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虞山美景与钩沉

常熟虞山美景与钩沉

清晨早早起来,乘公交车奔往虞山。本来是想参观翁同龢故居的,但因开门晚,我们只好充分利用时间先游虞山。

虞山就在城边,早已人山人海。枫杨树旁、"虞山福地",附近都已被摩托车、自行车占据。城市边有山真好,绿木葱茏,花团锦簇,既是城市里的景点,又是大氧吧!晨练的人们争先恐后,爬山遛弯,打拳练剑,我们远来的陌生人也加入其中。

常熟虞山美景与钩沉

先是到了"言子墓"。言子,名偃,字子游,常熟人,是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中唯一的南方人。擅长文学,阐扬孔学,为孔子所重。后人配祀孔庙,列为"孔门十哲",尊为"南方夫子"、"先贤言子"。为繁荣江南文化做出很大贡献,常熟城内现存言子故居、言子专祠、言子墨井等遗迹。

言子墓位于虞山东麓半坡上,由西汉十七代孙言成大始建,到了明清两朝屡有修建,筑亭立坊,渐渐成为如今的规模。中间有"言子墓道"牌坊,石柱楹联写道:"旧庐墨井文孙守,高垅虞峰古树森"。

常熟虞山美景与钩沉

过小石桥,到第二座牌坊,正面匾额"道启东南",据说是乾隆第一次下江南,言氏裔孙迎驾于苏州获得的御书,并建牌坊。背面是"灵萃勾吴"。

拾阶而上,迎面是一四柱石亭,上书"文开吴会",传说是康熙第五次南巡时御笔所书,又称"御碑亭"。左右对称各有一亭,亭中立有石碑,只是文字难辨,很是遗憾。

常熟虞山美景与钩沉

再登便是"南方夫子"牌坊,从一侧进去,就到了墓园,四周有墓墙,言子墓就在中间,石环相绕,成坡字形,后有一碑"先贤子游言公墓",旁有一碑,可能是老碑,也能看出"先贤言子墓"字样。墓后有山坡树林,绿荫环抱,几千年来,常熟人们世代对自己家乡的先贤敬仰。

常熟虞山美景与钩沉

为了敬重仲雍,我们重新下山,再从仲雍墓前,虞山东麓攀登。仲雍,又名虞仲、吴仲,周太王次子。周太王宠爱三子季历的儿子昌(后周文王姬昌),欲传位于季历。哥哥泰伯与仲雍主动避让,从陕西岐山爬山涉水来到了无锡、常熟一带,称勾吴,与吴地人们一起耕作生活,得到拥戴。泰伯成为吴地之主,死后由仲雍继位。仲雍死后葬于乌目山,因仲雍也叫虞仲,故改叫"虞山"。这也是"虞山"的来历。

常熟虞山美景与钩沉

刚一上山就是一座牌坊,"敕建先贤仲雍墓门",背面匾额"清权坊"。到了第二座牌坊"南国友恭",系清江南督学使者曹秀先题写,楹联是:"道中清权垂百世,行侔夷惠表千秋",背面匾额"让国同心"。

爬过一段山路,就到了仲雍墓区,左右有四柱小亭,墓前牌坊,上书"先贤仲雍墓",楹联是:"一时逊国难为弟,千载名山还属虞。"背面刻有"至德齐光"。墓围石砌,上面青草茂盛。墓后有三通碑,一是"先贤虞仲周公碑",一是"商逸民虞仲周公碑"。可以说是常熟最古老的墓。

常熟虞山美景与钩沉

在仲雍墓下不远处,有"古吴王周章墓"。周章是仲雍的曾孙,周武王灭商以后,曾派人寻找泰伯、仲雍的后代。吴国已传至周章,周武王即封周章为吴国国君,列为诸侯,纳入周朝版图。

一直爬到山顶,有"辛峰亭",六角重檐两层造型。登亭一览无余,虞山、尚湖以及城区尽收眼底。相传有蛟蛰于亭下,亭中有一"许真君碑"即是镇蛟之物。

常熟虞山美景与钩沉

从辛峰亭下来,走不远就到了虞山城墙——虞山门。看来是新建的,雄伟壮观。"虞山门"三字,系集翁同龢手迹。据记载,常熟城墙始建于西晋,初时只是竹木栅栏,到了元朝才开始砖砌,直至明嘉靖年间为抵御倭寇袭扰,又扩大了城垣,并设"虞山门"。

常熟虞山美景与钩沉

"城半在山高",遂成为江南诸城独有形胜,"十里青山半入城",闻名遐迩,展现出常熟古城特有的城市风貌,以及文人景观,让人流连忘返。

九口2020-12-29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常熟   吴王   周章   先贤   牌坊   孔子   夫子   钩沉   吴国   匾额   楹联   山门   江南   山东   故居   背面   美景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