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嫁郁达夫,仅8年以离婚收场,24年后因一纸烈士证书安心离世

郁达夫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耳熟能详的爱国主义作家,很多人被郁达夫的文学素养所折服,但同时也有很多人对郁达夫的婚姻生活非常感兴趣,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那个23岁嫁给郁达夫。婚姻仅维持8年,不得已以离婚收场,在24年后又因为一纸烈士证书安心离世的郁达夫妻子孙荃。

孙荃的原名叫兰坡,字潜缇,小时候读过私塾,因为聪慧3善学,很的私塾老师的赏识,在24岁时嫁给了郁达夫后,改名为孙荃,在结婚后就跟随郁达夫在安庆、上海、北京等城市来回奔波,一生为郁达夫生育了三个孩子。这短短的一句介绍却道尽了孙荃颇为坎坷的一生。

小有资产的富家小姐和家境艰难的文雅书生

孙荃出生于1897年,出生在富阳县宵井镇一家颇有资产的书香世家。她的父亲也算半个读书人,也经历过数十年的寒窗苦读,但多年赴考未考过,就彻底放弃了,放弃了考取功名,开始在乡下重振嘉业,孙家经营的毛竹生意,之后还办起了小型的造纸厂,收入还算可观。

24岁嫁郁达夫,仅8年以离婚收场,24年后因一纸烈士证书安心离世

年轻时候的孙荃

除了这些之外,家里还有祖上留下的百亩商号的水田,在方圆十里内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了。孙荃出生的家庭,要地位有地位,要家产有家产,而且本人也是品行端正,才华出众。还没订婚之前,也是追求者众多,登门求亲的人也是应接不暇。

不过这么多人,孙荃一个都没有看上的,就在孙家为孙荃的婚姻大事发愁的时候,远方亲戚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说县城里已经去世的中医郁士贤家中有一个公子正在东洋留学,快20岁了还没有结婚,跟孙荃颇为匹配。

门当户对是当时择偶的基本条件之一,孙家听说郁达夫家中没有固定的资产,没有固定的收入产业,只能靠两代寡妇摆摊维持家中的生计是,孙家就已经有点犹豫了,毕竟高嫁女,低娶妻。孙荃作为家中长辈最宠爱的孩子,考虑的自然更多一些。

但是孙荃却答应了这门在长辈看来不是特别合适的亲事,因为郁达夫的种种条件都是孙荃心中理想少年的模样。在孙家答应了这门亲事之后,郁家却有点犯难了,未来儿媳的相貌、气质、品性都是一等一的好,但不知道是否能得到郁达夫的喜爱。

24岁嫁郁达夫,仅8年以离婚收场,24年后因一纸烈士证书安心离世

郁达夫和友人

不过在此之前郁家的两位长辈要先替郁达夫看过之后,才知道下一步要怎么办。在一个秋天的午后,孙荃应邀来到郁家。但是孙荃第一次来郁家,就喜欢上了这里。郁家是一栋三开间的老式楼房,这种规模的房屋在当时并不多见。

再加上这座房屋就坐落在风光明媚的富春江边,景色宜人,去了就不想离开。而郁家的长辈也对孙荃非常的满意。明亮的眼眸给人一种智慧真诚的感觉,两条乌油油的长辫,更是给人一种健康丰满的感觉,健康的身体对于守寡多年的郁家长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而这个时候的郁达夫,却因为在日本追求女性失败,非常的苦闷,突然收到家中召他回国定亲的书信,还说女方是故乡周围非常有名的佳人,郁达夫本来有些郁闷的心情渐渐好了些。

