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斌杰:写在《丝绸之路千问千答》出版之际


柳斌杰:写在《丝绸之路千问千答》出版之际

8月11日,《陕西日报》刊载了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柳斌杰在《丝绸之路千问千答》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全文如下:

《丝绸之路千问千答》是高建群先生在经过“丝绸之路万里行”的跋涉后,新近推出的一部力作,也是西北大学出版社潜心打造的一部主题出版精品。我在一周前拿到并认真地阅读了本书。

众所周知,欧亚大陆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欧亚大陆上发生的多个部落、民族、国家和多种文明不断碰撞交流、融合发展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人类今天的文明版图。在书中,作者讲述了丝绸之路上以阿尔泰山为中心分布的200多个游牧部落、民族不断向长安、罗马这两个东西方文明制高点转移的过程及其影响。作者生动地将其称为“游牧民族大漂移”,其所涉及的区域极其广大,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丝绸之路“东到长安西至罗马”的地域范围,东至太平洋、库页岛,北至鄂毕河入海口,南至印度洋,西至罗卡角、英伦三岛,可以说深入到长安、罗马这两个东西方文明制高点所能触及的每一处末梢。

显然,本书不是简单的文学纪实作品。书中涉及地质、地理、生物、人类、历史、考古、社会、宗教、军事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作者将其兼容统领,并生动地加以表述,其中不乏许多精深独到的见解。

在不同学科知识的运用上,作者做到了博采百家,在书中所引述的知识、观点、思想,所涉及的中国古人和当代学人以及外国学者、文学家、哲学家、艺术家足有上百位,将他们的学术成果、艺术成就、生平故事,都纳入到生动阐述中。比如对丝绸之路的认识,作者即讲到,自张骞凿空,这条“西北国始通于汉”的道路,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被称为“西域道”。直到19世纪,德国学者李希霍芬考察河西走廊后,才提出“丝绸之路”这个概念,并很快在世界上得到普遍认可。

《丝绸之路千问千答》的前言名为“极简丝绸之路志”,以欧亚大陆上2000多年的人类文明历史为主线,用126个小节来简述丝绸之路历史上的重要关节点,值得一读。很多人没有时间系统深入地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但读了“极简丝绸之路志”,就很容易知道丝绸之路是什么样子。其中,关于丝绸之路的精彩片段,不唯简明扼要,介绍知识,更为全书的内容延展做了铺垫,可谓匠心独运。

《丝绸之路千问千答》采用了虚实结合、史论结合的叙述风格。欧亚大陆上的地理生成史、生物演变史、文化发展史、国家形成史、宗教兴衰史,乃至东西方不同文明的交往史、融合史,那些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使者、僧侣以及呼啸东西的游牧英雄、守土拓疆的功臣名将、学术开新的近代学者,人物和史实跃然纸上。

《丝绸之路千问千答》流露出浓郁的人文情怀,并能恰到好处地把这种人文情怀运用于谋篇和行文中。同时,在钩沉探微的历史叙述中,作者既注重历史与当下的联系,又注重历史对于读者精神心灵的影响。这种身临其境、如在目前的代入感、沉浸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

最明显的一点,书中选用了280多幅照片,包括著名的历史人物图像和重要的文物照片、遗址照片,历史的叙述和出土文物都有直接的对应,使尘封的历史真切可感。又如在斯德哥尔摩市立图书馆珍藏室,看到斯文·赫定从中亚带回的维吾尔族风格花纹的地毯时,作者感慨:“睹物思人,我在那一刻突然觉得我们离历史很近。甚至,我们自己也是这历史的一部分。”

最突出的体现则是在全书最后一章。作者先以其“丝绸之路万里行”引出他所带的旅行参考书《大唐西域记》和《马可·波罗游记》,进而讲解相隔700多年的玄奘和马可·波罗的不凡经历,最后再写到比马可·波罗晚700多年的爱丁堡大学的4个女学生,把丝绸之路上古代的西去东来和当代的行走联系在一起,使读者对于不同时期人类文明的融合发展有更加生动活泼的感知,从而也使其历史叙述更具现实意义。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丝绸之路千问千答》正是从这样一个角度出发,书写了关于丝绸之路的一部大地理、大历史;写了欧亚这两个大洲,是如何成就了今天这样的一个世界;写了千百年来,人类的各类文化、各类意识形态是如何演变发展。所以,在总体上,我觉得整部书从部落、民族、国家写到全球,呈现出博大的气象。

作者引用了吉尔吉斯斯坦作家艾特玛托夫《待到冰山融化时》的告诫:“世界是一个整体,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假如有海难发生,谁也不能幸免!”此外,作者还引用俄罗斯作家莱蒙托夫的诗句,来说明人类本身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阅读《丝绸之路千问千答》,会使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人类终将会成为一个为了共同命运而奋斗的共同体。从精神底蕴、思想内涵层面来说,《丝绸之路千问千答》值得我们认真阅读。

总的来说,这部作品体现了作者的历史人文素养、文字表达的能力。但有一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推敲,对涉及其他国家历史文化的准确定位方面,还需要仔细斟酌,进一步打磨,以体现中国当代作家和中国出版的成就,使其能够当之无愧地成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乃至全世界认识丝绸之路的教科书,成为贡献给伟大时代的一部好书。

柳斌杰:写在《丝绸之路千问千答》出版之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阿尔泰山   丝绸之路   欧亚大陆   西域   波罗   罗马   长安   制高点   共同体   生动   人类   作者   国家   知识   旅游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