅正师职秘书。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7、陈真仁上校(1919~2006),陕西宁强人。傅连暲中将的夫人。1934年参加红军。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六路围攻、红四方面军长征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离休前曾任解放军总后卫生部顾问。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8、丁志辉上校(1918~1980),江苏无锡人。刘德懋大校的夫人。1939年参加新四军。战争年代曾任旅休养所所长、师后方医院院长、军卫生部医务主任,在黄桥、辽沈、平津等战役中救治大批伤病员,被评为“模范党员”“模范医务工作者”“模范女干部”。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医疗手术队队长。后任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1960年晋升上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9、董其采上校(?~2005),开国中将李作鹏的夫人。1939年参加八路军。开始担任医生、休养所所长。解放战争期间,任第四野战军机关卫生所所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武汉高级步校医院院长、解放军第161医院院长、武汉军区总医院副院长、海军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1964年晋升上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10、郝治平上校(1922~ ),河北临漳人。开国大将罗瑞卿的夫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曾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任秘书、政治指导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公安部党委办公室主任、总参谋部罗瑞卿办公室主任、总参政治部顾问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11、何锐上校(1917~1972),陕西宁强人。开国少将袁克服的夫人。1935年参加红军。曾任中央卫生部门诊部商店主任、冀南军分区司令部四科副科长、吉东军分区管理股副股长、湖北野战医院副院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军委直属疗养院副院长。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12、胡朋上校(1916~2004),山东莱阳人。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曾任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戏剧队副队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参加拍摄的影片主要有《钢铁战士》《白毛女》《智取华山》《回民支队》《战上海》《烈火中永生》《槐树庄》《山重水复》等,1958年任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编导、艺术指导。1969年后调北京军区政治部宣传部任创作员。1958年被授予上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13、李瑞麟上校(1901~1988),河南项城人。1929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曾创办妇产科医院和助产学校。1947年在上海同德医学院任教授兼南洋医院主任医师。1953年任第二军医大学妇产科教研室主任兼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1961年12月参加解放军,并被授予上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14、李中秋上校(1926~1965),四川达县人。1935年参加红军。到陕北后先在延安文工团工作,后调军委总部做通信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党总支书记、沈阳军区训练大队大队长。1960年被授予上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15、刘坚上校(1919~2005),四川通江人。开国中将杨梅生的夫人。1932年参加红军。曾任延安抗大区队长兼军事教员、通讯学校指导员、新四军支队教导大队女生队队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湖南军区干部部福利科科长、省军区干部子弟学校校长、省军区后勤部副政委、广州军区直属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16、彭素上校(1916~1992),安徽金寨人。1929年参加红军。曾任红十师医院药局主任、红四方面军总医院药局主任、八路军留守兵团卫生部司药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总参谋部三部直属医院副院长、解放军302医院副院长等职。1957年被授予上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17、权卫华上校(1919~2002),四川阆中人。开国少将李基的夫人。1933年参加红军。曾任区妇女部巡视员、少共妇女部部长、延安县妇联主任、东北民主联军骑兵纵队后勤部政治指导员、北平市公安局社会部外情股长。新中国成立后,任湖南军区后勤部干部科副科长、农业大学人事室主任、工程兵司令部直属政治部副主任、工程兵政治部研究员等职。1961年被授予上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18、王新兰上校(1924~ ),四川宣汉人。开国上将萧华的夫人。9岁参加红军,11岁随红四方面军长征。曾任红四方面军红四军政治部宣传员、红四军政治部宣传队分队长、八路军115师政治部新闻电台台长、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部秘书处秘书、总政治部机要科副科长、总政治部专家工作室主任、交通部外事处处长、总政治部秘书处副处长、总政治部主任办公室副主任、军委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兰州军区后勤部副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19、吴朝祥上校(1918~1998),四川通江人。1932年参加红军。曾任妇女独立团营长、中国女子大学校务处副处长、辽东军区第二野战医院政委、辽东军区卫生部政治处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直属供给处政委、中南军区后勤部生产部军工医院政委、武汉军区总医院副政委、湖北省军区后勤部副政委、湖北省军区顾问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20、谢荃上校(1912~1970),广东信宜人。1938年8月由广州奔赴延安参加革命,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改读军医大学,毕业后到八路军359旅卫生队工作。解放战争期间曾任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野战医院院长、山东兵团野战医院院长、第七兵团军医一院副院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军委工程兵卫生科科长、武汉军区后勤部卫生科科长等职。1957年被授予上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21、叶群上校(1917~1971),福建福州人。开国元帅林彪的夫人。