订婚到结婚一气呵成

郁达夫和孙荃在订婚期间相处的一个月内,感情交流已经非常的融洽了,还有书信的为证,两人还商量过婚假事宜

24岁嫁郁达夫,仅8年以离婚收场,24年后因一纸烈士证书安心离世

郁达夫

“许侬赤手拜云英,未嫁罗敷别有情。 解识将离无限恨,阳关只唱第三声。 梦隔蓬山路已通,不须惆怅怨东风。 他年来领湖州牧,会向君王说小红。 杨柳梢头月正圆,摇鞭重写定情篇。 此身未许缘亲老,请守清宫再五年。 立马江浔泪不乾,长亭判决本来难。 怜君亦是多情种,瘦似南朝李易安。 一纸家书抵万金,少陵此语感人深。 天边鸣雁池中鲤,且莫临风惜尔音。”

而且两人在1918年之后,就已经相处的非常好了,比如孙荃写的《无题》小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风霜牢落有谁亲? 纵然欲诉心中事,其奈阳光少故人。 年光九十去难留,怜尔杨花逐水流。 海上仙槎消息断,雪花满眼不胜愁。”

还有郁达夫对这首诗的赞赏和钦佩

“谙尽天涯飘泊趣,寒灯永夜独相亲。 看来要在他乡老,落落中原几故人。 未有文章惊海内,更无奇策献双亲。 论才不让相如步,恨煞黄金解弄人。”

从这些诗中,我们不难看到郁达夫和孙荃之间的互相欣赏。郁达夫和孙荃在订婚的时候,原本打算是留学归来,事业有成,有了足够的经济独立之后,才谈婚论嫁的,但是两人情感的发展,和家中长辈的催促,两人就草草完成了婚事。

24岁嫁郁达夫,仅8年以离婚收场,24年后因一纸烈士证书安心离世

孙荃和郁达夫

在订婚之后,孙荃经常出入郁家,对郁家的长辈非常的照顾,甚至还担当起了郁达夫和家中长辈通讯的代笔者。对郁达夫和孙荃来说,是个增进感情的好机会,两人确实也聊得非常的不错。但是在商量婚事的时候,郁达夫正在进行文学创作,准备筹办“纯文艺性杂志”,是在没有心思进行婚事的举办。

但是不管郁达夫如何抗拒,在郁达夫回国举行婚礼之前,两家人就商量好了婚礼的流程,尽量的怎么简便怎么来。但是在郁达夫回家之后,两家的长辈又将原来简单的婚礼流程推翻了,还是想要尽量的热闹一点,毕竟在他们看来,婚礼一辈子就这么一次,还是热闹一点比较好。

但是郁达夫嫌麻烦,直接跟长辈说“一切均从节省,拜堂等事,均不执行,花轿鼓手,亦皆不用。家中只定酒五席,分二夜办.......”

这下不止孙家的长辈觉得这样太过分了,也不符合当地的风俗,哪有人在结婚的时候,如此冷清,郁家的长辈也觉得这样不合符规矩。但是无奈孙荃愿意,孙家的长辈也只能从了女儿的心愿,于是在1920年7月26日,没有任何婚礼的仪式,仅一个小轿抬着孙荃走近了郁家的庭院。

24岁嫁郁达夫,仅8年以离婚收场,24年后因一纸烈士证书安心离世

郁达夫

没有证婚的没人,没有亲朋好友来喝喜酒,连蜡烛花炮之类的吉祥物都没有,孙荃就这样冷冷清清的嫁给了郁达夫。而郁达夫跟王映霞可是在重庆举行了盛大的结婚典礼,也是因为这个结婚典礼,让王映霞被天下人所熟知。这就是爱与不爱的区别吗?

