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群:《丝绸之路千问千答》极简丝绸之路志


高建群:《丝绸之路千问千答》极简丝绸之路志

7月23日,《华商报》整版刊载了《丝绸之路千问千答》的精编版《极简丝绸之路志 》一文,全文如下:

高建群《丝绸之路千问千答》极简丝绸之路志


高建群当代著名作家,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代表作有《最后一个匈奴》《大平原》《统万城》《遥远的白房子》等。他被誉为当代文坛难得的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的写作者,浪漫派文学最后的骑士,引发中国文坛的“陕军东征”现象。

16日,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建群重磅新作《丝绸之路千问千答》在第30届书博会发布。

《丝绸之路千问千答》是高建群创作的一部丝绸之路“百科全书”。名家专栏特约精编版,让大家一睹为快。

高建群:《丝绸之路千问千答》极简丝绸之路志

乌拉尔山乡 陶然 摄

在欧亚大草原上生活着二百多个古游牧民族

长期以来,世界的东方首都是长安城,世界的西方首都是罗马城。在两城之间平铺着一片约两万公里长度的森林、草原、戈壁、荒漠地带,称为欧亚大草原。

在这块大草原上生活着二百多个古游牧民族。他们以八十年为一个周期,或涌向长安,或涌向罗马,向定居文明、城郭文明、农耕文明索要生存空间。

这些游牧民族活动的核心地带是阿尔泰山。英国人类学家汤因比说:世界三大古游牧民族,古阿尔泰语系游牧民族、古雅利安游牧民族、古欧罗巴游牧民族,前两个都永久地消失了,古欧罗巴游牧民族则迁徙到地中海沿岸,然后从马背上跳下去,以舟作马,开始人类的大航海时代。与中华文明板块两千多年来曾有接触的匈奴、大月氏、乌孙、丁零、早期的塞人、突厥、鲜卑、乌桓等等,都在这古游牧民族之列。

西北大学王建新教授率领他的团队,选择业已泯灭了的大月氏,顺着他们的五次迁徙路线,在中亚地面已经进行了十二个年头的考古发掘。张骞受汉武帝差遣,前往西域,前往撒马尔罕寻找的就是大月氏。汉武帝想联系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

月氏曾是一个十分强大的游牧民族。建立世界上第一个草原帝国,并且在山西大同白登山,差点活捉了汉高祖刘邦的匈奴冒顿大单于,少年时曾在月氏为质子,由此可见月氏当年在西域地面的重量。月氏的原居地在丝绸之路天山东段,即敦煌、哈密、吐鲁番一带,甚至河西走廊四郡。

在秦汉之际,匈奴日益强大,不但在东边对刚刚成立的汉王朝形成碾压,也同样在西边对月氏展开强力攻势。西进的匈奴人赶走了月氏人,甚至将战败的月氏王的头颅做成酒器。战败的月氏人,西迁的一部分被称为“大月氏”,而仍旧留居东天山的被称为“小月氏”。

大月氏越过天山迁徙到伊犁河下游的巴尔喀什湖地面。不久又被在匈奴人帮助下的乌孙人驱赶到费尔干纳盆地的撒马尔罕。

大月氏在撒马尔罕居住了相当长时间。他们引来阿姆河的水流改造良田,还修建了辉煌的城堡。甚至有六个附属国。

将大月氏驱赶出撒马尔罕的是康居国。康居是当时那块地面最主要的国家。与康居并存于当地的还有另外八个国家——“昭武九姓”。康居是其中第一大国,第二大国家叫石国。石榴即原产于石国。

为康居所驱赶的大月氏的第四次迁徙和锚泊,是在喀布尔城,建立一个强大的贵霜王朝。贵霜王朝后来被西迁的一支匈奴人所灭。

那么贵霜王朝灭亡后,大月氏人又流落何处?这些年在出土的楼兰文书中,人们发现了大月氏人的专用文字“佉卢文”,佉卢文与汉语,成为楼兰国官方文书中并行使用的文字。这为贵霜王朝的遗民举国举族重返塔里木盆地,提供了确凿的考古依据。而随着沧桑变迁,大月氏人便融入到塔里木盆地四沿各兄弟民族中去了。

西域道被叫成“丝绸之路”是近代的事情

佛教传入中亚、传入中国,丝绸之路是它最主要的传播道路。中国的研究者们认为,佛教的传入,是在东汉的第二个皇帝汉明帝时期。汉明帝夜梦金人,湍湍东来。不久之后,果然有这样两位高僧,抵达洛阳城。汉明帝将他们安置在鸿胪寺。两匹白马拴在寺门外,即白马寺。这两位高僧,正是来自号称世界十字路口的撒马尔罕。

佛教亦是在撒马尔罕完成它的经像制作的。此前,仅靠塑雕一些佛脚掌,和用泥巴烧制一些手掌大小的小佛像(“擦擦”)用以传播。在撒马尔罕,人们将心目中的佛祖形象,绘制成经像,雕刻于悬崖绝壁之上,用以寄托,用以焚香膜拜。

