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妻弃子的去还修道非要拉上好基友——无法理解的贫贱之交

成生为了隐居抛妻弃子而丝毫不觉得惭愧,隐居也没必要抛妻弃子吧。回去后只探望了周生,对妻儿只字不提。然后,百般拉着周生一起隐居修道,可谓殚精竭虑。幸好周生和周生的弟弟都不是忘恩负义之人,要不然成生的妻儿大概早死了,先成生一步修成鬼仙——如果有的话。

  白话文如下:

抛妻弃子的去还修道非要拉上好基友——无法理解的贫贱之交

一:周生入狱——始于意气之争

  文登的周生和成生少年时共用笔墨砚,于是成了不计贫贱的好友。成生家里比较穷,终年依靠周生家。按年龄说,则周生为长,于是成生称呼周生的妻子为嫂子,节日里都去拜见,像一家人一样。周生的妻子生孩子的时候产后暴毙,续娶了王氏,成生因为王氏比自己小避嫌的原因没有见过她。

  一天,王氏的弟弟来看姐姐,在内堂里宴请他。成生恰好过来,家人通报后周生让人请成生进来,成生不进去告辞离开。周生把他追了回来,筵席移到外室。才刚坐下,就有人来禀告周生说别院的下人被县令下令重重打了。之前黄吏部家放牧的佣人让牛踩踏了周生家的田地,所以起了纷争。放牧的佣人回去告诉自家主人,周生家的仆人就被捉了送官,于是被打。

  周生询问得知了原因,非常生气:“黄家放猪的奴仆怎么敢这么大胆!他家祖上做过我家的佣人,才刚发达就这样目中无人了!”

  周生满腔愤怒,生气的站起来想要去找黄吏部。成生按住他:“强权的世界本来就没有道理可讲。况且现在的县官差不多就是不拿凶器的半个强盗罢了。”周生不听,成生再三制止,最后甚至哭求,周生才按捺下来。但是怒火终究没法释怀,整个晚上辗转反侧,对家里人说:“黄家的人欺辱我,就是我的仇人。现在姑且放到一边,县令是朝廷的官员而不是世家的仆从,即使有纷争,也需要两边了解,怎么能像狗一样指哪打哪?我要状告他家仆从,看县官这下怎么处理。”

  家人都支持周生的话,于是决定按计进行。拿了状子去县衙,县令把状子撕了丢回给周生,周生愤怒下说了几句冒犯县官的话,县官被说得恼羞成怒,叫人把周生抓了起来。

  早饭后成生去拜访周生,这才知道周生去城里告状。急忙想去制止,到的时候周生已经被抓进牢房了,成生跺脚也无计可施。

  当时抓获了三名海盗,县令和黄吏部一起给了点钱叮嘱他们捏造周生是他们的同党,根据证词剥夺了周生的功名,还对他用了酷刑。成生去牢房探望,和周生相看凄然心酸,寻思着如何能够伸冤。

  周生说:“身在深牢里,就像鸟在笼中,就算家有幼弟,也不过是给我送送牢饭而已,无人能帮。”

  成生立即自告奋勇,说:“(为你伸冤)我责无旁贷。朋友有难不能帮忙,还算什么朋友!”说完就走了。

抛妻弃子的去还修道非要拉上好基友——无法理解的贫贱之交

二、成生救友——豁出性命拦御驾

  周生的弟弟想要给他备些钱财,但人都走远了。成生到了京都,不知道去哪里告状。听说皇帝要出去打猎,于是成生事先藏身在丛林中,等车驾经过的时候,俯身哭求。于是允了诉状,案子送到部院审批。当时事情已经过了十个多月,周生被屈打成招。院部接到皇帝的批示非常惊骇,提调犯人上京审问。黄也非常惊怕,打算先谋杀周生。因此贿赂了监牢,不给周生饮食,他弟弟来问也不让探望。成生又为他到院部喊冤,这才被叫出去审问,而周生已经饿得起不来了。院台很生气,把监牢杖毙了。黄非常害怕,贿赂了千金想要脱身,这才模糊了他的罪行没被处罚,而县令则因徇私枉法被流放。

