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有序推进清明群众祭扫服务保障工作

北京之前为了更好地保障市民祭扫安全,需要市民提前预约,而且一次最好不超过5个人,这是出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需要。最近,密云区也专门召开2021年清明节群众祭扫工作会议,这些与会人员都先参加了北京市清明节服务保障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从这里可以看出,北京市与各区,都十分重视清明节的祭扫服务保障工作。

北京还呼吁大家可以进行网上祭扫,平台提供一些祭扫设备。这也是为了疫情防控安全,当然也是在进行移风易俗。即我们在清明节的祭扫工作,是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的。这其实也是告诉我们,祭扫是一种仪式,是一种形式,是一种习俗,需要辩证地看待。至于对祭扫的重视,可能还不如生前对老人更好一点,尽到孝心才是最好的。当然,目前看,很多市民还是会选择传统的祭扫方式,所以密云区加大各种保障制度,比如说做好工作预案,细化工作措施,严格按照“两明确、五严禁两停用、两确保”抓好落实。同时,需要强化安全管控力度,这一是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安全管理,一是担心不小心引发火灾问题。为了确保祭扫顺利,需要在交通上进行专门服务,同时需要多个部门要依法行政,联合执法,坚决打击利用清明节搞封建迷信丧葬活动等行为。所以需要加强宣传引导,让大家文明祭扫。这样的管理方式,很温情,很有序,也很有针对性,所以效果也会很好。

说起如何针对清明节祭扫问题,管理部门理应加强引导,需要在管理上多些温情,多些理解。比如说不久前,某地城管局发布通知,严打制售冥纸冥币行为,要求做到“无处可买、无纸可烧”,而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要是“一把手”不作为将被问责。简单说,就是需要所有一把手落实好主体责任,严打所有烧冥币行为。这个消息一出,在网上顿时引发巨大争议,不少网友都认为这种管理方法太粗暴,太简单,太有些想当然。当然,也说明管理部门没有好好站在人民群众角度身上,没有尊重当地风俗。

是的,我们需要移风易俗,引导大家去进行新型的清明祭扫活动,让大家文明祭扫。但是这种祭扫风俗,已经流传多年,没法一下子改过来。所以对于这种移风易俗问题,需要循序渐进,需要慢慢来。管理部门需要考虑民众的接受能力,一边进行宣传,一边进行比较柔性的管理,尽量逐渐减少这种烧冥币情况。但绝对不能一刀切、一棍子直接打死。对于这种民俗习俗问题,一定要慎重,要科学精准,要做好绣花功夫才行。

所以,很喜欢北京对于清明节的文明祭扫的保障活动,很暖心,很关怀,很考虑周全。清明节可能是大家第二重视的节日,老百姓除了春节就是最重视清明节了。因为通过清明节会表达对故去亲人的悼念,大家一起共同缅怀失去的亲人。而且清明节还能够让一个家族更加团结,大家在一起祭祖中,加深血缘关系的联系。所以,清明节很重要。现在一些地方,可能一些人在外工作,春节都没有时间回家,但清明节都基本要回去。就是因为这种祭扫习俗很重要。所以,需要我们管理部门,在制定管理政策时,多些耐心,多些细心,多些暖心。

移风易俗是全国各地面临的共同话题,是管理部门大力推动的,也是民众所期盼与支持的。但这项工作如何开展,依旧需要考虑到更周全,需要建立在社会共识的基础上。比如说,像北京通过疫情防控来呼吁网上祭扫,那么一定会形成一定良好效果。而随着时间进行,这种影响会越来越多,会形成全民风尚,于是这就形成了共识。所以说,如何制造共识,需要徐徐图之,需要久久为之,需要润物细无声之当作。当然,对于违法违规行为,确实需要加大打击力度,双管齐下,齐头并进,就能很好地兼顾尊重民俗与保障安全,让两者取得动态平衡。方为大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密云   移风易俗   工作   北京市   严打   常态   疫情   清明节   习俗   管理部门   北京   风俗   共识   温情   清明   重视   群众   市民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