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韩信的谋反

韩信早先的局势是很好的。当年楚军龙且兵败身死后,项王意识到局势不佳,派人游说韩信。这时的齐王韩信,已有了和刘邦、项羽分足鼎立的势力了。

淮阴侯韩信的谋反

可惜,韩信的野心终究差那么一步。韩信有兵有人,本身能力不差也不是一个愚忠的人,刘邦明里暗里几次提防,也难免让他心生反意。但也正因为他觉得自己有反的能力但是没反就是对刘邦的一种忠诚,所以虽然蠢蠢欲动但考虑刘邦给予的知遇之恩,再因刘邦素有宽厚之名,他自以为凭自己的功劳当个异姓王安乐一世没问题。

可刘邦大业已成后对他步步紧逼,日子过得越发苦逼,所以才打算与陈豨里应外合——不过也很有可能是刘邦借陈豨叛乱之名处置韩信而已。

韩信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还在家待业时家贫自己又没有好名声,既不能当乡干部又不会做生意,无以谋生,到处吃白食。起先接连数月在一村长家蹭饭,时间久村长夫人不干了,趁着韩信来之前就把饭给吃了,韩信就此不愿意再去。后来自己去河边钓鱼吃,漂线的老妇人看他可怜就施舍饭食,妇人漂了十几天韩信也吃了人家十几天,后来韩信高兴的说:您的大恩我日后一定重报。屠户中有个年轻人大概看不惯韩信整天不事生产戴着剑瞎逛,于是当众侮辱他让他钻跨,韩信仔细看了看那人,钻了。他母亲死的时候家里没钱办丧事,但是韩信还是费心力给母亲找了个能够荫蔽后人的好位置下葬。后来韩信衣锦还乡,报与妇人千金,给了当年欺辱他的少年官职,对于当初的乡长就给了白钱还要说人家做善事有始无终。

个人感觉,他不甘于平凡却又心气傲,所以名声不好。心有成算,记恩但又小气。但是,也确实有才,而且也有野心。当年跟着项羽时未得重用,一看刘邦来了,就跑去投奔刘邦。在刘邦那滕公萧何都举荐过,刘邦这么一位以能用人自居的人却不觉得韩信有什么特别的,可见韩信确实不擅长推销自己不擅长交流。韩信一看似乎刘邦这也没什么指望,于是便离开。他没有耐心等待一步步升迁,太慢变数也多。韩信离开,萧何连夜去追,为什么,因为“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刘邦欲夺天下只有韩信才能帮他做到。韩信也确实没有辜负萧何的眼光。

一路的攻城占地就不说了,如果把韩信单纯视作只会打仗的“莽夫”那就太小看他了。在井陉口之战中,成安君没有采用广武君李左车的计谋而败于韩信,韩信活捉了广武君后待之为座上宾,像对老师一样诚意满满的请教,最后广武君为他所用。而且从韩信评价项羽的一番话中可以看出韩信于治下也不是没有才能的。

淮阴侯韩信的谋反

刘邦对韩信本来就不怎么看上眼,重臣几次推荐都觉得人家不乍地,还是出于萧何的原因才开始重用。我觉得可能是王不见王的气场让刘邦对他本能无感,甚至一直心存提防。纵观韩信的征战旅途,刘邦真的把这把刀用得尽善尽美,提防利用一点没少

韩信刚帮刘邦打下魏国,刘邦就抢了他的精兵让他去打赵国。韩信和张耳打下赵国,这时楚兵把刘邦撵鸡一般从荥阳追到成皋,刘邦只身带着滕公渡过黄河直入张耳营帐,直接拿了张耳韩信卧室里的兵符和印信,等二人起床了才知道刘邦来了职位换了。刘邦大概气狠了,毕竟从一开始就找张耳韩信求援,然而两人一直都是在路上。刘邦把二人分开,叫韩信去另外收整军队攻打齐国。韩信还没到齐国就听说郦食其已经成功说服齐王归顺。韩信正犹豫,说客蒯通——这是一个真正的野心家——则说:汉王并没有明令让您不要攻打,何必把偌大的功绩让给一个只有口舌只能的文臣(郦食其)呢?然后,韩信攻下了齐国,郦食其却也先被齐王给烹煮了。郦食其很早就跟着刘邦了,拿下陈留也是靠了他的游说。韩信的做法无异于让刘邦失信于天下,当时天下未定刘邦还需要韩信按下不提,但是成就大业后这也是他被刘邦忌恨的理由之一啊。大概有蒯通的点醒,韩信虽然未曾听蒯通的话自立为王,但要求封为代理王。刘邦正被困着呢韩信不来救援却想着封王,刘邦气得破口大骂,这大概是第一次心生恨意。他还得靠着韩信打天下呢,项羽还在呢,最后在张良劝说下直接封了韩信为齐王。

淮阴侯韩信的谋反

所以,刘邦靠着韩信打败项羽后就马上就用计夺了韩信的兵权,封地齐国也被改封楚,封楚王。在封地韩信自恃开国功高,出行嚣张,又收留了项羽旧部,对于刘邦来说,韩信这名昔日的功臣大将简直如鲠在喉。于是,有人告发说韩信谋反,刘邦也不管真假,借巡游打算到楚国抓人。这个时候韩信还是没想反的,毕竟天下已定反起来太麻烦,况且之前说过韩信心高气傲,自认为功劳大又未曾谋反,而且刘邦宽厚之名深入人心,觉得刘邦不至于对他如何。然而刘邦好不容易有机会收拾他,就算不好杀他,夺地夺权也是极好的。于是韩信被押回洛阳,封淮阴侯,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待着。

韩信被困洛阳,无兵无权,为了让刘邦放心也不敢结交权臣。对于心气高傲的韩信来说,日子过得无异于龙困浅滩,憋屈无比。后来韩信旧部代王陈豨起兵,韩信被吕后引进宫中杀死——到底韩信有没有谋反有待定论因为刘邦实在太想杀他了——说是韩信打算和陈豨里应外合。

韩信临死前说的那句话我相信有的: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他在被带进洛阳的时候就悔了,然而后悔时已是没兵没权,想反也没有条件反了。

至于说是和陈豨里应外合,说真的,个人觉得如果真的有的话,凭韩信的智谋,不可能轻易被引入宫杀死。他为什么会被刘邦带回洛阳?就是他对刘邦太过轻信,总以为凭着当初的功绩以刘邦仁厚之名不可能会被处理。事实如何呢?到了洛阳相当于变相囚禁无权无兵连往来的人的等级都下了好几个台阶,因此他大概自认什么也没做问心无愧,吕后总不能杀他一个昔日的功臣吧。可惜,当君要臣死,总能找出死的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成安   井陉   淮阴   项羽   里应外合   封地   旧部   洛阳   齐国   心气   刘邦   功绩   村长   当年   确实   旅游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