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文学在艺术上继承并发扬汉乐府的优秀传统,“三曹”尤为突出

导言

建安文学在艺术上继承并发扬汉乐府的优秀传统,“三曹”尤为突出

▲东汉末年,天下比以前更乱了

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建安年间(公元196年—公元219年),史称建安时代。政治日益黑暗和腐败,地主阶级疯狂剥削人民,土地兼并现象日益加剧,宦官、外戚交替专权并相互倾轧,地主豪强、军阀纷纷割据自立,天下比以前更乱了。

乱世出英雄,在文学领域亦是如此。在此动乱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建安文学,冲破了当时沉寂的文坛并形成诗歌高潮,堪称中国古代文学的一股清流。建安文学在艺术上继承并发扬了汉乐府的优秀传统,有着一个崭新的面貌。

何谓建安文学

建安文学在艺术上继承并发扬汉乐府的优秀传统,“三曹”尤为突出

▲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

建安文学在文学作品创作时间主要集中在建安前几年至魏明帝最后一年(公元239年),在地域上是以北方的曹魏为中心,作家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王粲、陈琳、虚干、阮瑀、应玚、刘桢)和蔡琰、应璩、繁钦等为代表,用自己的笔直抒胸臆、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建安文学也称建安风骨,由于当时北方大权掌控在曹操的手里,曹氏又都爱好和提倡文学,于是他们周围便形成了一个文人集团,“建安七子”中除了孔融外,其他“六子”在文学事业方面都是曹氏父子网罗的“羽翼”,建安文学实际是曹氏统治下的文学。

建安文学在艺术上继承并发扬汉乐府的优秀传统

建安文学在诗、赋、文创作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五言诗。五言诗的形成和兴起本由乐府民歌而来,这样五言诗在艺术上就继承并发扬汉乐府的优秀传统,建安文学亦然。

建安文学留存至今的作品非常有限,只不过三百余篇,其中“三曹”的作品就有一百六十余篇,“三曹”的文学作品堪称建安文学的主体,在艺术上继承并发扬汉乐府的优秀传统这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

一、曹操对汉乐府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建安文学在艺术上继承并发扬汉乐府的优秀传统,“三曹”尤为突出

▲影视作品中的曹操

曹操是建安文学的主将和开创者,至今留存的二十余首作品全部是乐府诗。

(一)用乐府旧调旧题写新内容

曹操擅长用乐府旧调写新内容,描写了军阀混战时期的惨景,风格刚劲苍凉,反映出一个杰出政治家的豪迈气派。

建安文学在艺术上继承并发扬汉乐府的优秀传统,“三曹”尤为突出

▲蒿里行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曹操《薤露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如《薤露行》、《蒿里行》本是汉代民间挽歌,曹操却用来写成五言诗,描写军阀混战时期的惨象,批评外戚误国和军阀专权。深刻而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的疾苦,继承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优秀传统。

(二)将古体“四言”写出新生命

建安文学在艺术上继承并发扬汉乐府的优秀传统,“三曹”尤为突出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其一)

曹操至今久经传诵的几首经典作品,如《短歌行》、《观沧海》都是四言诗,但这并不意味着曹操就是复古派,曹操的文学倾向恰好是反正统的,他在创作四言诗上真正摆脱了古典的束缚而从汉乐府民歌中汲取了营养。他把旧体的四言诗做了加工和改造,使之具有新内容、新血液、新情调。

建安文学在艺术上继承并发扬汉乐府的优秀传统,“三曹”尤为突出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观沧海》

如《观沧海》一诗气魄雄伟,想象丰富,是一首前所未有的纯粹写景的名篇,这样的四言诗绝不是那种墨守成规的拟古派作家能够写得出来的。

(三)用古体“四言”抒发理想和壮志

建安文学在艺术上继承并发扬汉乐府的优秀传统,“三曹”尤为突出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龟虽寿》

曹操广为流传的千古名篇还有一首《龟虽寿》,也是古体“四言”诗,他在诗中用精炼的诗句表现了封建知识分子要求建功立业的理想和雄心,体现自己的理想和壮志,其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也表现了曹操积极的进取精神。

二、曹丕对汉乐府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建安文学在艺术上继承并发扬汉乐府的优秀传统,“三曹”尤为突出

▲影视作品中的曹丕

曹丕是曹操的次子,在哥哥曹昂去世后,继承了曹操的爵位,后又取代东汉王朝统治,建立魏国,是魏国的开国皇帝。曹丕的诗留存至今的有四十余篇,大都是写男女爱恋和离别之情,成就不及曹操。但曹丕在学习乐府民歌的艺术形式方面却比较大胆,敢于进行新的尝试。

(一)继承汉乐府优秀传统中创新,首写七言诗

建安文学在艺术上继承并发扬汉乐府的优秀传统,“三曹”尤为突出

▲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曹丕《燕歌行》(其一)

曹丕在诗歌形式创作上,走在了建安文学的最前面,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燕歌行》,全诗语言清丽,情致委婉,音节和谐,把人物情感表现得缠绵绯恻,凄婉动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存最古老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诗。在当时可谓开辟诗歌的新格式,成就突出。

