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怪,哪里走?!”扒一扒中国古代妖怪文化

“妖怪,哪里走?!”扒一扒中国古代妖怪文化

▲沙僧:大师兄,师父让妖怪抓走了!

说起“妖怪”一词,大家并不陌生,从小伴随我们长大的《西游记》里沙僧经典句子“大师兄,师父让妖怪抓走了”、“大师兄,师父又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师父再被妖怪抓走了”经常萦绕在我们耳边。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间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很多人通过影视作品了解到妖怪文化,特别是日本的百鬼夜行和妖怪文化,韩国的九尾妖狐文化,在影视艺术文化作品中大放异彩。日本不仅对妖怪文化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概括,甚至还衍生出商品,形成一个妖怪文化产业链。

“妖怪,哪里走?!”扒一扒中国古代妖怪文化

▲孙悟空:妖怪,哪里走?!吃俺老孙一棒

说来惭愧,日本、韩国的妖怪文化源于中国,但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日本、韩国能将妖怪文化发扬光大,为什么我们不能?为什么我们未能将妖怪文化做成文化产业链,这里有必要扒一扒中国的妖怪文化,寻一寻个中究竟。

中国妖怪文化的发展轨迹

一、起源于原始社会宗教。妖怪文化起源于原始社会,最初产生于人类社会对自然现象如风雨雷电和毒蛇猛兽的敬畏,受万物有灵思想诱导。由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认知能力有限,当面对比自身强大的自然力量、动物或事物时,无法用常理去理解解释自然现象、甚至是不同寻常的事物和动物时,就会心生恐惧、害怕、敬畏甚至信仰,从而产生“妖怪”、“神灵”等信仰,逐渐衍生出信仰体系,原始宗教便是妖怪文化的源头。

“妖怪,哪里走?!”扒一扒中国古代妖怪文化

▲《山海经》善本

二、形成于秦汉小说记载。当“妖怪”“神灵”等信仰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人们便用文字将其记录下来,逐渐形成体系。《山海经》、《汲冢琐语》就是妖怪文化表述的重要途径。

“妖怪,哪里走?!”扒一扒中国古代妖怪文化

▲《山海经》中记载的怪兽九尾妖狐

“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山海经·南山经》

战国至汉初成的《山海经》,被称为“古今语怪之祖”,收录了大量的中华民族的原始神话以及特殊的精怪造型,书中记录大量神异之物,可谓中国“神话之渊府”。

“妖怪,哪里走?!”扒一扒中国古代妖怪文化

▲《山海经》中记载的怪兽猼訑[bó dàn]

“吾国古籍,瑰伟瑰奇之最者,莫《山海经》若。《山海经》匪特使地之权舆,乃神话之渊府。”——袁珂《山海经校注》

受其启发,秦汉时期,小说开始不断发展,为妖怪文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妖怪文化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

“妖怪,哪里走?!”扒一扒中国古代妖怪文化

▲《山海经》中记载的怪兽蠪侄[lóng zhí]

文人将生活的真实情况或多或少的反映在小说中,或将自身的美好愿望和期待寄托在形形色色的妖怪身上,将小说书写为记录街谈巷议之类传闻故事的文体。如汉代小说《洞冥记》、《神仙传》里就有神仙和妖怪的记录,传承了妖怪文化。

“妖怪,哪里走?!”扒一扒中国古代妖怪文化

▲敦煌壁画西王母乘凤车图

“据记载,汉代石刻画像及砖画中,九尾妖狐与白兔、蟾蜍、青鸟并列在西王母坐旁。”——张进步《妖非妖》

妖怪开始活跃与文人的笔下,文人的字里行间开始涌现妖怪。

三、丰富于南北朝佛道交融。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朝代更迭,佛教思想、道教思想广为传播,为妖怪文化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

“妖怪,哪里走?!”扒一扒中国古代妖怪文化

▲佛道交融

“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一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多见鬼神志怪之书。”——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记录大量的的神灵、妖怪、鬼怪形象,把许多人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事物加入其中,如树在小说里会变成树精,蛇在小说里变成蛇精,狐狸变成了狐狸精,以及生活中的器物都能变成精怪,妖怪文化已经趋向成熟,所描述的妖怪形象更贴近生活,是人们身边经常碰见或遇见的事物,多行常人之事,并非以前充满诡谲神奇而现实中不存在的生物,《搜神记》、《列异传》和《博物志》中就有不少此类的记载。

“妖怪,哪里走?!”扒一扒中国古代妖怪文化

▲《山海经》中记载的神兽陆吾

当然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盛行的原因,也不排除佛教、道教为传播佛道思想,精心编造佛道神仙斩妖除魔的故事,以此笼络人心,劝人信教的初衷。

四、成熟于唐宋志怪小说。唐朝时期,文人创造趋向自觉阶段,在字里行间对妖怪的描述更加详备,兴起一种新的小说题材——传奇本,其中大多记载妖精鬼怪之事,如《古异记》、《宣室志》等志怪小说连篇叙述狐精;《古镜记》则描写了主人公王度,自述大业七年从汾阴侯生处得到一面古镜,能辟邪镇妖,携之外出,先后照出老狐与大蛇所化之精怪,并消除了疫病等一系列奇迹故事。

