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爱乐火种,壮大乐友队伍,青岛交响乐团爱乐沙龙成立十周年

传播爱乐火种,壮大乐友队伍,青岛交响乐团爱乐沙龙成立十周年

张国勇为乐友讲解马勒《第四交响曲》

文 | 孟绮

9月10日,青岛交响乐团爱乐沙龙成立十周年庆典在青岛市人民会堂三楼举行,来自乐团与资深乐迷的代表济济一堂,回顾爱乐沙龙的发展,一起展望未来。结束了公开排练的青交艺术总监张国勇也来到庆典现场,他将爱乐沙龙形容成一只锚,将自己与青岛绑定,“如此高水准的乐迷,放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青交团长李珺竹表示:“乐迷与乐团之间有鱼水之情,乐迷是我们的重要土壤。爱乐沙龙是我们重要的动力,也是我们前进的养分,希望青岛乐迷继续支持我们。”

普及交响音乐知识,培养乐友骨干力量

传播爱乐火种,壮大乐友队伍,青岛交响乐团爱乐沙龙成立十周年

青岛交响乐团爱乐沙龙成立十周年庆典现场

爱乐沙龙创始人、指挥徐学敏介绍,在业内人士看来,爱乐沙龙不仅是乐迷组织,也是青交演出经营的创新。2014年,爱乐沙龙推出音乐季年卡,一方面稳定了乐友队伍,巩固了乐季音乐会的上座率,另一方面也让乐迷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引领更多观众加入沙龙。据悉,年卡制度将继续推行,持续巩固青交与乐迷之间的联动关系。

青岛交响乐团爱乐沙龙自2011年5月成立以来,共举办音乐讲座系列活动一百二十多场,听众达万人次,发展爱乐之友三千多人,聆听乐季音乐会近二百余场。爱乐沙龙以音乐季演出为中心,定期举办各种音乐推广活动。虽然开始时每次仅有二三十位音乐爱好者参加听课,但这个活动如同火种,点燃了广大爱乐人内心对欣赏交响乐的向往和期待,听课人数不断增加,效果逐渐显现。

爱乐沙龙根据当时乐友缺乏音乐知识的现状,开办了十期交响乐基础知识讲习班,从交响乐的历史沿革、发展脉络开始,深入浅出地介绍各个时期的主要作曲家和他们的作品。再结合交响乐队的乐器特点和声部编制,对交响曲、协奏曲、序曲等各种体裁的曲式结构,进行详细讲解。乐友们通过这十课比较完整的基础知识学习,初步了解了交响乐的基本常识,部分乐友通过了考试,取得了“结业证书”,极大提升了继续欣赏交响乐的信心。这套讲座课程,是青岛市首次面向市民免费开设的交响音乐专业课程,其作用和影响至今依然不容低估,即使在全国乐团中也是首创。

推广与音乐季同步,乐友队伍稳定发展

为了更好地为乐友服务,乐团在2016音乐季开始前为乐友活动提供了一楼大厅宽敞的房间,作为爱乐沙龙的第二个活动场地,配备了良好的设施条件,为音乐季活动的多样化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每场音乐会的中场休息时间,爱乐沙龙都会敞开大门,向持卡听众提供免费的咖啡、红茶和各类糕点糖果,既为乐友提供了休息交流的场地和条件,又增强了持卡乐友的凝聚力和自豪感。乐友纷纷反映,在人民会堂听音乐会真的有国外音乐厅的那种温暖和高雅。

乐团为了使爱乐沙龙的各项活动能够得到持续发展,在国内首创将音乐推广活动纳入乐团年度音乐季计划,使各项活动与音乐季同步进行,并将音乐季中篇幅大、难度高的音乐会作为讲座重点,邀请该场音乐会的指挥家、作曲家、演奏家、歌唱家亲临爱乐沙龙为乐友讲解,吸引了更多市民加入爱乐队伍。

乐团还印制了《青岛交响乐团音乐季年卡会员指南》手册,免费发放给全体会员和广大听众,使全年各项活动有目标、有计划、有主题。十年来,爱乐沙龙开展的所有活动都做到了“内容明确、时间固定、嘉宾落实,运作规范”,社会反响良好,为青交音乐推广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讲座坚持不懈,乐友思路创新

音乐讲座是爱乐沙龙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每月乐迷朋友们最期盼的高品质活动。这些风格各异、内容丰富的活动,不但提升了乐友们的欣赏水平,拓宽了大家的艺术视野,更重要的是凝聚了乐友的向心力,增强了他们对青交的感情和认知。

十年来包括小提琴家林昭亮、双簧管演奏家王亮、长笛演奏家里特、圆号演奏家普吕克、大提琴家秦立巍等相继与乐友交流,作曲家谭盾、周龙、陈怡、赵季平、李海鹰,中提琴演奏家马慧、钢琴家张橹等先后在爱乐沙龙举行讲座。他们充分发挥各自专业领域的强项,畅谈广大乐友关注喜爱的音乐知识和艺术历程,极大地开拓了乐友们的视野,提升了大家的音乐知识水平。每次乐友活动,都由乐友志愿者拍照,留下了数千张图片资料,同时及时整理文字稿件,在第一时间在青交公众号提交发布,扩大宣传。

安排现场观摩乐团排练也是青交推广音乐的重要一课,此活动吸引了众多资深乐友前往观摩,每次都座无虚席、济济一堂。许多乐友感叹,“乐团的内部排练能对我们开放,是对我们乐友的极大信任和厚爱。”观摩让他们了解到乐队的辛苦和不易,音乐家们对艺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也深深感染着广大乐友,在加深交响乐体验的同时提高了音乐欣赏能力。

在十周年庆典上,翁亚明、廖健、张增勇、吴碧君等资深乐迷代表相继发言,分享与青交的深厚情缘。十年来乐迷通过青交演出、音乐家讲座、观摩排练得到了极大的精神享受。邮票收藏家张增勇以青交演出曲目为轴线,先后将巴赫、贝多芬、比才、马勒、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和斯托尔兹等音乐家的邮票与艺术成就相结合,完成了图文并茂的人文创作。张国勇感叹,爱乐沙龙的乐迷思路非常活跃,他们在沙龙上提出各种问题,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有些问题很难回答,“青岛乐迷的素质真的非常高,希望他们未来不离不弃,继续陪伴青交。”

张国勇表示,爱乐沙龙放在全国也是拿得出手的音乐品牌,因为国内做类似乐迷组织的城市虽多,但坚持十年的寥寥无几,“爱乐沙龙是一个完全付出、没有个人收益的事情。”他说,有两个“锚”把自己“锚定”在青岛,“一个锚是青交的乐手,他们把十多年最好的年华放在这个乐团里;另一个锚是青岛的乐友,爱乐沙龙的乐迷非常尊重音乐家,也让各地的艺术家很受感动。”

放眼未来,徐学敏希望爱乐沙龙能够继续坚持下去,保持这个高水准、高素质的乐迷队伍,一如既往陪伴乐团成长。十年来爱乐沙龙吸引了许多具有广阔眼界、丰富阅历的乐迷,李珺竹表示,下一步希望通过创新举措吸引年轻观众,进一步壮大爱乐沙龙,“我们需要年轻乐迷加入,不断培养年轻梯队。下一步我们将通过艺术讲座等形式吸引年轻人,持续推动乐团艺术素养的提升,形成可持续发展。”

- THE END -

“星标”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

不错过每条推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爱乐   交响乐团   青岛   马勒   沙龙   演奏家   火种   乐迷   交响乐   排练   音乐会   庆典   乐团   讲座   队伍   艺术   旅游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