(二)形式新异蹊径独辟,不拘于汉乐府传统

建安文学在艺术上继承并发扬汉乐府的优秀传统,“三曹”尤为突出

▲曹丕称帝衣锦还乡

阳春无不长成。草木羣类随大风起。零落若何翩翩。中心独立一何茕。四时舍我驱驰。今我隐约欲何为。人生居天壤间。忽如飞鸟栖枯枝。我今隐约欲何为。适君身体所服。何不恣君口腹所尝。冬被貂鼲温瞹。夏当服绮罗轻凉。行力自苦。我将欲何为。不及君少壮之时。乘坚车。策肥马良……——曹丕《大墙上蒿行》(部分)

曹丕不拘于汉乐府传统,创作了一首长达三百六十四字的杂言诗《大墙上蒿行》,虽然《大墙上蒿行》属乐府旧题,但曹丕不拘于汉乐府传统,从三言短句到十三言长句都杂糅在同一首诗中,参差变化,形式新异,蹊径独辟。

(三)诗歌语言倾向于民歌,不加雕饰如同白话

居世一何不同。上留田。富人食稻粱。上留田。贫子食糟与糠。上留田。贫贱亦何伤。上留田。禄命悬在苍天。上留田。今尔叹息将欲谁怨。上留田。——曹丕《上留田行》

曹丕的诗作大多是描写男女爱恋和离别之情,诗歌语言通俗化,倾向于民歌化,不加雕饰,如同于白话,如《上留田行》、《艳歌何尝行》里面的诗句,就是极易理解的白话文,容易理解,广为流传,这与汉乐府诗歌的特色是一脉相承的。钟嵘《诗品》中评价曹丕的诗“率皆鄙直如偶语”。

三、曹植对汉乐府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建安文学在艺术上继承并发扬汉乐府的优秀传统,“三曹”尤为突出

▲影视作品中的曹植

曹植一生处境与他的父兄有所不同。在建安年间(曹植二十九岁以前),他在当时邺下文人集团中过着诗酒流连、随辇侍宴的贵族公子生活。后来由于封建统治者内部争权夺利和猜忌倾轧,在哥哥(曹丕)和侄儿(曹叡)两代皇帝的压制下,就像动物园里圈养的动物一样,在各种监视下度过十一年,终于“汲汲无欢”地死去。曹植的文学成就主要在乐府诗歌方面,他对汉乐府优秀传统的进行了继承和发扬。

(一)运用乐府传统手法,“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曹植的诗篇悲凉慷慨,多方面地反映了他渴望在政治上能够出人头地的壮志和热情,常在诗中用汉乐府诗中曲折隐晦的比兴手法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或借夫妇喻君臣,或借古事讽当世。

建安文学在艺术上继承并发扬汉乐府的优秀传统,“三曹”尤为突出

▲曹植作《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如《七步诗》就是用萁豆相煎比喻骨肉相残的一首“寓言”诗,这显然是采用了乐府的传统手法而注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 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 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 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 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 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曹植《野田黄雀行》

又如其有名的《野田黄雀行》,相传是为了悼念朋友受到曹丕的迫害而自恨不能营救而作,但结尾“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却以天真的理想对生活寄以憧憬和希望。钟嵘《诗品》中赞扬他的诗歌“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二)借鉴汉乐府民歌,开“应制诗”、“咏怀诗”之先河

建安文学在艺术上继承并发扬汉乐府的优秀传统,“三曹”尤为突出

▲《洛神赋图》中乘坐轺车的曹植

白日曜青春,时雨静飞尘。寒冰辟炎景,凉风飘我身。清醴盈金觞,肴馔纵横陈。齐人进奇乐,歌者出西秦。翩翩我公子,机巧忽若神。——曹植《侍太子座》

曹植早期所写的《公䜩》、《侍太子座》和一些“叙酣宴”的乐府诗,开后世御用文人以“应制诗”为歌功颂德手段之先河,诗句谄媚,影响极坏,内容多无足可取。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曹植《赠白马王彪》(部分)

曹植后期的诗已超出模仿汉乐府民歌的范围,借鉴汉乐府民歌,但超越汉乐府民歌,如组诗《赠白马王彪》,诗句交织着哀伤、恐惧和愤怒之情,反映出他对朝廷的愤怒情绪,也揭示了曹丕父子残忍暴虐的本质,这实际是咏怀诗的先驱,开咏怀诗之先河。

结语

建安文学在艺术上继承并发扬汉乐府的优秀传统,“三曹”尤为突出

▲建安七子

提到建安文学的艺术特点,就必须追溯汉乐府,建安文学在艺术上主要继承并发扬了汉乐府的优秀传统。提到建安文学,就必须提到“三曹”,“三曹”是建安文学的巅峰,在继承并发扬汉乐府的优秀传统尤为显著。

建安文人他们都亲身经历了汉末的动乱生活,接触了较为广泛的社会现实,因此能够继承汉乐府的优秀传统并有所创新,在“三曹”的号召和推动下,建安文人继承并发扬汉乐府的优秀传统,创作了一批优秀文学作品,冲破了当时沉寂的文坛,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古典诗文述略[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1月.

2. 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0月1日.

文中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感谢图片制作者的辛勤付出,若有侵权,请联系长歌君删除

建安文学在艺术上继承并发扬汉乐府的优秀传统,“三曹”尤为突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建安   惊风   魏国   壮志   短歌行   传统   优秀   歌行   艺术   乐府   文学   军阀   民歌   文人   诗歌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