  周生被放回家后,越发对成生肝胆相照。

三、成生隐居——周生放不下娇妻

成生自从经过这场官司,越发看淡世情,于是约周生一起去隐居。周生的妻子年轻正得宠,哪里舍得离开,婉拒了。

成生虽然不说,但是去意已决。跟周生告辞后,好几天都没来过。周生让人去他家探望,家人本来以为成生在周家,这下子两边都没有人,这才开始疑惑。周心里知道为什么,派人去找,寺庙观宇深山崖壁,都找了个遍也没找到。于是周生经常接济成生的儿子。

  又过了八九年,成生忽然出现,戴着黄帽子穿着大氅,道貌岸然的样子。周生高兴的拉住他的手臂:“你去哪里了,我找遍了都没找到?”

  成生笑着说:“孤云野鹤孑然一身,居无定所。分别后幸好身体还不错还能再见。”

抛妻弃子的去还修道非要拉上好基友——无法理解的贫贱之交

四、成生换脸——寻找成生

  周生让人准备了酒席,稍微聊了几句后,想让成生换下道袍。成生笑而不语。周生说:“你太傻了!为什么要抛妻弃子就像丢鞋一样?”成生笑着说:“不是这样。都是别人抛弃我,我能抛弃谁呢?”问他住在哪里,说是在崂山上的清宫。

到了晚上,两人抵足而眠。周生梦见成生光着身伏在自己的胸口上,让他喘不过气来,惊讶的问他为什么这样,却不回答。周生忽然从梦中惊醒,叫成生也不应。坐起来摸索,不知道他去了哪里。过了一会,周生这才发觉自己在成生的床上。惊骇的说:“昨晚没有喝醉,怎么会这样?”

  于是叫来下人,下人点了灯,发现是成生。周生本来胡子茂盛,于是用手捋了捋,发现稀稀疏疏没有多少根胡子。拿来镜子一照,惊讶的说:“成生在这里,那我去哪里了?”这才恍然大悟,知道成生在他身上用了幻术想叫他归隐。

  周生想进内屋,弟弟因为他的长相是成生的不让他进去。周生自己也没办法辩白,就叫人备车去寻找成生。

  走了数天,到了崂山。马走得很快,仆从跟不上了,周生就先就在树下休息等人。

只见来往的道士很多,其中有一个道士一直看着周生。周生问他知不知道成生,他笑着说:“我听过这个名字,好像是在上清宫。”说完就走了。周生目送他离开,见他到了一箭之外又跟一人说话,也没说两句就离开。和他说话那人慢慢走近,原来是同学。见到周生,惊讶的说:“几年不见,别人都说你去了名山学道,怎么还游戏人间?”周生讲了事情经过。那人也惊讶的说:“我刚才还遇到成生,我还以为那是你。时间也不长,或许离得不远。”周生非常惊讶,说:“太奇怪了!怎么我见到自己了还不认识。”

  仆从找了过来,急忙追上去,却没有发现踪迹。前面的路看起来又很遥远,进退两难。周生想想现在无家可归,于是决定追上去。后来路途陡峻没办法再骑马,于是把马交给仆从,自己小心前往。远远看到一小童站在那,走近问他路途,并且告诉他自己来的原因。小童说自己是成生的弟子,代成生拿来衣服食物,并且带他过去。

走了三天才到,并不是世上所说的那个上清。当时是十月中旬,山花满路不像是初冬。小童进去通报,成生马上就出来了,周生这才认出了自己的面容。

抛妻弃子的去还修道非要拉上好基友——无法理解的贫贱之交

五、梦境与真实——周生归隐

两人牵手而入,备酒言欢。只见华美的飞禽被人驯服了一点都不害怕,声如笙簧,时不时的飞来鸣唱,心里不由为之惊异。然而周生心里挂念着世俗,并没有留恋之意。地下有两个蒲团,成生拉着他一起坐下。等到二更之后,万籁寂静,忽然好像打了个盹,觉得和成生换了位置。心里怀疑,捋了捋胡子,胡子和以前一样了。等到天亮,周生特别想回家。成生诚恳的挽留。住了三天,成生对周生说:“你现在稍微休息下,我早点送你回去。”