佛教的传播正是顺着丝绸之路,由一代一代僧人的远行传经,一个接一个佛窟的凿造而推进。法显、鸠摩罗什、玄奘是这些取经传法者的光荣代表。而石窟的推进,最早的克孜尔千佛洞,接下来是敦煌,后来又有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等。

张骞开西域道,后来又叫凿空,不但空前地扩大了中国人的视野,还具有世界的意义。在张骞之前,各个文明板块都是孤立存在的。丝绸之路的凿通,将这种文明板块之间的界限打破了。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

西域道被叫成“丝绸之路”是近代的事情。普鲁士皇帝派了一个庞大使团前往中国。当使团行进到河西走廊时,看到驼队驮着货物鱼贯而过,其中的年轻学者李希霍芬突然明白,盛行于中世纪的丝绸,正是以这样的形式,自中国运抵欧洲的,随即将这条欧亚商贸大通道叫“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古代行走“旧三道”“新三道”

中国的丝绸之路研究者们,为丝绸之路的古代行走,划出了三条道路。

从长安城出发,穿越陇中高原,穿越河西走廊四郡,在塔里木盆地东端的阳关、玉门关分道。绕着塔里木盆地南沿行走的一条路线是丝绸之路南道,绕着塔里木盆地北沿、天山南麓行走的一条道路即所谓的丝绸之路北道,“南道”“北道”又汇合于塔里木盆地西端的喀什。

第三条道路开辟于唐代,称“新北道”。从吐鲁番往北翻越天山,绕道今天的乌鲁木齐,然后从这里进入北疆准噶尔盆地。穿越哈萨克草原、吉尔吉斯草原、俄罗斯草原,而是径直走向北方草原纵深。

我们将上面的解释称作旧三道。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新三道:丝绸之路马可·波罗道,丝绸之路成吉思汗三千里草原黄金道和丝绸之路玄奘道。

马可·波罗道是指马氏自意大利而中国的去程和他自中国而意大利的回程所行的路线。两千余年来,这是通往地中海沿岸国家的一条最重要的物流通道。这是两千三百年前,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印度的行军路线;也是北匈奴跨越洲际大迁徙时主要的行走路线;还是八百年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的古战场。

成吉思汗三千里草原黄金道,是指成吉思汗当年进军欧洲的路线。自鄂尔多斯攀上弓背形蒙古高原,进入新疆北疆,再进入哈萨克草原、吉尔吉斯草原,下来,沿伏尔加河北上,抵达莫斯科城。出莫斯科城,直指东欧平原后四散而开。

玄奘道是伟大僧人玄奘一千四百年前踩出的道路。我们省掉玄奘之前的路程,而从这世界的十字路口撒马尔罕开始说起。高僧玄奘顺阿姆河而上,进入喀布尔河峡谷。过喀布尔城进入今巴基斯坦境,沿印度河进入五印大地。先顺印度河直下阿拉伯湾。尔后折回,再顺恒河直到孟加拉湾,然后在那烂陀寺修行圆满后返回中国。

在张骞出使西域的年代,在定远侯班超经营塔里木盆地的年代,在高僧玄奘西行取经的年代,帕米尔高原叫葱岭,别称“不周山”。《山海经》说:“共工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今天的人们,突然意识到这或许是记录了一亿五千万年前侏罗纪时代的一次伟大造山运动。

在那遥远的年代里,在我们的西面亦有一个准噶尔大洋。如今的中亚地面,正是这大洋的洋底。突然有一天,非洲大陆板块有一块脱落,猛烈地冲撞欧亚大陆板块,于是有大地震发生。大地震过后是火山爆发。岩浆涌出地面,直蹿天空,这样千百次的火山爆发喷涌的岩浆冷却,叠成山峰的形状,终于生长成世界第三极——帕米尔高原,同时形成昆仑山(南山)、喀喇昆仑山(美丽的南山)、冈底斯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准噶尔大洋的浩淼之水退去,刮起了猛烈的西北风,将洋底的泥沙来了一次大搬家。大风整整刮了两千万年,尘埃落定,从而,中国大西北的黄土高原地貌生成。

丝绸之路的开通,为莫高窟修凿提供了条件

在距现在八千万年的时候,一座年轻、挺拔的山脉,横空出世——天山。天山以南的这一块古洋底,叫塔里木盆地,盆地中央包着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天山以北的古洋底,叫准噶尔盆地,中央包着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而在天山以外,兴都库什山以北、帕米尔高原以西的那一块洋底,叫它图兰低地,低地中央包着卡拉库姆沙漠。

而在这块地面上,现在还残留着众多的湖泊和水域,是古准噶尔大洋洋水退去之后留在洋底的积水洼。这些被称为海、湖的水域,后来都有来水地。从帕米尔高原、天山、阿尔泰山发源的某一个水流,给它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源。比如,里海的来水地是伏尔加河等,黑海的来水地主要是第聂伯河,咸海的来水地是阿姆河、是锡尔河,伊塞克湖来水地是发源于天山的楚河。而喀纳斯湖是由阿尔泰山最高峰友谊峰所消融的冰雪汇成,喀纳斯湖湖水溢出为额尔齐斯河,额尔齐斯河出中国境后二百公里,形成斋桑泊。