1935年在北平参加“一二·九”运动。1938年到延安,任中国女子大学组教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第四野战军司令部任参谋、秘书、编译。新中国成立后,任教育部普教司副司长、林彪办公室主任。她参与了林彪集团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1971年随林彪出逃时身亡。1973年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1960年晋升上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22、余伟上校(1910~1983),湖南平江人。何德全中将的夫人。1930年参加红军游击队。曾任湘鄂赣省苏维埃总工会女工部部长、湘鄂赣省妇女部科长、东北军政大学五团女生队大队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解放军第22步兵学校政治部直工科科长、中南军区公安军后勤部政治处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23、周东屏上校(1917~1997),安徽六安人。开国大将徐海东的夫人。1932年参加红军,曾任红25军军部医院护士长、新四军第四支队机关党总支书记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军委办公厅秘书、总参管理局顾问。1960年8月被授予上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24、常凯中校(1924~2014),山东泰安人。1938年参加革命。曾在在鲁中军区四师政治部、华野八纵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中国驻匈牙利、保加利亚、法国大使馆工作,任三秘、二秘、一秘。回国后任总参谋部二部资料室任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25、杜启远中校(1918~2003),河南杞县人。开国上将李天佑的夫人。1936年参加革命,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广西工业厅办公室主任兼计划处处长、中央机械工业部处长、江苏省工业厅副厅长、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办公室主任、总参谋部三部政治部副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1962年晋升中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26、范景明中校(1922~2016),河北阜平人。开国中将王宗槐的夫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曾任干事、队长、军医、卫生所所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总参谋部第二门诊部任主任、总参谋部三部门诊部主任、总参谋部三部卫生处处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1960年晋升中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27、冯苏中校(1921~),四川万源人。开国少将汤池的夫人。1933年参加红军。曾任妇女独立团连长、抗大供给部经理处政治协理员、冀热辽军区供给部经理处政治协理员、东北军区军工部经理处人事科科长、第12兵团后勤部经理处人事科科长、湖南省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等职。1960年被授予少校军衔,1963年晋升中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28、冯明英中校(1916~1999),四川巴中人。开国上将王宏坤的夫人。1933年参加革命。曾任红四军政治部任民运干事、八路军冀南军区政治部保卫干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保卫干事。新中国成立后,任海军政治部保卫部任干事、海军直属政治部群众工作处副处长等职。1962年被授予海军中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29、何曼秋中校(1919~2014),四川江油人。开国少将张汝光的夫人。1935年参加红军。曾任八路军第120师卫生部医生、晋绥军区卫生部医生、第4野战军部副处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卫生部训练处长、总后卫生部妇幼卫生保健处长、军事医学科学院情报资料处处长、军事医学科学院副军职顾问等职。1955年被授予军医中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30、胡敏中校(1922~2015),陕西长安人。开国中将邱会作的夫人。1937年7月参加八路军。曾任军医、护士、总后勤司令部办公室主任。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31、黄海云中校(1918~ ),四川梓潼人。开国少将赖春风的夫人。1935年参加红军。曾在红军医院当护士,长征中两爬雪山,三过草地。新中国成立后转业到地方工作,1960年重回部队,任广州军区干部部福利科副科长、科长等职。1960年被授予中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32、姜平中校(1925~ ),湖南湘乡人。开国上将贺炳炎的夫人。1937年参加红军。曾任成都军区门诊部主任、总参门诊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1960年晋升中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33、金瑞英中校(1918~2005),上海市人。开国少将马文波的夫人。1936年参加红军。战争年代历任干事、行政秘书、副科长、科长等职。1955年转业到地方工作,任煤炭工业部设计管理总局组织部部长、林业科学研究所森林研究办公室主任等职。1960年重回军队工作,任总参谋部某部副处长、顾问。1961年被授予中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34、李凯中校(1919~),河北藁城人。1938年参加革命。曾任南宫县妇救会宣传部长、藁城县妇救会主任。1938年秋起先后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中央军委三局无线电学校学习,后到军委二局工作。1954年任北京市建筑工程局党委副书记兼党委办公室主任。1960年起先后在广州军区三局、总参三部二局工作。1961年被授予中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35、李玉兰中校(1920~2015),四川营山人。开国中将张令彬的夫人。1933年参加红军。曾任红四方面军医院看护、冀察热辽军区后勤部司令部政治指导员、总后政治部直工部家属工作科副科长、总后管理局政治处副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36、刘奇中校(1918~2018),山东沂南人。1938年参加革命。战争年代,曾任八路军山东军区卫生部医助、鲁中军区野战医疗二所所长、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野战医疗二所所长、第26军78师卫生科副科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第26军78师医政科科长、华东军区第七野战医院医务处主任、解放军第三政治干部学校卫生科科长、解放军第81医院内科主任、第82医院院长、南京军区后勤部卫生科科长、后勤第16分部卫生处处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37、刘子文中校,四川成都人。李开湘少将夫人。1916年11月11日出生,老八路,1936年参加革命,医务工作者,曾是白求恩的助手,建国后任总后勤部第321医院任副院长,1955年晋升中校军衔,2006年12月20日逝世。