  周生才刚闭上眼,就听成在喊:“行装都准备好了。”于是起身跟着一起走,所走过的路觉得不是之前走的。没多久,就能看到自家房子了。成坐在路边,让他自己回家,周生强求不得,因此慢慢的走到家门口。敲门没人应声,周生想翻墙,忽然身轻如叶,一跳就过去了。过了数道墙才到了卧房,灯火明亮,他的妻子还没有休息,正与人低声细语。周生舔破窗户纸一看,则看到妻子正和一小厮同杯喝酒,很是亲昵。于是怒火中烧,想要悄悄把人抓住,又担心自己一个人没办法做到。于是悄悄的又出门来了,把事情告诉成生,请他帮忙。成爽快答应,直接到了内室。周生拿石头砸门,里面张惶着急,周生砸得越急,门关得越紧。成生拔剑把门劈开,周生跑进去,仆从冲向门口,而成生在门外用剑斩断了他的手臂。周生把妻子绑起来讯问,才知道他当年被下牢时她就和下人勾搭上了。周生借来成生的剑,砍掉她的脑袋,把她的肠子缠绕在庭院的树上。然后跟着成生出去,按着原路返回了。

  蓦然惊醒,周生发现自己还睡在床上,不由惊讶的说:“好奇怪的梦啊,让人惊惧。”成生笑着说:“做梦呢兄长你以为是真的,真实的呢兄长你以为是做梦。”

  周生惊愕的问他缘由。成生拿出剑给他看,血溅在上面的痕迹还在。周生害怕悲伤不已,又私下以为这是成生做的幻术。成生知道他的意思,于是收拾了行李送他回去。辗转到了家门口,成生说:“那天晚上,我就是拿着剑等在这。我不想见污浊之事,还是在这里等你。如果过了申时你还不来,那我就先走了。”

  周生到了家发现门庭萧条,好像没人住一样。于是去了弟弟家。弟弟见到哥哥,双泪交坠,说:“哥哥您离开后,有夜盗杀了嫂子,剖腹挖肠,很是残酷。直到现在县官也没有抓到盗贼。”

  周生好像做梦醒来似的清醒,于是把事情告诉弟弟,告诫他不要追究这件事。弟弟错愕很久。周生问他儿子在哪,弟弟叫老妇把他的儿子抱过来。周生说:“让这个婴儿延续我的家业,请你善待他。我将离开尘俗。”

  于是起身离开。弟弟哭着追出去挽留,周生只是笑着并不停下脚步。到了野外,看到成生,两人一起走。周生回头看了眼弟弟,说:“万事能忍过得最快乐。”弟弟还有话想说,成生挥了挥衣袖,两人随即不见了。弟弟惆怅的站了好一会,痛哭而返。

抛妻弃子的去还修道非要拉上好基友——无法理解的贫贱之交

六、点金术

  周生的弟弟为人拙朴不善于管家也不擅生计,过了数年,家里越来越穷。周生的儿子渐渐长大,没钱请老师,周生弟弟只能自己教他。一天早上到了书房,只见桌上有封信,封得很严实,信封上题:仲氏启。一看,是周生的笔迹。打开看,则只有约二指长的指甲一枚。周生弟弟感到很奇怪。把指甲放在砚台上,出去问下人那封信从哪里来,却没有人知道。回头一看,则砚台变得金灿灿的,化为了黄金。周生弟弟大惊,又把那指甲放在铜上铁上,都变成了黄金。从此家里变得很有钱。又赠送了成生的儿子千金,因此有传言说这两家有点金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崂山   贫贱之交   状子   仆从   县官   吏部   县令   惊讶   小童   佣人   下人   上好   弟弟   家人   家里   妻子   儿子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