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演奏家自主发行的先锋 | 鉴碟

国内演奏家自主发行的先锋 | 鉴碟

文 | 张可驹

如今,乐队或演奏家自创品牌、发行唱片,已是十分平常之事。但在国内,这种操作还是非常罕见的。一方面,除了极少数之外,中国音乐家的市场号召力往往不是很大,哪怕在本土;另一方面,中国的古典唱片发行一直处在一个摸索和趋于成熟的过程中,哪怕目前国际范围的CD与数播时代已在交替,国内的唱片品牌在CD领域都仍在努力开拓。可想而知,在如此险恶的市场环境下,音乐家自创品牌几乎不现实。

但还是有醒目的、逆流而上的个案,陈萨演奏德彪西两册《前奏曲》的唱片即是典型。该录音由陈萨工作室推出,是国内代表性的钢琴家首次尝试自主发行。而且这套唱片的装帧高度个性化:整体呈现极简风格的纯白纸盒装,封面上仅留下两道一指宽的刻印,极具意象感的设计配合内页中钢琴家自己撰写的文字,以及她旅行中拍摄的一些照片——可以说这套2CDs唱片的制作是将演奏者辨识度很强的美学观念贯彻到底。但问题是,演奏本身究竟如何?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感到陈萨最适合的是单乐章,哪怕多首曲目合为一套、整体结构也相当自由的乐曲。她也确实是这么安排的,肖邦玛祖卡的全集演奏,规模几近于骇人听闻,但乐曲彼此之间的连接,正是由“小作品”构成一个大布局的设计。之后,钢琴家又开始弹德彪西的练习曲,2019年排出肖邦《夜曲》全集的独奏会,基本都是延续这个方向。从去年至今,陈萨的独奏会又回到相对常规、由大型作品组合的安排,且连续演出协奏曲,对大结构的把握也的确比以往有了飞跃。

然而,钢琴家在短小格局中所体现的天赋,始终是她的核心魅力之一。最初强烈地领略这样的魅力,是我现场听她弹舒伯特《四首即兴曲》(D.935),希望钢琴家日后能够录音。仅是在唱片方面,德彪西的两册前奏曲应该是陈萨这几年来惟一正规发行的录音了。其中的演奏正是前述那种天赋魅力的体现,当然也充满了钢琴家后天的演绎观念和独特美学。

表现印象派音乐的高峰杰作,陈萨并未呈现音色魔法般的触键效果,或类似法派传统不时突出的那种尤为利落的手指技巧。她的演奏初听给人以清新淡雅的印象,仿佛有点“小清新”,仔细品味却会发现钢琴家真是弹出了非常用心的演奏。这样的用心,并不仅限于磨练演奏技艺的细节,而更多在于对原作独特意境和表现方式的理解。这些前奏曲各有自己的标题,音乐的形象可说是德彪西意象化描绘的巅峰。某些钢琴家会采用仿佛“中立”的视角,节制演绎者主观情感的投入,转而在音色和技巧方面琢磨,呈现类似第三方视角的意象世界。也有钢琴家特别突出某种风格特点,譬如法派老将罗热(Pascal Roge)的新录音,便是传统法派手指控制力在现今的辉煌胜利。

陈萨从始至终基本都未曾接受第三方视角的演绎观念,她的技巧不总是显而易见,结合音乐的表达来观察,却又常常令人佩服。第一册中《雪地足印》(Des pas sur la neige)这样的作品,有时被认为是演奏者越多地抽离主观表现,演奏的效果越好。有些演绎也似乎证明了这一点,追求空灵到无我的节奏与气息,配合触键的精妙控制,成为某种演绎倾向。陈萨却在此作出更为生动的呼吸,哪怕仅是Rubato中轻柔的脉动,也让听者感到雪地之上并非徒留足印一行,仍有另一个人的形象在观察、感知这个雪域世界。

在我听来,这实为精彩之笔。同时,钢琴家的音响控制也不失为当代一流水平。而在一些更为“寓情于景”的前奏曲中,譬如第一册中的《德尔菲的舞女》(Danseuses de Delphes)、《帆》(Voiles),或第二册中的《石楠》(Bruyères),陈萨所表现的自在的呼吸与细致的分句,无不充分显示演绎者全心融入德彪西那种意象描画之“景”,而后弹出自身鲜活的体验与表达。因此,这些前奏曲也都体现出她的演奏艺术中最有魅力的一面。

演奏一些大气魄、大格局的前奏曲,陈萨在整体设计与控制力中,不露山水却非常耐得住品味的特质就越发彰显。第一册中的《西风所见》(Ce qu'a vu le vent d'ouest)与《沉没的教堂》(La cathédrale engloutie)二首表现得特别精湛。

《西风所见》中,钢琴家不以力度和声势的堆叠渲染恐怖,而是将狂风漫卷之变化表现得异常精细。可贵之处在于,她又能做到不将“精细”拿到面上来,仅是让我们体验音乐意象化的表达之中极丰富的层次。

《沉默的教堂》演奏速度虽慢,对和声转换效果的表现却几乎处处有细心,弹出丰富的信息量,又让听者感到它们在音乐的情景中自得其所。高潮处表现钟声的部分,洪亮而不生硬的触键也很见功夫,令长久的铺陈迎来合理的顶点。这套唱片的录音很不错,陈萨自己表示,她能够放心地录唱片,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遇见了一位满意的录音师。从结果来看,有了杰出的演奏为核心,这样由演奏者本人把握一众细节以呈现一种整体美学的唱片,确实是自主发行的理想成果。让人欣慰的是,虽然经过波折,陈萨工作室的自主发行仍将继续,下一张发售的唱片应该就是钢琴家灌录的肖邦《夜曲》。

- THE END -

“星标”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

不错过每条推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肖邦   自主   演奏者   前奏曲   演奏家   先锋   控制力   钢琴家   意象   听者   美学   视角   唱片   观念   效果   魅力   国内   旅游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