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七月初二,俗语“不怕初一雨,就怕初二淋”,下雨不好吗?

导读:今天七月初二,俗语“不怕初一雨,就怕初二淋”,下雨不好吗?

今天进入农历七月第二天,阳历的八月九号,是“八九不离十”的好日子。这不,马上到了七月七日乞巧节,又叫七夕节,这个节日是我们一个传统节日,也是我们的情人节。关于乞巧节有很多的传说故事,最广为人传的是牛郎和织女的故事。相传在这一天,人间看不到喜鹊,因为喜鹊们都会飞上天去,在天河上给牛郎和织女架起一座鹊桥,让他们夫妻相会。人们也都喜闻乐见,津津而道。

今天七月初二,俗语“不怕初一雨,就怕初二淋”,下雨不好吗?

记得儿时乞巧节,那个时候虽然家里通了电,但是电视这种奢侈品,也没有风扇和空调降温制冷设备,所以基本上到了晚上,人们都会在院子里、饭场,又或者村口敞亮的地方聊天纳凉。这个时候,听得最多的就是关于七仙女的神话传说,每年都听得津津有味。

印象最深的就是奶奶曾告诉我说,这天在成串成串的葡萄架下面,会如果有雨滴落下,是牛郎织女相聚时的眼泪;如果没有雨滴落下,牛郎织女今年没有哭,在说悄悄话呢!这种神话故事在一些农村地区盛传,人们还津津乐道——少雨的干旱的时候,盼望牛郎织女哭,反之,又祈祷牛郎织女相会要笑。

今天七月初二,俗语“不怕初一雨,就怕初二淋”,下雨不好吗?

因为,进入农历七月以后,农民非常关注天气变化,这关系到秋粮的收成好坏。在天气预报还没有在农村普及的年代,通常人们会根据祖辈们流传下来关于天气预测的农谚俗语,根据一些“时间点”的天气变化,来预测后期的天气变化粗略的走势,做到心中有数,旱浇涝排,抢收抢种,确保秋管、秋收、秋播,“三秋”顺利进行。

关于今天农历七月初二这个“时间点”,有句俗语说:“不怕初一雨,就怕初二淋”,说的是农历七月初一下雨,对农民来说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初二接着下雨,出现了连雨天,就担心会影响到秋收作物的丰收!农民为什么会有这种担心呢?

今天七月初二,俗语“不怕初一雨,就怕初二淋”,下雨不好吗?

因为进入阴历七月份以后,秋收农作物基本上从营养生长过渡到生殖生长上来,植株基本长至定型,该开花结果了。比如花生进入开花下针期,绿豆进入开花结荚期,棉花进入开花结铃期,红薯块茎进入膨大期,玉米进入灌浆期,这其中有些作物还需要授粉,都进入了生殖生长的关键时刻。这个时候的农作物,从营养生长的需水量的高峰期,逐渐进入到需水量较少的时期,当农作物进入老熟阶段,需水量就更少了。

因此,农历七月下雨不打紧,怕的是出现连续性降雨,降水丰沛就会影响到秋收作物正常的生殖生长、成熟期的顺利秋收,出现了烂秋是农民最担心的事。

今天七月初二,俗语“不怕初一雨,就怕初二淋”,下雨不好吗?

这句俗话:“不怕初一雨,就怕初二淋”所说表达的意思,实际上并不是人们怕农历七月初一、初二下雨,而是怕在农作物进入成熟期阶段,出现连雨天或者强降雨就不好了。俗话说:“前怕初三雨,后怕十六阴”,含盖的意思就有农历七月初一、初二、初三出现降雨的情况,在有的地区上半月大概率会出现持续性降雨,发生洪涝灾害。这就是进入农历七月,农民“最怕初二”淋最为担心的事。

#十九届农交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俗语   需水量   成熟期   织女   牛郎织女   喜鹊   牛郎   农作物   雨滴   作物   农历   雨天   生长   担心   农民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