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是什么?从考古和文献记载一探究竟

导言

中国的山有龙岗、龙岭、龙坡,水有龙江、龙泉、龙滩,城镇、村庄、寺观以龙命名者数不胜数。岁有龙年,时有舞龙的节日,十二生肖中有龙的存在,殿堂有龙的壁、柱、几、案,居室中有龙的镜、匣、钗、钿、袍、帷帐。造型艺术创作中有千姿百态的龙的身影,诗歌、音乐、戏剧发出龙的声音,哲人学者宣示龙的智慧,武侠文化降龙十八掌振聋发聩。中国文化中龙是美好和威力的象征,代表兴盛和发达、吉祥和幸运。因此,人们把中国文化称为龙文化,龙成为中国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

中国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是什么?从考古和文献记载一探究竟

炎黄子孙不分种族和信仰,不论天南海北都以龙的传人自居自豪,有历史依据吗?作为中国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龙是如何起源的?下面从考古和文献记载一探究竟。

考古提供可靠物证:龙与中华民族、中国文化同时诞生

中国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是什么?从考古和文献记载一探究竟

濮阳西水坡45号墓的蚌壳龙

1988年下半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濮阳老城西南角的西水坡发现四组蚌壳摆砌的图案,三组形象清晰,第一组出土于45号墓,在男性老年暮主人左右两侧,用蚌壳精心摆砌出一龙一虎。龙在东侧,头北尾南,长1.78米,昂首曲身作腾飞状。第二组位于45号墓正南20米处,图案内容有龙、虎和鹿等。第三组图案位于第二组正南约20米处,图案内容为一奔虎和人骑龙。其中一组被后期的灰坑破坏,已看不出形象。能看清的三组蚌图按子午线方向自北而南呈“I”字形摆开,四组图案都出于仰韶文化层,对蚌壳和底层作碳素测定得出的数据表明,距今六千年以前的西水坡蚌壳龙图案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形象最生动的龙的造型,历史学家们称誉其为“中华第一龙”。

中国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是什么?从考古和文献记载一探究竟

玉猪龙

建平县出土的一件兽形玉器,又称为玉猪龙,白玉质,高15厘米,兽的形状肥头大耳,圆睛,眼周有皱纹,吻部前突,也有多道皱纹,口微张,獠牙外露,背蜷曲如环,扁圆厚重,光洁无饰。

中国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是什么?从考古和文献记载一探究竟

三星他拉玉龙

20世纪70年代初,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遗址发现一件大型玉龙,这件玉龙墨绿色,龙体卷曲呈“C”字型,高26厘米,完整无缺。吻部前伸,向上弯曲,嘴紧闭,鼻端截平,上端边起锐利的棱角,端面近椭圆形,有对称的两个圆洞,为鼻孔。三星他拉遗址属红山文化晚期,这件玉龙距今年代应不晚于五千年。

中国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是什么?从考古和文献记载一探究竟

襄汾县彩陶蟠龙陶盘

20世纪70年代末,山西省襄汾县的陶寺村墓地中出土了一件彩蟠龙图形的陶盘,这件彩陶盘高8.8厘米,口径37厘米,底径15厘米,有斜的折沿。盘内绘有一条拳曲的龙、蛇身,红黑相间,头上有耳,嘴微张,上下有细齿,舌吐出分叉。陶寺遗址代表黄河中游地区龙山文化的一个文化类型,距今有四千五百年到三千九百年,这件龙纹陶盘出土于陶寺遗址早期墓地,距今有四千多年了。

中国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是什么?从考古和文献记载一探究竟

龙形器演变过程

历史研究者认为兽形器早于三星他拉的“C”形玉龙,后来演变成“C”形玉龙。敖汉旗的一件兽形器是东山咀兽形器演变为“C”形玉龙的中间环节。

综上,考古学家通过史前考古发掘,发现了一批雕绘着龙的形象的文物,包括了玉器、陶器和蚌壳摆砌的图案,距今已有约四千年到六千年,证明了龙与中华民族、中国文化同时诞生。

文献记叙莫衷一是:龙的起源和而不同

从文献记叙探讨龙的起源相当困难,这是因为涉及史前的文献材料,大多时间观念不清,甚至互相矛盾,同时文献记载在流传中有诸多变化,造成了复杂的情况。

中国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是什么?从考古和文献记载一探究竟

炎帝之母—女登

虽然文献记载不能像考古发掘那样用自然科学手段进行检测,但对文献材料中关于龙的记载应当珍视。如《史记·五帝本纪》引《集解》,说炎帝母“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炎帝“神龙牛首”,还有说龙为鹿首、熊首的,龙身之形有所起源于蛇的,也有说起源于蚯蚓的(地龙)。


中国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是什么?从考古和文献记载一探究竟

龙首示意图

历史文献中有应龙(有翼的龙)、蛟龙(有鳞的龙)、虬龙(有角的龙)、螭龙(无角的龙)之分,种种记载今天看来不能看作绝对互相排斥之分,而应把他看成是不同历史演变或地区的差别。

中国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是什么?从考古和文献记载一探究竟

龙的躯干示意图

但可以肯定的是龙应该起源于史前先民熟悉的动物,各地先民熟悉的动物不止一种,不同地区所加到龙形象上去的动物原型不完全相同的可能性是无法排除的。

中国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是什么?从考古和文献记载一探究竟

龙爪示意图

一定程度上,文献记载中关于龙的记录可以说明,龙的诞生与原始农业发展有密切关系。

中国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是什么?从考古和文献记载一探究竟

龙尾示意图

它的奇特形象不是以一种动物为原型,而是取多种史前先民熟悉的动物特征糅合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

结语

无论是考古发掘还是文献记载,关于龙的探讨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确定的知识。龙最初作为氏族部落的标志出现,反映出中华民族祖先对于生物、天文、气象等自然现象的认识,包含着中国文化重视自然的科学精神的萌芽。龙作为史前先民崇拜的对象,又反映出中华民族祖先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驱除现实苦难的努力。

中国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是什么?从考古和文献记载一探究竟

龙早已成为中国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

随着氏族部落之间相互融合,龙的形象在糅合中发展得更加丰满,成为了“角似鹿、头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奇妙形象,具备遨游四极、俯瞰八荒,“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的非凡能力的象征,这又反映了中华民族祖先的恢弘气象,企望探求宇宙奥秘的精神。

作为中国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龙”当仁不让。

参考资料: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山西工作队等.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J]北京:考古,1983年第1期.

2.翁牛特旗文化馆.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发现玉龙[J]北京:文物,1984年第6期.

3.中国第一龙[J]北京:人民画报,1988年第3期.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图片制作者的辛勤付出,若有侵权,请联系长歌君删除

中国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是什么?从考古和文献记载一探究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三星   襄汾县   炎帝   翁牛特旗   文献   象征   精神   蚌壳   先民   史前   遗址   中华民族   图案   形象   动物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