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香港和内地血浓于水,未来我们永远都盼香港好

引言

回眸历史,香港是中国的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时至今日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

古代——香港和内地同根同源

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处中国南部边陲,位于广东省珠江口以东,濒临南海,全区面积1104.43平方公里,人口约748.25万人(截至2018年末)。香港特别行政区可分为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个部分。香港岛地名,最早见于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37-1619年)郭棐所著《粤大记》一书,该书所载的《广东沿海图》中,标有香港以及赤柱、黄泥桶、尖沙咀等地名。

香港有史记可考的建制沿革始于秦汉,该地区在秦、汉、三国及东晋500多年的时间内,属番禺县管辖。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至唐朝至德元年(公元756年)400年间,该地区属宝安县管辖。

过去香港和内地血浓于水,未来我们永远都盼香港好

《岭海舆图》首图为《广东省全图》,香港属于东莞县

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起,后经历五代、宋、元至明朝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前后800多年间,该地区属东莞县管辖。元朝初年,元朝政府曾在香港设置屯门巡检司,额设巡检一员,辖管寨兵150人,衙署设在门屯寨。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本地区设置官当巡检司,衙署设在九龙半岛的官富寨(今九龙城附近)。

明朝嘉靖年间,南头一带发生饥民抢米暴动,乡绅吴祚曾参与平息暴动,事过之后,吴祚等向广东海道副使刘稳请求在当地建县,众多官绅皆认为当地离东莞县治百余里,管理不便,又常受“海寇”骚扰,纷纷附议。刘稳转详粤督,奏准设立。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从东莞县划出56里、7608户、33971人,成立新安县,县治设在南头。

过去香港和内地血浓于水,未来我们永远都盼香港好

康熙年间《皇舆全览图》图上画出的香港(图中加框处)

清朝初年,官当巡检司衙署年久失修,历任者多借深圳附近赤尾村民居办公,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巡检司蒋振元捐献俸禄购买赤尾村民地,起造衙宇。将驻地正式迁至该地。从明朝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起,到清朝道光二十一(公元1841年)英国开始侵占香港地区为止,该地区一直属广州府新安县管辖。

从嘉庆年间王崇熙等修纂的《新安县志》卷二《舆地图》记载的情况看,官当巡检司管辖的土客籍村庄,大部分分布在今天的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少数村庄,分布在目前的深圳市区内。可见官当巡检司的管辖范围,与目前的香港地区大致相同。巡检司是县以下一级的行政单位,巡检司的设置标志着中央政府对香港地区管理的加强。

综上,在清朝道光二十一(公元1841年)以前,香港和内地同根同源,骨肉相连,同属于一个中央政府管辖,一直是中国领土。

近代——香港和内地骨肉分离

过去香港和内地血浓于水,未来我们永远都盼香港好

琦善与英国拟定《穿鼻草约》

1840年(清朝道光二十年)6月,中英鸦片战争爆发。1840年8月,英国军队占领了位于长江口与杭州湾交汇处的定海,之后英军往北而上,到达天津的白河口。清政府惊慌失措,任命琦善为钦差与英军谈判。1941年1月20日,琦善与英国拟定了臭名昭彰的《穿鼻草约》,条约第一个就是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琦善原则上同意条约,但是割地要求有所保留,需要请示道光皇帝。但是1月26日,义律在双方未正式签约情况下,公布了《穿鼻草约》,并兵占领香港。琦善对于割让香港进行隐瞒,之后被广东巡抚揭发,遭到革职查办。

过去香港和内地血浓于水,未来我们永远都盼香港好

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场景

琦善革职查办之后,道光下旨收复香港,但是奈何海军力量太弱,以失败告终,最终清朝向英国屈辱求和。被迫于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派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了《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过去香港和内地血浓于水,未来我们永远都盼香港好

香港地区领土被割让历程

19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再次战败,与英国签订《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割让。

1898年,清政府被胁迫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的土地都租给英国,租期99年。时间从1898年7月1日开始,到1997年6月30日。至此,香港全境都被英国占领,和内地骨肉分离,香港离开祖国怀抱。英国开始了在香港的殖民统治。

现代——香港回归祖国大家庭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收复被西方列强侵占的领土被提上议事日程。

过去香港和内地血浓于水,未来我们永远都盼香港好

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1980年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之后中国与英国开始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香港问题表明立场。邓小平提出,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邓小平强调:“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

1983年7月25日,中英就香港问题进行第二阶段第二次谈判。经过长达22次的正式谈判,最终在1984年12月19日,中英就香港问题正式达成协议,中英双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英国届时将香港交还中国。

过去香港和内地血浓于水,未来我们永远都盼香港好

香港主权交接仪式

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凌晨,中英在香港会展中心正式交接政权,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直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被英国侵占了一个多世纪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怀抱,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未来——我们永远都盼香港好

过去香港和内地血浓于水,未来我们永远都盼香港好

香港紫金花广场

香港回归22年来,国家对香港发展支持不遗余力。实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地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特区政府始终贯彻“一国两制”与“港人治港”的方针政策,享有高度自治权。

兄弟同心,其力断金。在兄弟省(市)兄弟的帮助下,香港特区政府成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禽流感、SARS等一次又一次的巨大冲击,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难关,香港回归后依然具有活力与发展潜力。

过去香港和内地血浓于水,未来我们永远都盼香港好

9+2泛珠江三角区域合作机制

2004年国家批准了广东省政府提出的建议,建立“9+2泛珠江三角区域合作机制”。

过去香港和内地血浓于水,未来我们永远都盼香港好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辐射图

2017年7月1日,国家提出粤港澳大湾区 (世界级城市群)发展战略。

过去香港和内地血浓于水,未来我们永远都盼香港好

市民在香港西九龙站乘车安检

2018年9月23日通车运营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香港正式联入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络。

过去香港和内地血浓于水,未来我们永远都盼香港好

夜幕下的港珠澳大桥美轮美奂

2018年10月24日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港珠澳大桥开通运营……

无数事实证明,国家对香港发展不遗余力地支持,千方百计为香港保稳定、谋发展、促合作,内地社会对香港的唯一期望就是香港能够保持长期的繁荣和稳定,我们永远都盼香港好。

结语

过去香港和内地血浓于水,未来我们永远都盼香港好

高楼林立、欣欣向荣的香港

香港的过去,那个被英国割占一个多世纪,政治上实行殖民统治、经济上实行殖民掠夺、文化上实行殖民同化的黑暗岁月已经永不复返。

香港的未来,国家大力支持,兄弟省(市)互帮互助,繁荣稳定的明天正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我们有理由相信,香港在未来的日子里,必将繁荣昌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参考资料:刘蜀永.简明香港史[M]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8年4月.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图片制作者的辛勤付出,若有侵权,请联系长歌君删除

过去香港和内地血浓于水,未来我们永远都盼香港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新安县   香港   香港特别行政区   草约   琦善   衙署   明朝   血浓于水   道光   英国   东莞   条约   主权   中国   公元   内地   未来   正式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