72名开国女将校

38、柳星中校(1916~ ),河南唐河人。开国少将秦光远的夫人。1938年参加革命,曾任解放军161医院副院长等职。被授予中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39、吕亦文中校

72名开国女将校

40、潘家珍中校(1915~1975),四川通江人。开国少将刘子云的夫人。1932年参加红军。曾任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第一连连长、陕北宜川县妇女部部长、八路军120师715团政治处特派员、120师后勤部特派干事。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解放军61医院政治协理员、湖南省军区政治部直工处副处长。1961年被授予中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41、秦仪华中校(1919~2009),四川平昌人。开国少将孙仪之的夫人。1933年参加红军。曾任哈尔滨卫戍医院任医生、第四野战军卫生部医政科科长、海军后勤卫生部干部处处长、总后卫生部儿童保育处处长、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处处长等职。1960年被授予中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42、阮若珊中校(1921~2001),河北怀安人。1939年参军。曾任八路军山东军区文工团创作员、辽东军区文工团教导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南军区战士话剧团团长、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团长、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等职。1961年被授予中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43、史凌中校(1923~ ),江苏江都人。开国少将廖政国的夫人。1939年参加新四军,曾任新四军挺进纵队医院护士长、第一师一旅后方医院休养所所长、第三野战军总留守处疗养大队长、华东人民医院卫生科科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第20军军直后勤卫生主任、军事学院门诊部内科主任军医、第85医院副院长、江苏省军区后勤卫生处处长、江苏省军区后勤部顾问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1963年晋升中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44、史群英中校(1922~2014),四川旺苍人。1933年参加红军。曾任护士、司药、医生、卫生所所长、保育院院长,海军411医院副院长,海军直属政治部干部处副处长、海军司令部政治部秘书处处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1960年晋升中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45、田华中校(1928~ ),河北唐县人。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1940年参加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开始演艺生涯。1950年在长春电影制片厂主演处女作影片《白毛女》,获得文化部颁发的金质奖章。1959年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1964年晋升中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46、杨炬中校(1921~ ),湖北南漳人。开国大将王树声的夫人。1938年8月赴延安。曾任延安中央门诊部医生、湖北省军区卫生科副科长、北京海淀区卫生局防疫科科长、军事科学院门诊部主任、二炮后勤部卫生部防疫科科长、解放军304医院副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1962年晋升中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47、余光中校(袁渊少将的夫人)

72名开国女将校

48、张苏中校(1921~2007),四川云阳人。开国少将李定灼的夫人。1933年参加革命,曾任抗大学区队长、冀南军区司令部政治协理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党委副书记、解放军161医院政委、武汉军区总医院副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49、赵政中校(1922~ ),江苏昆山人。1941年参加新四军。曾任军医、医疗所所长、医疗队队长、手术队队长、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1961年晋升中校军衔。

72名开国女将校

50、陈联少校(张雍耿少将的夫人)

72名开国女将校

51、戴觉敏少校(饶正锡中将夫人)

72名开国女将校

52、杜影少校(贺晋年少将的夫人)

72名开国女将校

53、窦克少校(郭天民上将的夫人)

72名开国女将校

54、范景阳少校(易耀彩少将夫人)

72名开国女将校

55、郭长春少校(白志文少将夫人)

72名开国女将校

56、侯正芳少校(毛普安大校夫人)

72名开国女将校

57、李光少校(欧阳辉大校的夫人)

72名开国女将校

58、李光明少校(谭冠三中将的夫人)

72名开国女将校

59、李蓝丁少校(苑化冰大校的夫人),又名李兰丁,原名李一冰。1923年10月23日出生于海宁县郭店镇,后随家移居上海。1941年,从上海同德高级助产学校毕业后,到八江口参加了抗日游击队(不久编为新四军十八旅),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被华东军区授予一级人民英雄称号,并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1955年获独立自由奖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独立功勋荣誉章。2007年12月24日,李蓝丁在北京病逝。

