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和向三立谈到杨开慧被害:其实她可以不死啊!读之含泪

来源 老兵读史

1949年11月13日,来北京不到一个月的向三立,在中南海丰泽园见到了毛主席,这次会见时间长达6个多小时。

向三立是向理卿的第三个儿子,向理卿是杨开慧的母亲向振熙老人的大弟弟,也就是杨开慧的舅舅。向三立是杨开慧的舅家表弟。

1949年8月10日,即长沙和平解放后的第6天,毛泽东致电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向杨老夫人及其他亲友表示问候。向三立闻讯后欣喜地跑到杨家,看到了这份电报。然后,同年近八十的姑母向振熙、表兄杨开智商量,准备上北京向毛主席表示祝贺。

他说:“我以前多次想参加革命,几次去延安都没去成。现在解放了,我终于能够到北京去了!”杨开智母子二人也都表示同意。

毛主席和向三立谈到杨开慧被害:其实她可以不死啊!读之含泪

去北京之前,向三立给毛岸英写了一封信,陈述自己去北京的想法。但毛岸英托人捎信:“北京人多事杂,希望你在长沙找到工作,暂时不要来北京。”

但当这个消息带到向家时,向三立已经动身去了北京。

到北京后,向三立住在三福旅馆,当即给毛主席和毛岸英分别写了一信,告知自己来京的目的和打算。一个礼拜后,收到信的毛岸英立即到三福旅馆找向三立。

多年未见,今日一见,格外亲切。

向三立向毛岸英表露了想在北京工作的想法,毛岸英还是劝他回老家工作,但向三立言辞恳切,毛岸英答应了给他尽量安排。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各部门都在组建中,最后在毛岸英的帮助下,会打算盘的向三立来到了新组建的中央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从此,他在国家机关担任了一名普通的财会工作人员,直至离休。

一次,毛主席宴请向三立到中南海。席间,同向三立问起了向钧被捕和牺牲的情况,并谈了向钧在衡山工作时的积极表现,他对向钧的牺牲表示惋惜。

毛主席和向三立谈到杨开慧被害:其实她可以不死啊!读之含泪

向钧

向钧是向三立的大哥,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过。中共湘潭县委书记和衡山县委书记。

1927年冬天,由于叛徒出卖,在长沙被捕。

在狱中,敌人对他动用种种酷刑,都没有使他屈服。向钧忍着剧痛,写下了一篇讨伐国民党反动派屠杀工农、推残革命的檄文。

1928年1月24日,向钧被杀害于长沙。

在行刑那天,向钧脚戴重镣、步履艰难,面对群众他大声宣讲“革命必胜,反革命必败”的道理。凶狠的刽子手用刺刀截破了他的嘴唇,企图封住他的口。

然而,他仍然张着流血的口从容走向刑场,不停地高呼“打倒蒋介石”,“共产党万岁”,然后英勇就义,年仅22岁。

毛主席和向三立谈到杨开慧被害:其实她可以不死啊!读之含泪

在与向三立的交谈中,毛主席渐渐地开始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

他首先谈到自己的母亲,他说:“我小时候在家里,母亲对我非常好,她心地善良、为人厚道、同情穷人,常常和我背着父亲接济那些生活困难的亲戚和穷苦人。我离开家乡后,母亲得一种病,叫淋巴腺炎,脖子上长着瘤子,全身奇痒,这病现在并不难治,可惜那时候医学不发达,没有药物治疗,母亲就那样过早地去世了!

向三立被毛主席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深深地感染了,他说:“主席,您不必难过!您没有辜负您母亲的希望。您母亲若是九泉有知,一定会感到欣慰的!

毛主席和向三立谈到杨开慧被害:其实她可以不死啊!读之含泪

毛主席沉默了一会儿后,又谈到了自己的父亲。他说自己的父亲勤劳俭朴,精打细算,善于持家。但为人固执、严厉,吝惜钱财。他每天起早贪黑,自己推脚车,贩运粮食,为家里积攒了一些钱财,他会做生意,那时候经常贩卖谷米,运到湘潭、长沙去销售,运货回来,销售给乡亲们。赚的钱,用来买田、放高利贷、利滚利。只几年,毛家就发了,由几百银洋发展到十几亩田,几十亩田,成了当地的一个富户。

毛主席继续说:“父亲对我们总是叫我们劳动,很严厉,不准我们躲懒,并说他辛辛苦苦地劳动都是为了发家致富。都是为了替我们兄弟造福,可我们都没有继续他的财产。父亲真是用心良苦啊!”

说到这里,毛主席深情地对向三立问道:“你知道韶山那边的情况吗?我家那座房子还在不在?是不是破了?”

