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刁难发问,天安门上毛主席像是否永远保留?邓小平回答坚定

《邓小平的最后20年》,这本书中有这样一片文章,意大利一位女记者刁难发问,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会永远保留邓小平的回答坚定且干脆。

这位女记者,因为语言直率尖锐,咄咄逼人,甚至会显得在挑衅被访者。因此,被很多世界政治家所排斥。曾纵横世界政治舞台的外交家基辛格陷于尴尬,令卡扎菲愤怒失言。导致很多政治家对他避而远之,不愿意接受她的采访。

这位著名的意大利女记者就是奥莉娅娜·法拉奇。同时,她还是一位作家,出生于1929年,曾采访过越南战争,印度和巴基斯坦战争,中东战争和南非动乱等。曾两次获得圣·文森特新闻奖还有一次获得了卡瑞拉畅销书作者奖,还曾经获得过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法拉奇采访过很多国际闻名的政治家和名人,比如邓小平,基辛格,霍梅尼,维利·勃兰特,英迪拉·甘地,阿拉法特,烈赫·瓦文萨等,退休后,他写的一系列批评伊斯兰教和阿拉伯人的书籍文章,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但就是这位世界著名的女记者法拉奇在采访,邓小平时直率地发问,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而邓小平的回答坚定干脆,没有任何的犹豫,态度非常的坚决,且掷地有声。

记者生平

记者法拉奇在1929年出生在一个弥漫着反抗情绪的家庭中,父亲是一位普通的木匠,同时,还是意大利反法西斯抵抗运动正义与自由的成员,母亲是一位无政府主义者的遗骨,在这样家庭环境中长大的法拉奇,在十岁就参加了革命。

参加过抵抗运动,放自由传递情报,还曾把逃出法西斯魔掌的联军士兵带领到安全地带,在百度百科中,对这位记者的评价是,一个拥有坚毅性格的记者。法拉奇的父亲热爱政治,也为此付出过沉重的代价,这些代价在法兰奇的非虚构文学作品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素材,而且每一次的出现都具有英雄般的光彩,在他的文字中,他的父亲是自由的象征。

记者刁难发问,天安门上毛主席像是否永远保留?邓小平回答坚定

这也是法拉奇在成为记者时多次,将政治人物,自由或战争话题的提升,而且他父亲的章子偏好严重,影响法拉奇,导致法拉奇的采访内容,和文学作品非常具有明显的偏好。在法拉奇的作品中,曾有这样一句话,

作为一个女人,你得更激烈的战斗,也就是更多的观察,更多的思考和创造,同样,如果你生来贫穷生存,是你最大的动力。

反而其非常厌恶法西斯和一切形式的极权主义,在他的作品中,有这样一句话

我不知道纳粹分子和德国人民是两码事,因此对德国产生了刻骨仇恨

法拉奇第一次接触新闻编辑工作是在1945年二战刚刚结束时,在《意大利中部晨报》作为警示和医院报导员,开始接触新闻记者的工作,在《意大利中部晨报》工作的五年中,他的文学天性展露,腾奖在五年的磨练中,他的文学天赋受到意大利全国性杂志欧洲人的注意。

记者刁难发问,天安门上毛主席像是否永远保留?邓小平回答坚定

这次的跳槽给法拉提后来的辉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开始,在那之后,他的访谈对象不再是小镇上的景观或医院中的工作人员,而是一些非常知名的国际名人,在好莱坞中采访过当时非常红的影星玛丽莲梦露,还有007的扮演者辛康纳利和格利高利克派等。

无人企及的丰富经历

法拉奇的人生经历是非常丰富的,是其他人一生可能都无法匹及的。她亲身体会过二战,在1950年担任过《晚邮报》的驻外记者,在1967年担任过《欧洲人》周刊的战地记者,采访过越南战争、印度和巴基斯坦战争、中东战争和南非动乱。

曾获得过两次圣·文森特新闻奖,还获得过一次班卡瑞拉畅销书作者奖,曾获得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名誉文学博士学位,这些丰富的经历和她的成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才塑造出了现在这般闪耀的法拉奇。

记者刁难发问,天安门上毛主席像是否永远保留?邓小平回答坚定

法拉奇在60年代中期就已经走进了世界新闻舞台的中心,在当时各大重要的采访活动中,都有他的身影,有对美国国家宇航局的调查性报道,有对美国空间工业深入的观察,以及对科学家和登月宇航员的采访,见过战火中的越南,经历过很多年的战地记者的生涯,这些都是她成功中经历的一部分。

曾有人评价,

法拉奇用自己的世界和其他世界做对比,其目的是通过描写个人的感受和判断,与自己的影子在书中无所不在,为了自我表现,她不断地改变和歪曲真实的客观世界,使这个世界界有他的加工,一次次帮助他完成了成功的形象塑造

在1968年9月份第十九届奥运会举行中,大规模的学生反政府运动,法拉奇通过自己传神的报道,占据着整个戏剧舞台中心,甚至在一次示威活动中深受重伤,被士兵拖着头发拽下楼梯,扔在大街上被人救了过来.