结婚后,两人还是有一段时间的小情惬意。因为城里的天气酷热,郁达夫和孙荃曾到孙荃的老家住了几天,在这几天里,两人远离尘嚣,周围是山清水秀和碧云蓝天的乡村,给郁达夫繁忙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的乐趣。

很快这对新婚夫妻就迎来了第一次离别,因为郁达夫要去日本求学,只能暂时离开。而孙荃更是守着她喜欢的郁家小楼,等了郁达夫两年。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毕业的郁达夫开始在国内的各大高校任教,而孙荃更是陪着他走遍了安庆、北京、武汉、广州。

24岁嫁郁达夫,仅8年以离婚收场,24年后因一纸烈士证书安心离世

郁达夫和孙荃

一路奔波,四处为家。在长达六年的漂泊中,孙荃先后为郁达夫生了4个孩子,长子在途中不幸夭折,剩下的三个孩子,都是孙荃亲自抚养长大的。曾经那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富家小姐孙荃,硬是在多年的奔波中学会了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死性不改,离婚收场

在外人的眼中,孙荃多年的生活是分外的辛苦,原本一个富家小姐,因为爱的人成为了家庭主妇,可惜丈夫却不领情。在安庆他与海棠相恋,在北平与银娣欢好。在杭州喜欢上了小自己12岁的王映霞,这些孙荃都看在眼里,但也无可奈何。

从一开始的,他怎么可以这样,变成了家还在,那就还好。但是这次孙荃连自己的家都保不住了。郁达夫和王映霞的爱情,几乎所有人都反对,孙荃不惜以死相逼,但郁达夫却一意孤行,不管不顾。就算孙荃死亡,也要跟王映霞双宿双飞。

孙荃在无可奈何下,找婆婆作出,婆婆虽然对抛弃妻子的儿子的选择不赞同,但也只有不赞同而已。没法阻拦,更不舍得儿子因为一个女人变得浑浑噩噩。孙荃心死了,两人开始了分居生活,算是成全了郁达夫想要迎娶娇妻的心思。

24岁嫁郁达夫,仅8年以离婚收场,24年后因一纸烈士证书安心离世

孙荃和孩子们

结婚8年的夫妻最终以离婚收场。但是最让孙荃心痛的事情发生了,孙荃在跟郁达夫结婚的时候,郁达夫嫌弃麻烦,什么都没有办,两人就清清冷冷的结了婚。但是转眼八年之后,郁达夫却跟另一个女子举办了盛大的婚礼。

孙荃在跟郁达夫分居之后,就跟自己的儿女一起守在郁家的小楼中,看着自己曾经喜欢的这栋小楼,成为困住自己的牢笼。孙荃能怎么办呢?为了郁家的名声,为了孩子,仅30多岁的年纪就开始过起了寡居老人的生活。

白天操持家务,晚上教子读书,在孩子睡着后一遍又一遍的念诵自己读过无数遍的经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开始神色平静,不悲不喜。或许在无数个午夜梦回中曾后悔过自己当年的决定,但是现在所有的后悔都无用了。

直到1940年郁达夫与王映霞婚后的生活,也并不美好。王映霞因为欣赏郁达夫的才识,才跟郁达夫结的婚,可婚后的柴米油盐,一点点的抹平了王映霞脑海中美好的郁达夫的样子。两人最后反目成仇,以离婚收尾。

24岁嫁郁达夫,仅8年以离婚收场,24年后因一纸烈士证书安心离世

郁达夫和王映霞

在离婚之后郁达夫回到老家生活了一段时间,想起了孙荃的好。可惜这次郁达夫已经彻底的失去了孙荃,成年伴随着青灯古佛的孙荃,早就看的清清楚楚,不再奢求那些不稳地的东西,比如郁达夫的爱,在孙荃眼里,郁达夫只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仅此而已。

小楼还是当年的那处小楼,楼前流水依旧,可楼中的人早已不同,两人也早已回不到过去。吃饭的时候孙荃还是会给郁达夫做好爱吃的一切,但是在郁达夫愧疚且含情脉脉的眼神中,孙荃在自己的卧房外贴上了“卧房重地,闲人莫入”的纸条。