“妖怪,哪里走?!”扒一扒中国古代妖怪文化

▲《山海经》中记载的凶兽饕餮[tāo tiè]

宋代,出现了大量的志怪小说,以《太平广记》和《夷坚志》为代表。《太平广记》按题材将书中内容分为九十二类,其中就有“妖精”、“妖怪”类,书写记载了大量的“妖怪”故事,其中以九卷的内容专录狐事甚为用心。《夷坚志》也用大量笔墨杂录鬼神精怪、巫妖医卜、社会风俗等故事。

五、发展于明清衰落于近代。《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西游记》、《封神演义》可谓中国妖怪文化最后的辉煌,在以往志怪小说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记录了大量的妖怪形象。

“妖怪,哪里走?!”扒一扒中国古代妖怪文化

取材于《聊斋志异》中《聂小倩》故事电影《倩女幽魂》

“据有关资料收集,明清时期神魔志怪小说作品有70多部,其中40多部便有妖怪形象的出现,妖怪形象突出、数量较多的就有20多部。”——秦娟《明清神魔小说中的妖怪形象研究》

伴随着章回体小说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可谓神魔鬼怪小说的集大成者,其中既有佛祖、神仙、菩萨,也有妖魔鬼怪等人物形象,可谓中国妖怪文化的经典之作。

近代,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逐渐深入人心,而妖怪文化被贴上“封建迷信”的标签,被批判被摒弃,被认为是封建糟粕。妖怪文化逐渐被忽视,更少有人提。当然,妖怪文化中的确有封建迷信的腐朽部分,理应抛弃。但其中也有部分内容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宗教、文化、历史和民间信仰,也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主要看我们如何对待它,其实妖怪文化是被人们忽视了的民俗学。

中国妖怪文化墙内开花墙外香

很遗憾,中国妖怪文化的发扬光大,不在中国,而在日本、韩国。

一、中国妖怪文化影响下的日本妖怪文化

“妖怪,哪里走?!”扒一扒中国古代妖怪文化

▲日本电影《阴阳师》海报

据说《山海经》在奈良时期就已传入日本,与日本本土传说很早就产生了结合。后来出现了木刻版《山海经》,效仿版《和制山海经》,还有被誉为“日本《山海经》”的《怪奇鸟兽图卷》,现今流传下来的约600种妖怪,并产生了拥有巫术法力,身怀绝技,是妖怪们的克星——阴阳师职业。早年间受《山海经》影响的妖怪文化不仅在日本动漫、电影艺术领域遍地开花结果,产生了无数优秀的文化作品。

“妖怪,哪里走?!”扒一扒中国古代妖怪文化

▲日本妖怪文化衍生品《阴阳师》手办

这些优秀妖怪文化作品反过来沿着它们“先祖”的路径重新回到中国,影响到了当代中国年轻一代娱乐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很多天天看日本动漫和日本电影,喜欢日本妖怪文化的中国人不知道日本的妖怪文化来源于中国。

二、中国妖怪文化影响下的韩国妖怪文化

“妖怪,哪里走?!”扒一扒中国古代妖怪文化

▲韩国电视剧《我的女友是九尾狐》海报

最后不得不提韩国这个“宇宙都是我的”国家,其妖怪文化的代表九尾妖狐,拍摄了不少与九尾妖狐有关的影视作品。如《九尾狐》(1994年)、《九尾狐外传》(2004年KBS电视剧)、《九尾狐篇》(2008年KBS传说的故乡)、《我的女友是九尾狐》(2010年SBS电视剧)、《九尾狐姐姐》(2010年KBS电视剧)等。一个“九尾妖狐”就够韩国人文艺界玩这么多年,可见韩国人对妖怪文化的重视。大家都知道九尾妖狐传说最早出自于《山海经》,但韩国人偏偏说九尾妖狐是他们土生土长的,连个妖怪都要争的民族,在此不带节奏。

结语

“妖怪,哪里走?!”扒一扒中国古代妖怪文化

▲中国电影《封神》海报

妖怪文化,是缤纷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是多姿多彩中的世界文化中的一部分。我们不应该让它消失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中,消失在大千世界。

“妖怪,哪里走?!”扒一扒中国古代妖怪文化

国漫“神话三部曲”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用一种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的态度对待中国的妖怪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国妖怪文化,在节日文化、民俗文化、影视文化挖掘和发扬中国妖怪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丰富文化内涵,促进中华文化复兴。我们已经开启了中国电影史上的“西游宇宙”,也可以开启“封神宇宙”,更需要开启“《山海经》宇宙”,让中国妖怪文化“墙内开花墙内香”。

参考资料:

1. 山海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5月.

2. 秦娟.明清神魔小说中的妖怪形象研究[J]开封:河南大学,2009年.

3. 年牧.日本的“妖怪学”为何能超越中国?[E]历史研习社,2019年11月1日.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图片制作者的辛勤付出,若有侵权,请联系长歌君删除

“妖怪,哪里走?!”扒一扒中国古代妖怪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太平广记   聊斋志异   妖怪   西游记   佛教   文化   山海经   精怪   韩国   日本   中国古代   中国   神仙   时期   形象   旅游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