72名开国女将校

60、李则文少校(张步峰少将的夫人),河北省玉田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冀鲁边军区卫生部医助,二所医生,鲁西军区卫生部医生,344旅卫生处医生,冀鲁豫军区直属卫生所所长,卫生部科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冀鲁豫军区卫生部医务科副科长,晋冀鲁豫军区卫生部门诊部主任。建国后,任西南军区卫生部副科长,云南军区保育院院长,解放军总医院护士学校教务主任,总后勤部第四军医大学护士学校副校长。

72名开国女将校

61、路伟少校(1916-2010),原名许寿宜,又名许海潮,江苏省无锡县人。1938年夏参加革命,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授予大尉军衔,1958年晋升少校军衔。离休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药局主任。

72名开国女将校

62、马忆湘少校(晏福生中将的夫人),1923年生,老红军战士、作家女,土家族,湖南省永顺人,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第二方面军总医院看护,参加长征;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关中分区妇联副主任,在关中大生产运动中获劳动英雄称号,1945年入中央党校学习,同年随八路军三五九旅赴东北,任旅卫生部政治指导员,建国后,先后担任任广州军区通信总站、军区司令部管理局副政委等职务,著有长篇小说《朝阳花》。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还获得延安劳动模范、劳动英雄等称号。2016年9月11日在广州逝世,享年93岁。

72名开国女将校

63、孟瑜少校(1920-2009),开国少将龙飞虎夫人。原名李翠芝(曾用名:李秀春),四川阆中人。1933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万源保卫战、鹰龙山遭遇战等,任通江妇女独立营战士、班长、排长。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三过草地,两过雪山。到延安后任中央军委办公厅生产处协理干事。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兼新四军)驻武汉、桂林、重庆办事处和中共中央驻南京代表团工作人员。解放战争期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八军八十二师后勤部政委,参加渡江、淞沪、进军福建、闽北剿匪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福州军区司令部直政科副科长。1981年3月按正师职待遇离休。1955年授予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72名开国女将校

64、史导少校(王秉璋中将的夫人)

72名开国女将校

65、孙惠少校(李坡大校的夫人),1919年3月30日出生于常州溧阳别桥镇,曾在溧阳县城就读中专学校。1938年11月在溧阳参加新四军,随后赴皖南泾县新四军教导总队学习。皖南事变前夕奉调到江北指挥部,后在新四军二师任文化教员、宣传干事、医政股长等职,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与时任新四军二师五旅卫生部长的李坡结为夫妇。1950年11月,时任志愿军九兵团卫生部副部长的李坡随兵团部机关入朝参战,孙惠将三个年幼的孩子(其中大的6岁,最小的刚满周岁)交给自己的母亲,毅然决然要求入朝参战。从朝鲜回国后,就读于中国协和医学院,1955年毕业后任南京军区第八一医院医务部主任,同年被授予少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1958年转业地方工作,任南京医学院医疗系主任兼江苏省工人医院副院长,离休后享受副省长级医疗待遇。2011年8月11日在南京逝世,享年92岁。

72名开国女将校

66、汪荣华少校(1917年2月4日—2008年5月27日),刘伯承的夫人,安徽省六安县郝家集(今六安市裕安区郝家集)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参加革命,1931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秋随红四方面军主力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12月入党。历任红四方面军十二师政治部宣传员,四川省委妇女部巡视员,四川省苏维埃政府邮政局副局长,一二九师随营学校青年队教员、供给部政治处指导员、直属政治处组织干事、司令部供给处党支部书记兼分支委员,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军政处干部科参谋,西南局干部子弟学校教员,高等军事学院秘书,刘伯承同志处秘书,中央军委办公厅顾问等职。2008年5月27日17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72名开国女将校

67、王苹少校,原名王光珍,1916年9月2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毕业于南京中等高中师范科,中国第三代电影导演,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电影女导演。1950年进入总政文化部电影处。曾参演《无限生涯》《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影视作品,后开始担任导演,执导了《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柳堡的故事》《我们是八路军》等影视作品,并凭借《槐树庄》获第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导演奖等奖项。1990年12月28日病逝,享年74岁。

72名开国女将校

68、王蓁少校

72名开国女将校

69、吴继春少校(詹化雨少将的夫人)(1915-2001),河南新县人,1930年参加革命,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曾任河南省罗山县宣化店指挥部医院医务主任,新四军二师四旅被服厂党支部书记,第三野战军二十五军供应站营业股股长,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家委会党支部书记,西藏军区政治部直工部干部科科长,福州军区直属政治部机关工作科科长。

72名开国女将校

70、阎玉珍少校(何德庆少将夫人 )

72名开国女将校

71、杨磊少校

72名开国女将校

72、叶德荣少校(刘景晏大校的夫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司令部   卫生部   延安   将校   大校   中校   少校   军衔   少将   上校   军区   红军   夫人   政治部   主任   医院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