记者刁难发问,天安门上毛主席像是否永远保留?邓小平回答坚定

法拉奇采访基辛格时,用犀利的语言,旁敲侧击让基辛格不得不承认,越南战争对美国,对国际毫无益处,还大胆地提出

“权力是诱人的,基辛格博士,权力对您有多大的吸引力?希望您说真话。”

“基辛格博士,如果我把手枪对准您的太阳穴,命令您在阮文绍和黎德寿之间选择一人共进晚餐,那您会选择谁?”

“基辛格博士,人们说您对尼克松根本不在乎,说您关心的只是您干的这一行,同任何一位总统都可以合作。”

面对这些犀利的问题,基辛格在当时做出了一个让他后来非常懊悔的回答,他当时点头同意这个说法,并公开表示

我丝毫不怕失去群众,我能使自己做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就像独自骑着马,领着一只旅行队走进一个狂野的西部神话

在采访之后,基辛格的回答不仅惹怒了当时的美国总统,还惹怒了美国的普通群众,本来基金和接受法拉奇采访时抱有的目的是坦白地承认自己的虚荣心,想要在法拉奇建造的“领袖万神殿”中拥有一席之地,但是在采访结束后,基辛格收到的反馈让他明白了,他这一生中做过最愚蠢的事情就是接受了法拉奇的采访。

记者刁难发问,天安门上毛主席像是否永远保留?邓小平回答坚定

从法拉奇的采访中,男性政治家往往会处境尴尬,法拉奇对男性政治家更加的犀利,会把自己的采访设计得非常有情节,有故事性,有戏剧性的变化,她会用尖叫和争吵从男性政治家那里获得更多的事实和真相

能面对女性政治家,她会更加的柔软,给人一种温馨,充满爱意的印象会跟采访对象很亲密,在1971年采访印度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英迪拉·甘地时法拉奇对她的从政能力充满了崇拜和巴基斯坦总理的采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排除万难采访邓小平

在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后,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成为西方媒体眼中最火热的头条人物,各大媒体争争相报道和邓小平有关的新闻事件,各大国家的记者纷纷请求采访邓小平,想要得到这个可以上世界新闻头条的机会。

这火爆的热点也引起了法拉奇的注意,并多次向她的父亲表示采访的这么多政治家,唯独没有接触过中国的领导人。之前就很想在中国采访毛主席和周总理,但最后却都未能如愿,在1980年意大利的总统准备访华时,法拉奇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记者刁难发问,天安门上毛主席像是否永远保留?邓小平回答坚定

在此之前,法拉奇曾多次请求采访邓小平,但最后却因为种种特殊原因没能实现,这次意大利的总统访华是最有可能实现这次采访的绝佳机会,为了这次机会,法拉奇利用父亲的人脉关系,拜托当时意大利的总统跟他一起到中国访问。

意大利的总统,因为法拉奇在世界上颇为刁钻尖锐的个性,同意替法拉奇担保,并主动给中国驻意大利使馆打电话表示,法拉奇实一位严肃的记者,并且对中国非常友好,希望可以安排法拉奇采访邓小平。

当时,中国驻意大利使馆对外交部进行汇报,并征求邓小平意见,看是否接受这次采访,法拉奇的采访风格,在世界非常出名,意大利总统虽然有意替其遮掩一二,但因为基辛格都在法拉奇的采访中,吃过亏的原因很多,领导对法拉奇避而远之。

记者刁难发问,天安门上毛主席像是否永远保留?邓小平回答坚定

当时邓小平认为,中国的政治宣传和西方的宣传方式非常不同,虽然都是通过会见外国记者,传播中国领导人的政治文化,现在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是一个让世界看到中国变化的最好机会。

而且还是意大利总统亲自提出得太好拒绝。邓小平对法拉奇也稍有了解,对于他一字不改,一字不漏的全文发表采访者的观点,还会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意见,不会跟正文都有过多的修改,这种虽然不能做到完全客观,但比那些断章取义的记者要强很多,所在种种考虑下,邓小平决定了接受法拉奇的采访。

记者刁难发问,天安门上毛主席像是否永远保留?邓小平回答坚定

经过商议后,邓小平决定在8月21日接受法拉奇的采访,于是,外交部在8月18日对法拉奇发出邀请,由于之前两次采访都没成功的原因,在法拉奇眼中,邓小平是一个非常难缠的受访者。