天山南麓的博斯腾湖的来水地是开都河,湖水溢出后归入孔雀河,去水则奔入罗布泊。塔里木河也同样注入罗布泊。塔里木是宽阔的可耕之地的意思。塔里木河有六个源头:叶尔羌河、喀什噶尔河、阿克苏河、和田河、渭干河和开都河。罗布泊则是汇水之区的意思。

一代战神霍去病纵马祁连山,匈奴人唱着凄凉的草原古歌恓惶西去。汉武帝遂在河西走廊地面建立四郡、两关: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玉门关、阳关。

武威,“武功军威”;张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霍将军得胜,汉武帝赐酒劳军,霍去病将酒倒入一眼泉中,令将士齐饮,于是得名酒泉。敦煌,“广也、大也,厚也、重也”。

阳关是古代重要的屯兵之所,又是汉长安城、唐长安城通向塔里木盆地设的一个堞城。玉门关则更早。大约是和田地面通向河西走廊,所设的一个玉石交易市场。张骞出使时,这里已早有一个玉门了。在甘肃大地湾遗址,在陕北神木石峁遗址,都有和田玉出现。

正是因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为大教东流提供了条件,为莫高窟长达六百年的修凿提供了条件。

西夏占据河西走廊那一百多年,古丝绸之路严重堵塞

第一个在敦煌修凿佛龛的和尚名叫乐尊。乐尊和尚路经三危山下党河岸边,见西天方向,霞光万丈,状有千佛,感动得热泪盈眶。遂在岸边的岩石上开始打造佛龛。

在这几十年之后,前秦皇帝苻坚久慕龟兹国国师、西域第一高僧鸠摩罗什。于是派驻扎在敦煌地面的将军吕光发兵龟兹国,劫鸠摩罗什东归。随鸠摩罗什东来的三万龟兹移民到达敦煌,从而开始了敦煌莫高窟大规模的凿造。鸠摩罗什高僧居留凉州十七年后抵达长安城,又被后秦皇帝姚兴拜为国师,公元401年入住草堂寺,开始了他彪炳千古的译经事业。

敦煌莫高窟的早期开凿中,还有个功德人物是匈奴和尚刘萨诃。刘萨诃在于阗城遇见法显,曾随法显翻越帕米尔高原前往印度。后又中途折返,二度翻越帕米尔高原,来到敦煌。

河西走廊四郡、两关之外,还有一个著名的关隘,叫嘉峪关。这嘉峪关的修筑,大约是从明朱棣年间开始的。

明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嘉峪关左手有高耸入云,连绵不绝的祁连山,右手有白雪皑皑的马鬃山。嘉峪关扼守住了河西走廊的咽喉。嘉峪关的修筑,与当时中亚地面的草原枭雄——帖木儿有关。

七十岁的跛子帖木儿,意图东进中国,摧毁大明王朝,复辟蒙元帝国。帖木儿集结二十万精锐骑兵,从撒马尔罕出发。他的儿子带领先头部队,穿越伊犁草原,走到今天乌鲁木齐附近时,传来帖木儿暴毙的消息,致使这次大奔袭流产。

帖木儿出生在撒马尔罕郊区的一个牧人家里。他青年的时候,曾为国家服役,伤了一条腿。后来起事,他先顺着成吉思汗讨伐花剌子模的道路,西行到今天的伊朗、土耳其,直达黑海。接着连灭成吉思汗为他的四个儿子建立在欧亚大草原核心地带的四大汗国。又顺玄奘道进入五印大地,攻屠德里城,斩杀十万战俘,一把火烧了德里城。帖木儿的后世孙子,再次进入五印大地,建立莫卧儿帝国,并在荒废的德里城旁边,修建新的首都,称新德里。就在莫卧儿帝国差点占领印度全境的时候,登陆南亚次大陆的英国人,扛着洋枪洋炮,一路北上,最后遏制和摧毁了莫卧儿王朝。

唐末党项首领——拓跋思恭(李思恭)开始割据夏州。到了李元昊的年代,党项人建立西夏,历经十个皇帝。强盛时期,占据了整个大河套地面以及整个的河西走廊地面,甚至更远。

西夏占据河西走廊那一百多年,古丝绸之路严重堵塞。后来,随着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东移,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性日渐降低。再后来,海上丝绸之路凸起。(华商报记者 刘慧 摄影 陶然 )


购买方式

购买方式一:

高建群:《丝绸之路千问千答》极简丝绸之路志

长按识别上图二维码,微店直接下单,包邮哦!


购买方式二:

高建群:《丝绸之路千问千答》极简丝绸之路志

天猫搜索“西北大学出版社图书专营店”


/ 欢迎关注西北大学出版社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豆瓣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塔里木盆地   丝绸之路   帕米尔高原   嘉峪关   成吉思汗   洋底   西域   敦煌   月氏   天山   河西走廊   游牧民族   匈奴   中国   草原   旅游   高建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