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铁影壁,相传为了震慑风沙而建,现在成为旅游景观展示

说道这影壁,起源于中国,亦称作照壁、影墙、照墙,是古代寺庙、宫殿、官府衙门和深宅大院前的一种建筑,即门外正对大门以作屏障的墙壁,在很多北京四合院的电视剧里都会有展示,类似于《正阳门下》《五月槐花香》《芝麻胡同》等电视剧里都有对影壁的展示。

北京的铁影壁,相传为了震慑风沙而建,现在成为旅游景观展示

影壁的功用是作为建筑组群前面的屏障,以别内外,并增加威严和肃静的气氛,有装饰的意义。影壁往往把宫殿、王府或寺庙大门前围成一个广场或庭院,给人们有个回旋的余地,因此,成为人们进大门之前的停歇和活动场所。也是停放车轿上下回转之地。

北京的铁影壁,相传为了震慑风沙而建,现在成为旅游景观展示

北京的铁影壁,相传为了震慑风沙而建,现在成为旅游景观展示

影壁作为中国建筑中重要的单元,与房屋、院落建筑相辅相成,组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雕刻精美的影壁具有建筑学和人文学的重要意义,有很高的建筑与审美价值。

今天就来介绍一下坐落在北海公园里的“铁影壁”

铁影壁,是汉族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始建于元代,由一块中性火山岩雕成,呈深赭色,因色泽如铁而得名。相传这个铁影壁是为震慑北京风沙而建,是北京城的镇城之宝。

从元代建成算起,铁影壁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高1.89米、宽3.5米。铁影壁最初立于元代北京建德门一座古庙的前面,明朝初年,才被移到德胜门内护国德胜庵的门前。当从铁影壁胡同德胜庵被迁至北海时,由于行事匆忙,铁影壁的底座并没有一起跟随搬迁。事隔39年后,直至1986年,人们才又重新找回铁影壁原来的底座,使它与铁影壁合为一处。

北京的铁影壁,相传为了震慑风沙而建,现在成为旅游景观展示

北京的铁影壁,相传为了震慑风沙而建,现在成为旅游景观展示

北京的铁影壁,相传为了震慑风沙而建,现在成为旅游景观展示

关于“铁影壁”还发生过一场国宝争夺战。

20世纪40年代,正值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许多外国人乘机来到中国。英国人约翰专以倒卖中国文物为生,他来到中国后,将中国的宝物倒卖到欧美各国。1947年春,约翰听说元代铁影壁就立在德胜庵的门前时,喜出望外,便三番五次地在德胜庵门前转悠。守门的和尚上前询问,他支支吾吾、含糊其辞。一天,约翰又一次来到德胜庵。一场国宝争夺战由此拉开……

夺宝

约翰专门到德胜庵门前勘察,看着这面材质奇特、造型精美的铁影壁,把铁影壁弄到手的计划在约翰脑袋里形成了。这天,约翰身穿西服、头戴礼帽,前来拜会德胜庵的住持。几句寒暄之后,约翰拐弯抹角地说明来意,提出要购买铁影壁,并把随身所带的一箱子金条摆在住持的面前,还故作斯文地说:“如果大师能给予方便,待事成之后,我另有一半功德捐给庵内……”没想到,住持根本不为金钱所动,不动声色地说:“铁影壁乃我中华宝物,岂可随意买卖!请速速离开。” 一见收买住持无望,约翰立刻换了一副嘴脸,很不客气地说:“住持不要黄金,难道想要一堆烂泥吗?”原来,约翰早有计划。他见用金钱收买不成,便开始出言要挟,声称自己买不到铁影壁,就找人把铁影壁打成碎片。看着约翰一副泼皮嘴脸,庵内住持冷笑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就这样,不管约翰怎么软硬兼施,庵内住持就是不卖铁影壁。约翰只好离开。

护宝

约翰走后,德胜庵住持回绝了约翰购买铁影壁的请求,但他似乎料定了约翰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住持放心不下,他吩咐庵内僧人日夜轮流巡查,保护国宝。庵内僧人也很担心,这个约翰以后还会使出什么把戏?

果不其然,约翰真的是不死心,他决意要不择手段把铁影壁弄到手。一天黑夜,约翰带人拿着锹镐悄悄地潜伏在了德胜庵门前,准备偷盗铁影壁。然而,庵内的僧人轮流看守国宝,毫无懈怠,约翰根本没有机会下手。眼看着深夜将过,于是约翰索性直接带着人一拥而上,照着铁影壁就砸。混乱中,铁影壁壁脊上的兽头被打掉了……外国盗宝者强抢铁影壁的事件一夜之间轰动了北京城,人们强烈要求政府严惩凶手,还纷纷想办法要为铁影壁找个更安全的存放处。经过协商,1947年4月5日,当时的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工程处致函北海事务所,将这尊铁影壁移到了现今的北海公园,成为北海公园的一道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影壁   北京   北京城   约翰   北海   住持   旅游   元代   僧人   争夺战   底座   风沙   屏障   国宝   中国   景观   门前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