充分准备,话题刁娜

法拉奇在收到外交部的邀请后非常的兴奋,并立刻为动身前往中国,开始做采访前的准备。法拉奇对邓小平的资料反复研究,在北京城内四处参观,寻找采访时可以作为攻击的特殊现象。

在采访当天,法拉奇先是拒绝了我国原有的人民日报派出的摄像团队的现场跟踪记录,表示要进行专访,邓小平法拉奇的采访风格有些了解,同意了这个不是特别过分的要求,只留下了一名翻译,一名记录员和当时新闻司的司长五人。

记者刁难发问,天安门上毛主席像是否永远保留?邓小平回答坚定

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法拉第开口第一句话先是祝邓小平生日快乐,因为在采访的第二天,就是邓小平的生日,邓小平对法拉奇先做过的充足准备也有了非常直接的认知,但是采访的主要内容却没有第一句话表现出来的那么温和。

法拉奇第一个问题就是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会永远地保留下去,因为法拉奇认为,中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没有必要再保留着曾经作为提升士气的毛主席像。但是法拉奇对中国传统文化没有足够的了解,并不知道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在1949年挂上的,在1949年的2月12日,是北京和平解放后的第一个元宵节。那天,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非常隆重的北京解放庆祝大会,当时,新华社的报道是这样说的

记者刁难发问,天安门上毛主席像是否永远保留?邓小平回答坚定

“自上午9时起,参加‘北平市各界庆祝解放大会’的人流,即分路进入大会会场。至中午12时止,仅中华门一个路口处签到登记的,即达114250人。天安门外,招展着数不尽的彩旗,御河桥畔拥挤着人山人海。开会前近百个秧歌队、军乐队、高跷队、旱船队、武术队、化装宣传队,演唱不停。爆竹声、鼓乐声、口号声、欢呼声,融合成一片。”

现在看当年新华社的报道还能感受到,当时天安门广场前的热闹。在当时广场上,最引人入目的是北平艺专的老师,他们抬来了绘制的八幅六尺宽八尺长的领导人肖像和宣传漫画,其中有毛泽东主席和朱德,聂荣臻,叶剑英将军,主笔的是董希文,他为天安门城楼绘制了第一幅毛主席画像,也是第一副毛主席挂像。

当时,多位领导人的画像同时悬挂在主席台所有的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的画像悬挂在最中央的位置,这也是天安门城楼第一次悬挂这么多领导人的画像。而且在之后的特殊时期,全国各地都有悬挂毛主席画像的习惯,最高峰时期,平均每个中国人手里都有一张毛主席画像。

记者刁难发问,天安门上毛主席像是否永远保留?邓小平回答坚定

之后,中央政府曾作出指示,要求要在公众场合逐渐减少毛主席的画像,法拉奇这一次的北京之行也看到了这个变化,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这些细微的变化都会受到全球媒体的关注,这一变化也制造出了不少流言蜚语,法拉奇也非常好奇邓小平的态度。

当时,很多西方国家媒体都猜测,中国会将天安门上挂着的毛主席像拆除,在没有采访邓小平之前,她曾到天安门广场走了走走,看见天安门城楼上还挂着毛主席的画像,非常惊讶,在西方政坛上,经常会有新的领导人给前任总统穿小鞋的习惯,因此她对中国会出现这种情况非常的遗忘。

但是让法拉奇没想到的是,邓小平非常果断且坚定地说道

永远要保留下去,毛主席相关的画像太多了,到处都是,并不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也不能表明对毛主席的尊重,

邓小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至今毛主席的画像也仍挂在天安门上,邓小平平面对这个问题时没有任何的犹豫,态度非常的坚决且掷地有声。

记者刁难发问,天安门上毛主席像是否永远保留?邓小平回答坚定

法拉奇原本以为邓小平不会回答这个问题,或会含糊其辞,转移话题,但是没想到邓小平会直面回答这个问题,跟她采访的其他国家领导人完全不同。法兰奇当时都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接下来的提问,同时也感受到了邓小平的魄力和其他领导人的完全不同,邓小平短短几句话就牢牢掌握了整个采访的主动权

法拉奇的采访虽然咄咄逼人,但邓小平轻松应对还在23号再次接受法拉奇的采访,对法拉奇来说,这次采访收获满满,在9月1日的美国华盛顿邮报上刊登了法拉奇和邓小平的采访内容,这次采访让国际社会对改革中的中国有了一个全新了解和认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天安   天安门城楼   基辛格   门上   法拉   天安门广场   记者   意大利   美国   政治家   画像   中国   领导人   总统   坚定   采访   旅游   邓小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