郁达夫吃瘪后,并不放弃,带着小儿子到孙荃老家,将孙荃的母亲请到了家中,但是就算这样孙荃也没有原谅郁达夫。每天还是会按照郁达夫过去的口味招待他,偶尔也会从娘家的竹园中挖掘未露尖的春笋,采摘刚吐新芽的绿茶,但是在感情生活中并没有容忍让步。

再次离家却是永别

郁达夫再次回上海的时候,孙荃和孩子一起去送了郁达夫,却没有想到这次的离别金成为了永别。

郁达夫走后,抗日战争的形式越发的严重,孙荃无奈,只能带着孩子在乡下外婆家避难,在这里孙荃白天耕种,晚上纺织,没有学堂就自己上手叫孩子们唐诗宋词。在对郁达夫的担心中,跟孩子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郁达夫去了遥远的新加坡,成为了那里的华侨抗日领袖。在新加坡,郁达夫遇到了比他小25岁的女子何丽友。何丽友不会中文,且相貌平庸,丝毫不符合郁达夫的审美标准。但是在郁达夫眼中,这个长相平庸的女子,却是二十多年前,初次见到的二十多岁孙荃的翻版。

24岁嫁郁达夫,仅8年以离婚收场,24年后因一纸烈士证书安心离世

于是郁达夫跟这个新加坡的女子结了婚,改名为何丽有,之后两人还生育了一儿一女。在新加坡沦陷之后,郁达夫流落到印尼苏门答腊岛中西部地区,在那里改了名字,开了一家酒厂,因为精通日语,以酒厂为秘密据点,救助了很多文化界流亡的爱国友人和当地居民。

但是在1945年8月29日,因为汉奸告密,郁达夫被日军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岛的丛林中。而在遥远的家乡,孙荃已经回到小楼中。收拾好了郁达夫在十多年前住了一个月之久的书房,等待着郁达夫的归来,只是比郁达夫归来的消息跟先到的是郁达夫的死讯。

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孙荃无意中看到胡愈之写的全国文艺界的报告中《郁达夫的流亡和失踪》,这才知道郁达夫已经生死异乡。孙荃一时间泪如泉涌,找了一副郁达夫的照片挂在了堂屋,每逢旧历7月15,重要祭奠一下。

思念亡人和一纸烈士证书

在郁达夫死后,孙荃对郁达夫的种种情感都变为了怀念,这种情感在晚年更加的强烈。在知道郁达夫去世之后,孙荃就只剩下了一下念想,想要在有生之年,将郁达夫生前的所有作品都整理成集,在有人研究郁达夫的生平时,能够给他在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公允的地位。

可惜这一想法,直到孙荃去世,都未能落实。不过现在不仅有了郁达夫全集,还有了不同版本的著作陆续问世,可惜孙荃看不到了。但是能够让孙荃安心离世的却还是郁达夫那一纸烈士证明。

24岁嫁郁达夫,仅8年以离婚收场,24年后因一纸烈士证书安心离世

郁达夫故居

郁达夫一生娶了三个妻子,最后能够接受中央人民政府颁发的光荣烈士证书的,只有孙荃一人。而这份烈士证书也成为了孙荃晚年的精神寄托。不过更多的还是骄傲,在孙荃看来,郁达夫最后还是完成了自己青年时代立下的誓言,完成了自己“为国而死”的心愿。

之后孙荃一人守着着一纸烈士证书,把 膝下的儿女拉扯长大,长女郁黎明在长大后成为了人民教师,曾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的称号,并当选为湖南省第五、第六届政协委员。在1978年81岁的孙荃静静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静观孙荃的一生,她对两家的老人,对得起家中的儿女,唯独对不起自己,一人苦守一生。如果当时她没有执意要嫁郁达夫,而是在父母的安排下,跟门当户对的富家子弟结婚,是不是可以安安稳稳的富足一生。希望来世孙荃能够终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苏门答腊   收场   烈士   安庆   证书   新加坡   婚事   富家   长辈   安心   家中   婚礼   年后   可惜   多年   女子   孩子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