向三立说:“听韶山的人说,那房子还在。过去国民党没收了,现在人民政府又收回来了,并且作了一些修理。”

毛主席点点头,又谈到给家里划成分的事情。他说:“我家里过去很穷,祖父是贫农。到父亲手里,积攒了一些钱财,买了一些田,家里逐渐富了。我父亲可算是一个富裕中农……”

“主席家总不能划富农吧!”向三立说。

“不对!我们应当实事求是,按政策办事,该划什么成份就划什么成份。”毛主席郑重地说。

向三立见毛主席陷入沉思,便问道:“主席是不是想家了?想回家去看一看?”

“是的!”毛主席深情地说:“我很想回去看看,只是现在没有时间。新中国刚成立,百业待兴,有很多事情要做。下一步怎么走,还有待研究和探讨。总之,要把国家治理好,暂时没有时间去考虑别的。”

国家初定,共和国还有许多大事需要毛主席去操劳。

毛主席接着谈到自己的一些经历,如自己是怎样走出韶山冲的,怎样到长沙去读书的,受过哪些老师的影响。

毛主席和向三立谈到杨开慧被害:其实她可以不死啊!读之含泪

他说:“杨怀中先生(杨昌济)其实是个伦理学家。他留学多年,在日本,德国念了不少书,治学严谨,在逻辑学,伦理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对王阳明的理学也有很深的研究,他是一位好老师。” 接着,毛主席谈到理学渊源,从胡安国、周敦颐谈到朱熹、张械,谈到王阳明等等。

向三立对毛主席的学识深表赞赏,他说:“杨姑爷在世时酷爱读书、藏书,去世后没留什么家产,却留下了不少藏书。原来,1937年抗战之前,杨姑爷还留有不少书,放在板仓那座阁楼上。我过去到板仓去,常见到那些书,都是很有价值的书。”

毛主席忙问道:“那些书还有吗?”

向三立说:“解放后我就不知道了。”

毛主席说:“哪些书如果散失了,多可惜啊!”

毛主席又把话题转到杨开慧身上。

毛主席和向三立谈到杨开慧被害:其实她可以不死啊!读之含泪

毛主席说:“开慧是很坚强的,为了革命,她献出了生命。其实她可以不死啊,但是为了坚定的信念而壮烈牺牲,是了不起的,死得光荣,死得其所!”

“开慧是怎样牺牲的?她牺牲时,你在哪儿?”毛主席又问道。

向三立回答说:“霞姐牺牲时,我才13岁,在板仓附属实业高小上小学。”

紧接着他又并谈了杨开慧被捕的经历及家人营救的情况,但没有提姑妈向振熙去南京找章士钊、蔡元培等国民党元老营救杨开慧的情况。

他说:“霞姐带岸英兄弟到我家住了一年多时间,住到1930年,其间何键几次派人追捕,均躲脱了。后回板仓去了。不久,她就被何键逮捕了。同年10月,被杀害在长沙浏阳门外的识字岭。” 毛主席听了,不禁黯然神伤,沉默不语。

过了一会儿,毛主席抬起头来,沉痛地对向三立说:“开慧要是在你家,就不会出事的啊!”

向三立会意地点了点头:“是啊,如当时霞姐不回板仓,继续在石洞住下去的话,多少受一些保护,不至于那么容易遭到何键的包围、逮捕,乃至杀害。可她不想连累向家,更不想亲或为她而担惊受怕,毅然带着孩子回到了板仓。”

杨开慧万万没想到,何键出于对毛主席,对红军的刻骨仇恨,竟会像疯狗一样对她下此毒手,甚至连孩子都遭一起逮捕……

毛主席还谈到炊事员贺子安的诚实,女保姆陈玉英的坚贞不屈等等。

对于几十年前的往事,他能历数不忘,娓娓道来,真叫人难以置信,这使向三立感慨不已。

毛主席和向三立谈到杨开慧被害:其实她可以不死啊!读之含泪

毛主席与杨开慧一起度过了那段最美好的时光。杨开慧至死都眷恋着他,他也终生思念着这位至爱的妻子。

1950年,毛主席接见杨开慧的堂妹杨开英时,曾满怀深情地赞扬道:“你霞姐(杨开慧的小名)是有小孩子在身边英勇牺牲的,很难得啊。”

1957年5月,毛主席写了《蝶恋花答李淑一》一词,寄托对杨开慧的无限怀念之情: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骄杨”即是对杨开慧的热情赞美。

1962年11月,杨开慧的母亲杨老太太在长沙谢世,毛主席寄去500元钱作奠礼,同时致信杨开智:杨老夫人葬仪“可以与杨开慧同志我亲爱的夫人同穴”。可见毛主席对杨开慧的思念之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韶山   衡山   湘潭   姑爷   长沙   钱财   国民党   北京   牺牲   家里   父亲   母亲   情况   时间   旅游   工作   杨开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